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銘!”
墨竹看到自己抓了一條不算小的魚, 幾乎是跑過去的,拿給他看,“你看, 今天中午除了草莓, 我們還有魚吃。”
有了魚, 草莓什麼的都不香了。
“給我, 我來拿著。”
她抓到魚的那一瞬間, 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魚還在那兒拚命掙紮。
席銘有理由相信,她整個人都要蹦起來了。
“好。”
墨竹沒有貪心,隻抓了兩條魚, 這也足夠他們一家三口吃的了。
“這個魚, 我們是蒸著吃, 炒著吃, 還是煮著吃?”墨竹深情地看著自己抓上來的第一條魚, 點評了一句, “長得真漂亮,不清蒸吃, 可惜了。”
她看了看第二條魚, 又點評道:“這條魚看起來活力不行,還是炒著吃了吧。”
魚:你吃我還要找那麼多借口!
席臻聽到他媽說的話, 心裡甚是無語。
席銘還認真地建議一下:“炒著吃吧, 會好吃一點, 你要喜歡, 我再給你做個魚湯。”
“好。”
想到魚湯的鮮美, 她已經開始饞了。
還好, 這兒還有做飯的廚房, 是這兒的工作人員的根據地,而且允許出借,不然還不知道怎麼辦。
席銘把魚提在手上,按照指導老師的指示,借了一家工作人員的廚房。
讓墨竹感到驚喜的是,他們的廚房和自己小時候在爺爺家裡的,沒什麼兩樣,燒的是柴火,煙從煙囪裡冒出去。
2032年的科技這麼發達了,根本不用這種生活方式了,基本都是用電和氣,很少會燒柴火。
這麼一來,墨竹就來勁兒了。
工作人員看到他們手上的魚,問墨竹:“這是你們自己釣的魚嗎?”
“不是,我是用這個。”
墨竹把自己做的簡易魚竿拿給他看。
幾個工作人員都覺得新奇,有好幾個學校都在這兒參加過冬令營了,問過他們要釣魚竿。
但是,他們還真從沒見過徒手抓魚的,有點吃驚。
釣魚竿都未必能把魚釣上來,何況是用這種簡易裝置。
席銘說:“先去做飯吧。”
“好。”
雖然手上的食材隻有魚,但也很香了。
油鹽醬醋等調味品,都是工作人員慷慨提供的。
墨竹抓了兩條魚之後,魚塘裡就擠滿了不少拎著水桶的家長和孩子,本來也想學墨竹這麼抓魚,但怎麼都抓不到,反倒把魚都給嚇跑了,最後一無所獲,隻好過來問工作人員借魚竿。
墨竹小時候在爺爺家,不僅會抓魚玩,還會撿螺絲,這些都是很不錯的食材。
這些對她而言,都不是事兒。
“媽,池塘邊好多人啊,但是他們好像一條魚都沒釣上來。”
席臻剛剛看他爸殺魚的時候,發現那裡站了很多人。
都是見墨竹弄到魚,也想試試抓到幾條魚,好開開葷。
“人太多,魚當然被嚇跑了。”
而且,釣魚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
墨竹等不了,用的手段也比較粗暴。
“媽,你太牛了。”席臻豎起了大拇指,“看到我們今天有魚吃,他們羨慕死了。”
“這算什麼,以前我在爺爺家的時候,經常跟著他老人家去田裡乾農活,抓魚這種小事還難得倒我?”
在農村呆久了,融會貫通,這種事都不需要學。
“媽,你小時候在太爺爺家裡時肯定就很皮了,太爺爺應該很頭疼吧?”
墨竹看著他篤定的樣子,無語地看了兒子一眼。
這時候,席銘拎著兩條殺好的魚進來了。
他剛好聽到了席臻那句話,眼裡浮現了不明笑意,像是完全知情的樣子。
不是吧,她不會以後連這都告訴了席銘?
害。
墨竹對兒子說:“這你都知道?”
她決定還是不否認了,畢竟席銘都知道她的本性。
席臻一邊幫忙生火,一邊說:“我猜的,你天天跟著太爺爺去乾農活,連池塘裡的魚都抓,肯定其他事也沒少乾過。”
“你猜對了。”
墨竹朝他豎起了大拇指,“以前我們村裡的人,都叫我村霸。”
席銘給了墨竹一顆蒜,讓她剝一下。
“你來做飯嗎?”
墨竹看他把袖子捋了上去,露出小臂,熟練地切起了配料,魚肉已經被他切好,放在了盤上。
魚很腥,要用一些佐料去腥。
席銘嗯了一下,對墨竹說說,“你和兒子打個下手就行。”
墨竹愉快地答應了:“好。”
她和兒子就等著吃了。
聽到墨竹說起村霸這個綽號,席臻噗嗤一笑:“媽媽,不會全村人的魚,都被你抓了一個遍吧?”
“你想到哪裡去了?我要是抓了彆人家的魚,那不就是偷嗎?”
她指的是逗狗抓魚,打鵝摘野果,什麼事都乾了一遍,才得了這麼一個諢號。
爺爺見她一個小姑娘這麼皮,又好氣又好笑,連夜把她送回市裡了。
席臻忽然有點向往:“這麼看起來,農村真好玩啊。”
“還行吧。”墨竹見他覺得很有趣的樣子,還說,“不過,鄉下的確有去彆人家池塘偷魚的現象,以前我和爺爺每天晚上都會蹲在那抓賊。”
可惜,爺爺已經去世了。
半個小時之後,魚都燒好了,他們還借用了一下工作人員的鍋碗瓢盆。
然後,葉嘉欣一家四口,也帶著自己采摘的草莓,過來蹭飯了。
“這兒有蔬菜嗎?”
席臻忽然想到,如果有蔬菜,還能摘一下吃。
葉嘉欣說:“席哥你是不是真以為我們這是在農家樂啊?有魚和草莓吃,已經很不錯了,你還想要蔬菜。”
抓不到魚的,今天中午就一頓草莓在那湊合。
雖然草莓好吃,但拿來當中午飯,吃多了也不太行。
席臻:“大意了。”
吃完飯,幾個人把鍋碗瓢盆都洗涮了一遍,給工作人員道謝了。
如果不是接下來的英語集訓,墨竹幾乎都要以為,真的是在農家樂了。
好幾個外教也上了山,他們都是一中聘請的。
他們一上來,就和幾個學生搭話,比如說,你們在乾什麼,中午吃的什麼,在這種氛圍下,很生活化談論,但對學生的口語教化,也是有幫助的。
“你怎麼不去啊。”
墨竹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過去了,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我聽不太懂啊。”
墨竹:“……服了。”
她剛剛路過的時候,聽起來毫無壓力。
有她這樣一個聰慧睿智的老母親,不應該啊。
“崽,你要爭氣啊。”
席銘說:“這也沒事,聽不懂就多問幾遍,他們是外國人,因為語速和音調你不習慣也正常。”
席臻猶豫了一會兒。
墨竹也說:“去吧,我和你爸在這裡看著你,給你鼓勁兒加油。”
“那,我去了。”席臻最後還是去了。
“這個不省心的娃,終於走了。”
墨竹沒想到他們的冬令營活動地點,選的還挺好。
席臻可以去學習他的,她和席銘這對家長嘛,還可以享受一下悠閒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