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一席解鄉愁(2 / 2)

劉永平雖然過來了後廚,但卻沒有親自掌勺的意思。

畢竟哪怕是相同的一道菜,烹飪出來,往往也是一家一種烹飪方法,一家一種菜肴口味。

顧客到店,就是奔著千裡馬後廚烹飪出來的菜肴口味,他手藝再好,冒然烹飪,也難以做出顧客想吃的味道。

付宇看了眼點餐單,心裡有數後,轉身吩咐張金玉開始張羅備菜。

他自己則親自過去烤製區,將錄像機搬過來,又隨後帶上了劉雨晴送給他的那個收音麥克風。

難得有劉永平這樣的名廚在旁邊觀摩指點,付宇想把兩人間的烹飪交流過程,完完整整的記錄下來。

這樣等日後有時間了,還可以進行複盤,指不定又會有什麼新的啟發。

張金玉平時乾慣了張羅備菜的活計,付宇這邊吩咐下來,他那邊很快督促小工們將急需的食材準備好。

付宇檢查一遍,確定準備無誤,這才開始進行烹飪。

說來也巧,顧客點單的剛好是店裡非常地道的老式開江魚菜肴。

紅燒三花,是用鯿花與鼇花、吉花合燒。

鼇花肉細嫩,味美上口,少刺。

鯿花,肉質肥嫩,脂肪含量極其豐富。

鯽花更是鮮嫩爽滑,口感極好。

這道菜福成厚也有,而且被列為了江魚宴的硬菜係。

這三款魚在烹飪時肉嫩味鮮,肥而不膩,尤以紅燒為佳,滋味厚重。

一口吃下,當真是餘味繞梁,三日不絕而無愧。

還有煎燜雅羅,雅羅不過一二兩重,能和三花、哲羅、法羅、同羅、胡羅混在一起,實為榮幸,確是江中珍品。

付宇烹飪這道菜,非常拿手,畢竟他曾在教學實踐課堂裡專門苦練過全魚宴的烹飪技能。

鍋裡倒油燒熱,放入魚,煎至兩麵微黃色。

放入蔥、薑、八角等炸香。

烹醋,加水燜至熟,使其入味。

入欠汁收汁,放入香菜,肉嫩味鮮,回味無窮。

這些江魚的烹飪,應該是劉永平最為擅長的領域了。

付宇在烹飪的時候,神情非常專注,不言不語,這個時候不適合討論,他隻需要認真將每一個操作細節把握住。

以著劉永平的水平,自然能看出裡麵的名堂。

而劉永平更是全程保持了沉默,他站在廚台前,認真的看著付宇烹飪。

心下記住幾點問題,等到一會兒烹飪結束,正好可以好好和付宇交流探討一番!

因為看的仔細,所以當付宇烹飪金米上湯牛尾魚時,劉永平不由麵露驚訝道:“好哇!老董這個家夥,竟然把從我那兒學來的菜肴直接列成自家店的招牌菜了!”

這道金米上湯牛尾魚,采用十八子之一的牛尾巴子,洗淨後控乾水分,油入鍋燒熱,蔥末熗鍋,冷水放入牛尾魚,同時放入有機小米,大火燒開後低火慢煮,魚的鮮美都在一碗湯汁中。

一整套的烹飪方法堪稱獨具匠心,既將魚肉的鮮美全部保存住,又融合了小米所特有的濃香。

一口米粥混著濃鮮的魚肉湯,那滋味,簡直是絕了!

而這道菜的改良創新者就是劉永平。

金米上湯牛尾魚的前身,就是北安家喻戶曉的一道非常正宗的江魚家常菜,米湯燉魚。

當年,劉永平跟董老爺子是在江邊擺攤顛勺時認識的。

這道米湯燉魚,兩個攤位的菜譜上都有這道菜。

而論起烹飪的手法上,董老爺子做的口味明顯要更好一些。

劉永平年輕那會兒廚藝雖然略遜色,但頭腦聰慧,於經商一道很有天賦。

眼瞧著同樣是擺攤顛勺,菜色也相差不多,但是董老爺子那一手海鮮烹飪的絕活,卻是將顧客拉攏的非常牢固。

劉永平掙不著錢,也沒急,而是潛心研究,怎麼才能在廚藝方麵有所突破。

而這個時候,董老爺子的好心相助,則成了劉永平當年由單純擺攤混吃喝,到動了創業心思的契機。

憶起當年的事情,劉永平眼角眉梢的神色越發舒緩,忍不住說道:“其實這道菜是我當年在米湯燉魚的基礎上改良過來的,那時候的做法更為正宗,用的米湯是新撈的小米湯,配的是茄子和紅薯寬粉條,濃鬱鮮香,回味無窮,特彆下飯。吃了之後,就會發現燉魚和茄子才是絕配!”

“而且烹飪時,過濾掉米湯的小米直接上鍋蒸熟,就是撈米飯。一道菜,連主食同賣,價格上就能貴一些,利潤也自然就高一點。”

“不過,這樣的做法,雖然味道不錯,但因為用的是鰱魚,所以根本賣不上價。我當時就想著,怎麼才能把這道菜的價格提高起來,畢竟烹飪的時候很耗費時間,而且開火時間太長,用氣多了,也是真心疼錢。那會兒我還在江邊練攤呢,一分一毫都掙的很不容易。”

“後來就想到用牛尾巴子魚,這東西好,肉質鮮嫩,燉著入味,而且本身價格就偏貴,烹飪出來自然也更好要價。”

說起當年的事情,劉永平語氣帶著濃濃的懷念。

“當初烹飪米湯燉魚時,老董教了我不少的烹飪經驗和方法,我投桃報李,把新創造的這道米湯牛尾魚的事情也告訴了他。”

“現在我的店裡還有這道菜,依然叫米湯牛尾魚,倒是老董這心思巧妙,隨便換了兩個字,這道菜的檔次立馬又拔高了幾分。”

這件事情,就連董俊田都不清楚,現在冷不丁聽劉永平提起,頓時有些訕訕。

畢竟菜品可是一家店的經營招牌,每一道特色好菜,都是店裡的瑰寶。

廚師對於自己創新的菜肴也向來是珍之重之,輕易不會對外傳授。

而店裡的這道招牌江魚菜,竟然是董老爺子從彆人那裡學來的,而且還沒同人家打招呼,就直接放在店裡經營售賣了。

這件事情......確實辦的不夠磊落地道!

董俊田有點摸不準劉永平此時提起這件事情的真實用意,是隨便感慨,還是另有深意?

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