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終於發威了(2 / 2)

“家譜上曾言,葫蘆雞若是先清蒸,再油炸,做出來的雞肉口感會太老,遠遠達不到酥嫩的口味標準。”

“而如果先煮,後蒸,再油炸,酥嫩的標準倒是可以達到,但由於雞經過三道工序的折騰,早就骨肉分離,成了碎塊,擺盤上的視覺效果非常差。”

“而市麵上對於葫蘆雞的捆綁雖然各有千秋,但是我們劉家菜在這方麵卻是其中翹楚,尤其是一手獨特的捆綁方法,不但可以將整雞完整的固定住形狀,而且拆繩時,隻需輕輕一扯,就可以輕鬆解開。”

“這種捆綁的方法,我們向來隻傳給後廚的大師傅,外人是根本彆想一觀究竟的。”

“一會兒我教你怎麼選料,做打結。”

站在旁邊圍觀的汪玉龍:“......”

老板怕不是要把付宇當成劉家菜的傳人培養吧?

這怎麼還把三道秘方菜都準備給透底了?

“好的,劉廚!”付宇兩隻眼睛亮晶晶的。

後廚手藝人稱號終於發威了!

劉雨儂說道:“我先教你做經典葫蘆雞,做這道菜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拆分雞骨。”

劉雨儂嘴上說著,左手將母雞的雞胸位置朝下,右手握著剔骨刀,開始操作。

“將雞胸朝下,找到脊骨的部位。”

劉雨儂邊說,邊伸手去雞身上摸索,很快找準脊骨位置。

“找準後,仔細的把刀背沿著脊骨的一側放置。接著,以脊骨為參照,用刀在表皮上切出一道口子,做為起始點。”

劉雨儂停下操作,轉頭看向付宇,認真叮囑道:“這一步操作很關鍵,當你在某些部分切開了一些小口後,就會發現這一步對於之後的步驟很有幫助。”

付宇趕忙點點頭,認真記下這句話。

劉雨儂繼續操作:”將刀翻轉過來,從皮下將肉切開。像這樣統一的從脊柱右側或者左側開始剔肉會比較容易。”

“由胸腔的一側開始進行剔骨時,手抓住表皮,指腹要非常用力,將肉和骨頭分割開。在切割的過程中,要小心,手隨著刀的走勢慢慢挪動。”

親自做完示範,劉雨儂不忘再次強調:“剔骨的時候,手抓在最遠處的脊柱周圍的表皮上,將刀儘可能的貼近骨頭再下手。”

“之後,就可以開始剔除叉骨了。在將雞肉和肋骨分離的過程中,必然會碰到叉骨。這個時候則需要將雞身掉轉,使雞頸部位的洞口麵向自己,然後用刀在叉骨周圍切割,使之變鬆,隨後取出骨頭。”

“這時候,同樣要注意,叉骨很容易就會被折斷,並且,可能在取出的過程中會自己彈出來。這時候就要確保將所有的碎片都取出來。”

“在切除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被碎骨傷到。”

......

默默站在旁邊,安靜旁聽的劉章鵬都看傻眼了。

這,這是帶徒弟麼?

就連他當初剛跟著師傅汪玉龍學習做葫蘆雞拆骨時,他師傅也沒教導的這麼仔細,都是指點兩句,就讓他自己去摸索了。

怎麼到了付宇這兒,就變得又細心又溫柔又體貼......

同樣是學徒,自己究竟比付宇差在哪兒了?

念頭剛起,劉章鵬下意識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臉......

瞬間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