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2 / 2)

惡毒反派的外室 言之宴 6593 字 10個月前

隻是黃精難尋找,也就劉家的後院種了一塊。劉暖心裡雖然愁得很,但也不能直接跑到天雲山找的。野蒜和葉小蔥都是從天雲山腳下移栽過來的,沒有種植多少,大概兩三分地。

所以除了野蔥和野蒜地,劉暖就把地都種了蔬菜。

蔬菜長得快,一個月就成型了,然後供給了劉家的食肆。

劉大山原本限定人數就是因為南關驛的菜不多,起初還好,可隨著生意的激增,蔬菜的需求大了起來,跑很多村子都難找到足夠的量。所以劉大才限定了每日接待的人數。

如今家裡的地種上了不同的菜,劉大山的壓力輕鬆了許多。

同村幫劉暖家挖過溝壑的喬田租了劉暖三畝的地,原本還想著做什麼,見劉暖種蔬菜也就跟著種了。當然前提是跟劉暖打了招呼的,畢竟如今這個時間點不是下種的好時機。

劉暖沒有接,讓喬田找了劉大山。劉大山管著食肆,量的大小他最清楚。

劉大山答應接受他的那一批蔬菜。

劉暖心裡有幾分疑惑的,畢竟劉家在河灘那邊種植的蔬菜已經夠多了,怎麼還收?

劉大山卻說,到時候讓家裡晾曬成乾菜。

乾菜?

劉暖眼睛亮起來,不僅僅能做乾菜,還可以做成酸菜的。

想著酸菜魚的味道真是讓人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心裡也對大山讚歎起來,肯用心做事還細心,劉暖是真的覺得把食肆交給劉大山負責是最明智的。

說到魚,劉暖連忙叫了劉大山,讓他幫忙用竹子編了些竹網,網孔的縫隙不大不小,但魚肯定是穿不過去的。然後固定在了劉家與佃戶之間的通道。至於河堤這邊,劉廣財也準備好,劉暖沒有圍起來。主要是因為沒有魚苗。

從邊城運送過來,成本高,價格不劃算。於是劉暖就把目光落在了天雲河裡。

劉暖買了些糠籺,然後讓劉廣財每日在河堤附近撒。

起初沒什麼魚吃,但隔了一兩日就有魚躍了出來。

一日兩日三日,一個兩個三個,慢慢地成群的魚每日都會在河堤邊緣等待。

劉暖開始讓劉大山朝內移動投放點,然後慢慢地一步步把魚都引誘到了田邊的溝壑裡。最後把竹網用木樁固定在了河堤上。

這這樣一來,劉暖的田邊溝壑就有了魚。

劉暖心情一高興,就做了酸菜魚!

酸菜魚的滋味不錯,因為花麻葉結果實了,嫩嫩的,味道很香也很麻。劉家眾人吃得直呼越吃越好吃。

劉大山知道要吃魚,還百忙之中抽空從南關驛回來了一趟。吃了就想要往他食肆裡弄。

劉暖讓劉大山入秋後推出來,如今的魚不算大的,吃了不劃算。劉大山安奈下了激動的心情。然後把上個月的賬本交給了劉暖。

劉暖看了起來,發現收入竟然已經漲到了八十多兩了,有些吃驚地看向劉大山。這才短短幾個月啊,竟然從十五兩翻了五倍。

劉大山不好意思起來,“姐,主要是你說的饑餓銷售。無論多少價格,基本上每日都被預定一空。還有的是糠籺餅,下麵的小集市有人來批量買糠籺餅,然後還有走街串巷的幫我們賣。所以這個月才會上漲。”

看著幾個月的鍛煉,由青澀慢慢成長起來的劉大山,劉暖很欣慰的。

這個幾個月變化的還有小海和小河。

小海喜歡鎮上的食肆,於是去了鎮上,在堂內做起了跑堂。小家夥嘴甜,不害羞,惹得大夥都喜歡。

至於小河,原本也想跟是跟著小海的,隻是這小孩似乎靦腆了些,不怎麼適應就回了上河村。

陳生急得不行。

最後劉暖直接說讓小河讀書去。

劉老根是第一個讚同的,其他的人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可說的。於是劉小河就去了南關驛的一家私塾。

劉二丫其實也想讀書的,但沒有女子私塾,隻好跟在了劉暖身邊學習。

而變化最大的就是小石頭了。

從奶娃娃學會了翻身,學會了爬行。

隻是小石頭似乎太懶了,不怎麼喜歡爬和翻身。

天熱時,劉暖就會在屋簷下鋪上一塊席子,催著小石頭翻身和爬行。小石頭往往是看了眼劉暖然後象征性地翻身又閉眼睡覺。

這日劉暖也依舊坐在廊下,想鍛煉小石頭爬行時,頂上忽然投下了一片陰影,劉暖抬頭就看到滿臉胡子的肖長遠!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預售《通房丫頭成後記》,《我給閨蜜當兒媳婦》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