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仔的問題,其實真的跟重量有關。
袁媛太輕確實是一方麵,其他男性車手一百五六甚至靠兩百斤的體重很多,袁媛才八十斤出頭!
就這她還嫌自己胖了。
但更重要的是黑仔被改得太深度了,整個機頭裡麵添加了太多東西!
破壞了整部車的原廠前後重量比平衡。
當初那引擎蓋為什麼要換成碳纖維?
就是為了比鋼板引擎蓋減重,保證車頭總重量不要超標太多。
但是整個汽車組在最後一次改裝賽車的時候,一股腦的把所有和競速無關的東西都拆了減重,他們畢竟是第一次這麼深度的改,沒什麼經驗。
這年頭大家有個共同的習慣就是凡事必搜索,什麼都上網搜,殊不知網絡上確實方便豐富,可魚龍混雜的也有不少錯誤訊息,又或者最重要的經驗這種東西,是搜不到的。
一門心思減重的汽車組,真的從未想過整輛車前後配重平衡的問題,大家都是從沒開過賽車的紙上談兵鍵盤黨,滿以為減重就是目標。
於是車頭裡麵那些高大上的改裝件幾乎都不敢減,錢多多提醒過的刹車片、製動油這些磨損件還更新添加,實際上又增重了,然後幾乎所有減重的東西都在車尾,後排座椅,備胎低音炮之類的全都減掉了!
頭重腳輕的黑仔,在酒店用品城那個地方袁媛再怎麼練習,都不可能有賽車場這麼放開。
體驗過在大概五十米距離上連續兩個反向s彎,然後馬上接個直角彎,還得用八十到一百公裡的高速來通過的感受嗎?
當初有人警告錢多多不要把黑仔拿來下場是真的懂。
但大家起碼能確認黑仔真不是切割車,可能會導致崩散的部件都換過了。
袁媛第一次帶著黑仔在高速場地,這樣飆起來不留力的感受就是車輛很難控製!
前三天,其實一點點在重新給黑仔加重!
用捆綁固定輪胎在防滾架上的方式,一點點調節,沒有設備測試前後平衡感,隻有袁媛自己開著感受。
然後到排位賽稱重以後就固定不允許增減了。
實際上賽車是個極其講求精確性的項目,一個轉彎切入、刹車的動作甚至零點幾秒的差距,幾厘米的腳下動作不同,都會導致結果天差地彆!
頂級賽車手基本上就是台精準到毫厘之間的機械臂,然後還得充滿創意和高超技巧的判斷什麼時候超車卡位,因為場地上的其他車手是變量,這是目前再高端的人工智能都很難兼顧的兩方麵。
既要精確得像機器,還要有勇氣和經驗、靈感的瞬間。
所以賽車手可能算是人類未來發展方向的最極端模板,那些什麼科幻裡麵的機甲戰士都來自於這個原型。
人類操控機械的最高水準,藍翔技校都隻是個玩笑。
想想時速兩三百公裡時候,最長直道不過七八百米,幾秒就閃過,高速狀況下普通人是反應不過來的。
當然,g級賽車場上還是一群菜鳥互啄!
之前的訓練基本上都是單車自己跑,哪怕很多車同時在場,也是成隊形不允許超車的體驗性駕駛。
包括袁媛在內,都是第一次體驗槍聲一響黃金萬兩的那種全體衝鋒感。
所以飆出去的那個瞬間,同時發生三起車輛擦掛碰撞!
一共才十多輛車,半數車都被卷進車禍裡!
但因為速度還沒起來,跟普通交通擦掛估計也差不多,賽事總監可能沒覺得有危險,也可能習慣了菜鳥狀況,更可能是保持比賽觀賞性,沒暫停比賽。
所以擠得嘎吱吱的立刻分出高下!
袁媛在十二位起步,反而成了個福音,前麵碰撞擦掛的場麵全都看在眼裡,提速的過程就是繞開事故區的操作!
然後在幾十米外的第一個直角轉彎,也就是從菜刀刀刃中部出發,在刀尖上賽道猛然變窄,砰砰砰又是三輛車撞在一起!
本來還故意站得筆直,相互提醒要擺出yuan之隊派頭的汽車組成員們,包括錢多多和孫慧明目瞪口呆,這是賽車還是碰碰車?
袁媛不得不又來了個意外操作,使勁繞開大圈,甚至都衝到賽道外的水泥緩衝區上,才能繞過撞成一團的前三部車,然後和另外一輛豐田86直接衝到第一集團去了!
緊接著就是那個五十米s彎,看台上的戰術組發出觀眾席第一次人聲歡呼!
因為袁媛采納了他們的精算戰術,直接把s穿成近似於直線通過,就在第二個彎的時候,似乎有在路肩上蹦跳下,但恰恰切過豐田86半個車頭,就搶到了第一身位,然後就是整個賽道最長的七百米直道!
黑仔啊!
那個滿腦袋被改了那麼多東西,連發動機功率都被調節壓榨到了極致的ea888發動機,終於在這一刻爆發出野蠻狂嘯!
錢多多曾經給趙曉雅笑過自己的黑仔和奧迪tt都是這款發動機,可黑仔的聽起來就像嚼爛的甘蔗,那是因為沒給黑仔足夠的爆發力,油門不夠深!
一頭狂躁的黑豹,拴上鐵鏈的時候它哪有什麼狂飆的興趣,懶洋洋的嚼甘蔗已經很給麵子了。
這一刻錢多多好像真的看到頭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