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國宴東坡肉(2 / 2)

其實艾厚寬並不太適合接手這個位置。

他提拔他,隻是因為這人眼裡有自己。

要說貼心,一起共事這幾年,艾厚寬是貼心。

他盛了對方不少的情,關係也確實處的好。

不過這次推薦隻是順水人情,他一共提名了兩個人,結果艾厚寬就那麼過了。

順風順水的過了。

由上到下竟然沒有一句反對的聲音。

這一結果,就連王慶宇都非常納罕。

不過事後一想,艾厚寬為人勤懇,嘴上不愛說,做的都是實事。

這麼多年下來,能把自己哄的這麼樂嗬滿意,其他人自然也是一樣的。

想通了這一點,王慶宇對艾厚寬不由越發看重了幾分。

他拍拍艾厚寬的肩膀,囑咐了幾句,將好友肖鵬胃不好的事情說了。

又交代了一下晚上聚餐的地點。

“咱們人少,好安排,晚上的時候,你開車,彆帶司機了。”

艾厚寬趕忙點頭答應:“行,我聽您的。”

王慶宇又說:“原本吧,其實在咱們食堂招待就可以,不過肖鵬這次從省城回來,今晚這頓也算是給他接風,定食堂就不太好了。”

艾厚寬一聽,趕忙提議道:“那咱們招待領導們去吃頓地方特色菜,怎麼樣?”

王慶宇問:“哪一家?”

艾厚寬說:“要論地道的老菜館,那肯定是千裡馬,不行的話就去四海宴,他們那的羊蠍子鍋也算是當地特色了。”

王慶宇搖搖頭,指點道:“不行,千裡馬是海鮮飯店,那裡麵菜價太高,排場太大,不合適。”

“四海宴,菜色不行。畢竟是領導,還能讓人家跟你在一個鍋裡撈肉吃?”

艾寬厚一聽,這才反應過來,確實安排的不太妥當。

於是懇切的詢問道:“那咱們安排在哪兒好呢?”

王慶宇想了想,說道:“實在不行,安排去尚食私房菜館吧?”

艾厚寬還真去過那兒。

尚食私房菜館還是相當有名氣的,菜色做的好,又是獨門私房菜。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店鋪設的非常低調。

適合宴請領導。

艾厚寬連忙點點頭:“行,那就定他們家了,我現在就去聯係定位置。”

王慶宇交代道:“彆忘了先問一下今天的菜譜。”

尚食私房菜館那邊,菜色一天一換,具體能吃到什麼菜肴,全看運氣。

提前知道今天都有些什麼菜,回頭也好拿主意,配什麼酒,怎麼招待。

艾厚寬趕忙去打電話。

等回來後,把菜譜交給王慶宇。

王慶宇看過,點點頭:“行,就這麼安排吧。”

隨後又指導艾厚寬,日後工作,遇到活動,怎麼安排領導的座次,辦公室采購東西是誰的關係。

王慶宇說了一會,歎息了下:“也罷。”

說完,拿出一本工作日誌指指:“你就按照這裡麵做,招待費多少,找誰批,先給那哪個部門報銷,都按成例……”

說完,他拍拍艾厚寬的肩膀:“小艾啊,我也就教你到這裡了。”

一番話說完,艾厚寬差點就要抹眼淚了。

一腔澎湃的感激之情,無從表達,心裡牢牢記住了老領導的栽培之恩。

......

付宇這邊打車,急急忙忙趕到了尚食私房菜館。

剛進後廚,就碰巧聽見劉章鵬正跟著小工八卦。

“人還沒到呢,說是定的晚上六點半開席。劉廚,來的真是市裡的領導啊?”

劉章鵬點頭:“嗯,訂餐時是這麼交代的,讓咱們這邊幫著準備好包間。”

“來的是誰啊?”小工挺好奇的,提到市裡領導,就覺得這是要來大人物了。

劉章鵬隨口說道:“管他誰來呢,咱們又見不著。就是見著了,你能認出來是哪個官啊?”

小工一想也是,嘿嘿笑著湊過去打下手。

劉章鵬轉過身,就看到付宇過來了,趕忙笑著招呼道:“小付,過來了!”

後廚的幾個人都知道,老板特意打電話,把付宇叫了回來,讓他跟著學做秘製菜。

於是特有眼色的,齊齊高看了付宇一眼。

付宇也感覺到了,今天大夥對他格外的熱絡客氣。

那種客氣,跟以往的親近還不一樣,帶著一種非常隱喻的巴結勁兒。

付宇還有點詫異,不過他現在也算是多少有了點城府,不明白也沒問。

彆人願意對自己示好,那是求不來的好事。

至於原因,早晚能了解清楚。

畢竟這世上從來沒有不透風的牆。

所有人裡,看到付宇最高興的當屬劉雨農。

就連汪玉龍都看出來了,劉雨農這沉了一下午的臉色,徹底緩和了下來。

付宇跟大夥打過招呼後,湊到了劉雨農身邊,笑嗬嗬問道:“師傅,我都乾點什麼?”

劉雨農這會反而不急了。

她看了眼手頭的備料情況,說道:“今天你就給我打下手,做國宴東坡肉就行,其他的菜讓汪廚和劉廚負責。”

說著,她把菜單遞給付宇。

付宇逐一看了一遍。

認識的菜,心裡有數。

不認識的菜,仔細詢問了一下菜式的大概做法。

這一看,付宇不由有些驚訝,今天的十道菜,竟然有七道半成品菜肴,還有一份湯。

這可是平時後廚兩位大廚輪休時,才會用到的排菜模式。

而今天後廚人員非常齊全,會這麼安排,隻能是因為現做的這兩道菜在烹飪時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而除了國宴東坡肉,還有一道酥黃菜。

酥黃菜肯定是現做現吃,做法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像汪玉龍這樣的大廚,做這道菜還是非常輕鬆的。

想到這裡,付宇不由越發開始期待國宴東坡肉的做法了。

付宇會做東坡肉。

這道菜還真不是在千裡馬跟著趙猛學做的,而是在音樂餐廳,跟著流水席練出來的。

東坡肉的做法,一個地方一個樣,口味方麵更是貼近當地人的飲食喜好,在糖鹽的配比上,多少有些差異。

不過無論怎麼做,主料肯定是豬肉,肉質香糯,肥而不膩。

劉雨農讓小工準備的食材是一塊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

“這是我從鄉下收購的純正家養豬肉,喂豆子長大的,回頭你一嘗就知道了。”

“這肉質是我見過當地最好的,他們家豬養的好,我已經跟他們簽長約了,以後就從他那裡進豬肉。”

這道進貨的路子,也是由彆人牽線幫著聯係的。

劉雨農不是當地人,對這裡的情況不熟悉,人脈也不夠廣。

不過她倒是認識兩個朋友是北安人,有什麼需要,打個電話,對方就幫著辦了。

在圈子裡,混到劉雨晴這樣的地位,已經不是她去主動結識彆人了。

而是其他人上趕子想和她交往。

彼此互幫互助,互惠互利。

付宇伸手摸了一下豬肉,認可了劉雨農的說法。

這豬肉確實非常好,而且很新鮮,特彆適合做東坡肉。

好的菜肴,好的味道,烹飪時的基礎,就是好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