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談什麼漂亮不漂亮(2 / 2)

有浪費在這上麵的時間,都能完成其他的食材準備了。

劉雨農將燒好的豬肉遞給旁邊的小工。

豬皮已經燒湖了,需要拿水清洗乾淨。

說到這兒,劉雨農忍不住感慨:“其實真正懂行的人才明白,這豬皮啊,燒的越黑,反而刮的越乾淨,也容易。”

付宇太明白了,他之前在教學實踐課堂裡,那可是反反複複操作過無數遍。

看似簡單的操作,其實有著大學問。

付宇這邊刮乾淨了豬皮,又仔細清洗後,將豬肉放到桉板上。

劉雨晴拿著菜刀,又一點點將豬皮刮了一遍。

付宇不由挑眉,這一步,他倒是沒做過。

主要是燒過再刮,已經很乾淨了。

他忍不住問道:“師傅,你這怎麼又刮一遍啊?”

劉雨晴一邊操作,一邊說道:“這就是精工細作啊!”

她將豬肉立起來:“我得把旁邊也給它刮一刮。”

“我刮完了之後,這旁邊就沒有黑的了。”

“這道菜,能被評為國宴菜,那吃的就是功夫。”

劉雨晴刮豬肉,吩咐道:“燒鍋水。”

這是要燙肉了。

付宇趕忙挑鍋,加水,開火。

劉雨農這次烹飪,除了付宇,沒有人靠近。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劉雨農說話時的聲音也不大,一些細節上的操作,都是用著兩人間方能聽到的聲音說的。

付宇開始時還沒察覺,但是一次兩次之後,他也迅速反應過來,配合著用身形擋住廚台前的動作,說話時,更是放低聲音。

劉雨農說是想要教付宇做這道菜,就沒打算湖弄人。

她連家裡祖傳的菜譜筆記都給翻出來了,可見誠意。

水開了,劉雨農把豬肉放到開水中。

這主要是把豬肉緊一下,斷生,把血水給它煮出來。

這步操作必須得水開了,才能弄。

要是涼水下鍋,它不需要成型。

但是做東坡肉,需要迅速的把皮給定型了。

豬肉燙製,以去了血水為主。

劉雨農將豬肉撈出來時,付宇沒插手,主要是劉雨農用的是漏勺,要是用的夾子,付宇就搶著幫忙了。

劉雨農將豬肉放到冷水下仔細衝洗,洗掉所有的沫子。

燙好的豬肉放在桉板上,劉雨農伸手拍了下豬皮,語氣是一種設計師對於自己喜愛作品的感歎:“瞧瞧,這豬肉,多漂亮!”

要是一般人,聽了這話,多少肯定有點無語。

不就是一塊豬肉嗎?

談什麼漂亮不漂亮。

可是付宇卻特彆能理解劉雨農的心情。

因為他也覺得這塊豬肉是真的漂亮,這家養豬的人,非常厲害,養的豬確實是好。

也難怪劉雨農願意跟他們家簽長期合同,真是太有眼光了!

劉雨農誇讚了一句,將豬肉翻過來,肉麵朝上,然後拿著菜刀,一邊平切,一邊解釋:“先給它切切平。”

付宇有些驚訝,他在音樂餐廳那邊烹飪時,可沒有這一步。

都是直接下鍋。

劉雨農解釋道:“我們家這道菜,做的非常講究,必須是四方塊,四四方方。這肉麵,就得讓它厚薄一致了才行。”

切好了肉麵,劉雨農這才開始做改刀。

“按照我們家的標準來,這肉塊必須在4公分見方。要是一開始把握不好這個尺寸,可以先量過之後,再小心切割。”

劉雨農是直接下刀的,她之所以敢這麼做,還是有一定的底氣。

當年,就為了練這道菜,她們全家連吃了一個月的東坡肉。

自己吃不了,就送到店裡,給員工做加餐。

沒有什麼事情可以一蹴而就,再有天賦,也需要反複磨練才能成功。

劉雨農能有今天的成就,跟她早年的勤學苦練分不開。

當然了,她在廚藝方麵,可能是遺傳的因素,確實算是與生俱來,非常的有天賦。

劉雨農切好了厚薄大小一樣的豬肉塊,再把剩下的肉頭放到旁邊的盤子裡。

這道國宴東坡肉,彆說顧客了,就連店裡的員工也非常喜歡吃。

今天的菜譜一放出去,現在店裡的接單已經爆了,預備四十盤菜,估計勉強能夠賣就不錯了。

這些肉頭,正好一會兒就可以讓付宇拿來練手。

等做好了,就當做晚上的員工餐。

肉頭剩的太多,還可以再做兩道其他的菜,像酸菜白肉,回鍋肉,都不錯。

眼瞧著劉雨農切菜,付宇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忍不住好奇問道:“師傅,你說這國宴上,要吃東坡肉,那是一人分一塊嗎?”

劉雨農一愣,想了下,點點頭:“那肯定是唄,不過我們有時候顧客訂餐時,吃一塊他不過癮啊,就想多點一盤。不過咱們店上菜,向來是一桌一份,想要點兩份也沒有。”

“所以不少人,吃過了,就開始盼著下一次再過來。”

這也算是變相的留客了。

付宇嘿嘿笑道:“主要是這菜吃著特彆香唄!”

劉雨農笑了:“等一會兒做好了,給你留一塊嘗嘗。”

付宇樂了:“好啊!這可是師傅你的廚藝,一般人想吃都吃不著。”

一句話,哄得劉雨農心花怒放。

一個盤子裡,擺放九塊豬肉。

劉雨農一邊擺,一邊隨口說道:“其實要是在家裡自己做,這邊去不去都行。不過咱們店裡做,那肯定要注意擺盤的美觀,切塊時,就特彆考驗廚師的功力。怎麼切的平,怎麼割的利落,那都是功夫。”

“去,把高壓鍋端過來。”

付宇聽令行事。

劉雨農拿過洗好的小蔥,一邊往鍋底鋪,一邊說:“做這道菜,就得用高壓鍋,普通的鍋蒸不出來那軟糯的可口勁兒。”

高壓鍋底先墊了一層帶眼的竹簾子,然後將小蔥厚厚的鋪上一層。

“這蔥啊,墊在最下邊,它容易出香味。”

付宇伸頭瞧了一眼,說道:“師傅,你用的是小蔥啊?我平時做菜,用的都是大蔥。“

劉雨農解釋道:“這香蔥和大蔥冒出來的味其實不一樣,真的,回頭有機會,你再試一下,仔細品品,差彆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