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寧國府的爵位已經降,他總要為自己的兒子考慮。
魏家現在是起來了,但是魏家畢竟是文臣,早幾年的時候他也跟大舅哥討論過這些事,大舅哥也說了,日後是文臣的天下,從他大孫子開始,最好是開始學文。
這個他是認同的,但是——那畢竟是以後,是下一輩的事情。
魏家雖說可以幫忙教導孫子,但是卻比不上保齡候府給的現成的好處。
保齡候府下一代沒人在軍營了,娶了保齡候府的女兒,保齡候府的人脈就全是他們家的了。
甚至保齡候還會跟自己還有大侄子一起在朝堂上推代善上位,代善也是個爭氣的,這些年來他武功、兵法都學的很好,隻要給他機會,他們三家保他,說不定日後代善真的能夠成為“四王八公十二候”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到時候隻要兒子起來了,日後總會護著孫子的,而且有個位高權重的爹,孫子日後的路也好走。
而魏家——魏家自己不也說了嗎?他們是文臣,而自己家是武將,自古以來,文臣武將若是聯絡有親,總是沒什麼好下場的。
所以這些年,他們最多也就是私下裡互相照顧一些,而這樣“偷偷摸摸”的幫助,對賈源來說,根本就沒多大的屁用。
以上種種原因,最後讓賈源決定了拋棄魏家,選擇了保齡候府。
至於魏惜韻——賈源對她的感情是複雜的,要說喜歡——他是真喜歡,畢竟是自己的嫡妻。
魏惜韻長的很漂亮,非常的漂亮,百年世家,不知道經過多少代的優化,魏家的子女不管是氣質還是相貌絕對都是“人間龍鳳”。
但是賈源自己也明白,魏惜韻看不上他。
剛成親那會,賈源對魏惜韻還是很熱情的,但是這樣一頭熱的情況,並不能持續多久,尤其是那時候賈源還在打仗。
後來最初的熱情退去了,兩人剩下的就隻有“相敬如賓”了。
在後來兩人之間還夾雜了一個賈代儒,現在兩人不要說什麼“愛情”了,就是“親情”都不剩多少了。
所以在賈源的心底——魏惜韻的意見並不能在他這裡改變什麼。
賈代善是個有野心的,在聽完賈源的分析之後,確定找不到魏雪念,也就同意了取史氏。
史氏是個很漂亮的女人,而且他嬌俏活潑,跟魏雪念是不同的美人。
或許是因為已經“得到”魏雪念那樣的美人,現在在賈代善哪裡,反倒是史氏這樣的女人更加的有吸引力。
林子君聽到自己師傅、師娘在愁小師妹的未來,最後咬了咬牙,還是將自己心底的話給說了出來。
“之前小師妹落水,徒兒雖說是救了小師妹——但是也確實是不小心‘毀了’小師妹的清白,所以——若是師傅和師娘不嫌棄,徒兒想要求娶小師妹。”
魏父和魏母都沒有想到林子君竟然會有這樣的請求。
“好孩子,你的心是好的,但是——之前念兒失蹤了那麼久,在外人看來,念兒的名聲已經毀了。你若是娶了念兒——就怕日後有人會用這事來說事。到時候對你們——”
經過賈代善的事,魏父和魏母對魏雪念未來夫家也都有些愁了。
就怕魏雪念日後再遇到一個賈代善那樣的負心漢。
畢竟現在魏雪念的名聲已經這樣了,日後嫁人,若是有外人拿著現在的事來說事,會不會影響小兩口的感情。
到時候若是夫家在意,他們的念兒未來可要怎麼辦?
“師傅不用擔心,徒兒也算是跟小師妹一起長大的,小師妹的為人徒兒哪裡會不清楚。同時我母親的為人師娘也是知道的。我母親很是喜歡小師妹,定然也不會因為這些莫須有的事情為難小師妹。相比日後將小師妹嫁到彆處——到時不如嫁給徒兒。而且——”
說到這裡,林子君咬了咬牙。
“徒兒心悅小師妹已久,能有娶到小師妹,是徒兒的福氣。”
看著林子君,再想想林家——其實魏父和魏母心裡的天平早就已經偏向林子君了。
但是這婚姻大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具體如何,還是要跟林母商量才可以。
林子君聽到這話,其實也就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了,心裡高興的很。
“還有——徒兒想著,小師妹失蹤的事情——其實我們可以說是在我會蘇州的時候,就在半路救下了小師妹。但是因為徒兒急著參加科舉,所以就先帶著小師妹去了蘇州。路上雖說打發了人回京報信,但是那人遇到土匪,遇難了,所以——”
魏父和魏母聽了林子君的話,就明白他是什麼意思了。
林子君之前去參加科舉,其實離京的時間跟魏雪念失蹤的時間相差不多,硬要說當時林子君就救下了魏雪念——倒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