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管事看到劉大山進來時, 聽著夥計稱呼東家是非常吃驚。更是吃驚劉大山竟然發明了炒菜,頓時有些佩服,“大山, 真人不露相的。當年在雲石堡真是埋沒了你。你怎麼想到做炒菜的?”
劉大山有些汗顏, “是我姐想出來的。”
“之前跟你大伯來的那個小娘子?”張管事聞言道。
劉大山點點頭, 看著張管事鬢角有些發白, 忍不住問起他的事來。
酒肆被封,東家被抓,劉大山是知道的。但沒有多大關係的夥計基本都被放了的,張管事怎麼會突然就蒼老了幾分?
張管事卻是有苦難言。因為東家竟然知道那幾人是北疆人, 但看在銀錢的份上於是隱瞞了下來。所以酒肆的東家被抄家下了大獄。
張管事跟酒肆的東家是同族,也受到了牽連被抄了家。
後來張管事更是在雲石堡找不到工作, 於是搬到了村裡。可張管事從來沒有務農過,根本無從下手,眼看要坐吃山空,張管事就想著南關驛離雲石堡有點距離,也許不知道雲石堡的事情,到這邊來或許能找到工作。於是一家人搬到了南關驛。
劉大山聞言有些感歎, 張管事如今再也沒有以前的那份高傲了, 跟他說話十分謙和, 甚至還帶了幾分討好。
張管事隨即問起了食味居是否找夥計。
劉大山當時沒有一口應下來,說食味居不是他的,得跟東家商量商量。
張管事在雲石堡的酒肆是二把手,因為是東家的同族, 為人確實有些高傲。他知道自己以前在酒肆不算親和,以為劉大山這話是推托之意,也就沒有強求。
劉大山這話其實說的是大實話,不過他其實是想讓張管事當掌櫃的。隻是食肆畢竟是劉暖的,劉大山覺得應該跟劉暖商量商量。於是當日就回了上河村跟劉暖說起了這事。
劉暖對張管事還是有幾分印象的。
她沒有先說自己的意見,反而問劉大山,“你對張管事印象如何?”
劉大山想了想說,“為人雖然有些高傲,感覺是個不好相處的。但實際有事找上他,他還是會幫忙的。就像大伯和我爹,有事到雲石堡時就會帶一捆柴,每次找張管事,他看後基本都會收的。當然家裡的柴質量不錯,還曬得很乾。”
劉大山以前每次找張管事還有些忐忑的,但見他看了自家的柴基本都收了,後麵也就不那麼怕他了。如今看到高高在上的張管事淪落到如今的地步,心裡反而有幾分同情。
劉暖聽劉大山說起張管事的語氣明顯帶著認同,頓時說,“你想要他?說說想法。”
劉大山不知道劉暖的想法,心裡還是有點怕自己想錯了。他其實是想要用張管事,讓他做管事,他則從食肆的雜事中退出來,好好研究怎麼做菜。
以往劉暖也說過,有什麼想法就要大膽地說出來。劉大山於是一口氣把想法告訴了劉暖。
劉暖頓時就道,“好呀,你剛才怕什麼?”
劉大山有些不好意思,他其實是擔心劉暖覺得他不行。
“張管事以前當過酒肆的二當家,對第一塊比較熟悉,你覺得可以就讓他負責就好。”
劉大山點點頭。
張管事聽到劉大山讓他去當管事時心裡是非常吃驚的。不過後來見到劉大山炒菜後,他就立刻明白,劉大山竟然是大廚,管事這一塊有些雜亂。確實很難分心顧及到。
張管事也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價值,走馬上任就重新分配夥計的位置和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店內一下子井井有條起來。
張管事觀察幾日又發現了問題。
那就是來食味居的大多數南關驛千戶營的,而大戶人家卻很少。當然張管事也有發現大戶人家的小廝排隊購買的情形。
張管事靈機一動想要擴展上層生意。隻是看著茅草屋頂的食味居,張管事激動的心落了下來。事情得一件件來,食味居生意這麼好,以後一切肯定都會好的。
當然張管事把想法跟劉大山說了,劉大山當時忙著研究做菜,讓張管事以後直接去上河村跟劉暖商量。
劉暖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張管事就建議提前籌備起來。瓦得翻模後燒製,剛好可以乘著如今的好天氣把模做好。到時候燒製好了,再動工,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的。
劉暖覺得張管事是個人才,把這事交給了他。他在食肆的收益裡預支了銀錢,去下河村一個瓦工匠那裡預定了瓦。所以食味居的現錢不算多的。劉大山也知道張管事在籌備翻修的事情,所以一口拒絕了想要買人的陳氏。
張管事對食肆確實比較上心,看到食肆到如今都沒有幌子,張管事讓人做了一麵,親自掛了上去。
幌子其實是最早的宣傳廣告。上麵掛著一些標誌,告訴客人店裡賣的什麼。
劉大山是忙得暈頭轉向一時忘記了,劉暖是沒有經驗。
隻是看到幌子上隻有一個標誌時,張管事又有些惆悵,食味居太單一了,於是跟劉大山提出賣酒的想法。
劉大山提出自己家裡沒有好酒。
張管事看了眼劉大山,心裡歎了一口氣,想著還是曆練少了,自己沒有,難道不能包給彆人麼?酒水這一塊完全可以外包出去,每月分紅就好了,賣酒的夥計和酒都不用操心。
張管事跟劉暖說了下想法,劉暖之前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塊的。心裡想著真是看不出來,這個張管事腦子倒是靈活得很。想著食肆加點酒水確實不錯,於是讓張管事自己去辦。
張管事去了一趟雲石堡,帶回了一個酒家人,叫趙粱。
家裡世代釀酒,隻是不善經營,又加上雲石堡有大酒肆想要他們的方子,一直壓迫著趙家人,以至於趙粱家日子過得不算好。但酒不錯的,香醇濃厚,後勁延綿。張管事也是因為酒肆出事,他從雲石堡搬家到城外的趙家村才認識了趙粱。
趙粱是趙家腦子比較靈活的年輕人,一直想推銷他們趙家的酒,隻是被人壓迫,其他酒肆又分明打壓,所以趙家到如今都沒有找到食肆販酒。
張管事的到來給趙家帶來了一個生機,當天趙粱就跟著張管事到了南關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