“現在不都是提倡環保麼?以前那種紙質包裝盒早就過時啦,做一批可以循環利用的竹編禮盒,又環保,又上檔次,送人多合適!裡麵再裝上咱們雙彎鎮的土特產,這可是彆的地方買都買不到的定製禮盒!”距離端午節還有好幾個月,唐新嵐就開始忽悠蘇彭把送禮的禮盒給定下來了。
章家卉:“……你牛的!!!”
鞭策完新上任的章廠長,小唐老板美滋滋地蹭了老班長的車,去板栗溝準備接待金主爸爸們了。
蘇雪蕎在公司占股最多,所以她有絕對的話語權,其他股東加在一起都沒她多,再加上這幾年蘇雪蕎抓住疫情這個行業轉變的契機,帶著他們投資了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這個風口行業,短短三年就賺得盆滿缽滿,股東們對蘇董事長的眼光是絕對服氣的,一聽到她說要投資高端民宿,雖然有幾個股東念叨著今年破產的民宿那麼多,但到底還是來了。
不來的話,萬一蘇雪蕎不帶他們玩了怎麼辦?這個女人賺錢的本事,他們是真的服氣!
最重要的是,人家也真有不帶他們、自己一個人玩的底氣……
不過,因為板栗溝通往外麵的水泥路正在拓寬,他們的車開不進來,足足走了十幾分鐘才到村口,幾個一開始就不太情願的股東忍不住就有些腹誹了:這鬼地方連路都沒通,也沒聽說有啥名勝古跡,誰特麼要過來度假啊?
可是,當他們在山路上轉了一個彎,站在半山腰上俯瞰整個村落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春日的大山,雨水豐沛,早晚都有薄霧籠罩在山間,映入眾人眼前的,就是一個在寂靜的山穀中,被薄霧籠罩的小山村。大片的板栗林已經冒出了新葉,不知名的鳥雀站在枝頭唱著歌,遠遠還能聽到有山民用本地方言哼唱著婉轉的山歌。
隻一眼,眾人就明白了,蘇雪蕎為什麼堅信這個連路都不通的小山村,可以做出一個高端度假項目了……換成是他們,也願意花點錢,帶著家人來這這個仿佛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清淨幾天。
沈凱平他們接到蘇雪蕎的電話就往這邊趕了,正好在半路接到了他們。
“來,喝點水!這邊下山就是村子裡了,實在對不住,正好趕上這段時間村裡修路,等下回你們過來,車子就能直接開到村裡去了。”沈凱平放下背簍,從裡麵拿了礦泉水給客人們喝。
“媽,周叔叔,程阿姨,村裡準備了熱茶點心,都是本地特產,咱們再堅持堅持,下山就能休息了。”蘇彭幫她媽和另一個股東阿姨拎著包。
“臭小子!想當年我跟你媽一起扛大包的時候,你還在尿褲子呢!”程愛愛彈了他一指頭,大步往前走去。
蘇彭訕訕地跟在後麵,摸了摸腦袋,這才記起來,這幫看起來養尊處優的股東們,年輕的時候吃過的苦,可比他們這一代多得多。
一路走下山,路上還看到了當地老百姓利用滑索把山上采摘的香菇運下來的一幕。
這幾條滑索是沈凱平來村裡之後,借著發展林下經濟的機會,找鎮上申請到的扶貧資金修建的,設備很簡陋,但卻解決了山裡的香菇往山下運輸的問題——運輸成本降低了,種香菇的利潤也就上來了。
最重要的是,解放出來的人手,都能安排到山裡去摘香菇,香菇的采摘量也上來了。
一條條索道在山間疾馳,山上的人一聲吆喝“下來咯”,山下的人立刻回了一聲“接著嘞”,然後,滿載著新鮮香菇的特製大鐵筐,便從山上呼嘯著下來了,整個運輸過程不到一分鐘,為了防止速度過快香菇被撞壞了,中間還設置了幾個緩衝的地方,這個獨特的“景點”一般景區可看不到。
聽說板栗溝已經發展出了三百畝的林下香菇種植基地,一幫人立刻起了興致——
“我還沒見過林下香菇呢。”
“要不咱們開完會去種植基地看看?”
“小沈書記,今後這個林下香菇種植基地,也會作為景點向遊客開放的吧?”
金主爸爸們能問出這麼多問題來,就說明這個項目有戲,沈凱平立刻開口解釋道——
“當然會開放!不僅是種植基地,今後我們村還會根據山裡四季的不同景觀和收獲,設計不同季節的玩法,比如說春天就可以帶著遊客上山采野菜、摘香菇、挖筍子。”
“夏天可以去山裡摘野果、采野山菌、翻石頭抓螃蟹,運氣好的話,還能跟著狩獵隊打到野豬呢。”
“到了秋天,咱們這漫山遍野的板栗林都熟了,可以請遊客體驗打板栗,品嘗板栗宴。”
“等到冬天大雪封山,那就更好玩了,咱們這裡的雪景可不輸雪鄉,而且還能帶遊客進山套兔子,在雪地裡撒玉米粒抓鳥雀,不過珍稀鳥類可不能抓,抓到要放生的,麻雀和山雞之類的,倒是可以抓回來吃。”
沈凱平一邊說,一邊就把人給引到了村委,板栗溝的窮,從村委辦公區就能看得出來了——根本連二層小樓都沒有,而是一排三間的挑空小竹樓,四麵漏風,下麵還養了雞呢。
“難為情,咱們村條件有限,也沒什麼招待經費,就自己養上幾十隻雞,有時候來客人了就殺一隻待客。”沈凱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來之前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當村支書還得負責給村裡喂雞撿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