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百花貼豆腐(2 / 2)

......

周二下午三點多的時候,付宇接到了劉雨農打過來的電話。

話筒裡,劉雨農的聲音聽上去雀躍又高興;“小付,一會兒早點過來吧,今天訂的菜譜裡有一道菜是汪廚的拿手絕活,百花貼豆腐!到時候你可以好好跟著學一下。”

付宇聽完,頓時應道:“行,我跟趙廚說一聲,一會兒早點走!”

付宇掛斷電話,轉頭跟趙猛打了聲招呼。

平時他都是趕在交班的時候離開,今天還沒到四點,他就坐上了出租車,趕去尚食私房菜館。

百花貼豆腐!

這道菜聽著就知道肯定要用到烹飪技能貼製。

汪玉龍之前所說的拿手絕活,就有個人技能貼製。

這讓付宇無比的期待。

之前趁著坐車的功夫,付宇還特意翻看了一下經典老味道食譜。

這一看,頓時越發的來了興趣。

彆看這道菜聽上去很簡單,但其實烹飪操作的難度很高。

而且,汪玉龍能將這道菜定為指導的菜肴,可見細節方麵會有不少的竅門和經驗進行傳授。

付宇這段時間都是在鞏固練習自己原本就會的個人技能,好久都沒有學會新的烹飪技能了。

想到這裡,他不由越發的期待。

匆匆趕到了尚食私房菜館,劉雨農已經早早的等在後廚了。

趁著汪玉龍去查看備菜的情況,劉雨農說道:“小付,這道百花貼豆腐可是汪廚的拿手絕活,你一定要仔細觀摩好好學習。這道菜看著簡單,但烹飪時有不少的經驗,都是不經過指導,單靠著自己摸索,很難悟透的竅門。”

雖然知道付宇向來勤奮好學,但眼下汪玉龍要傳授拿手絕活給付宇,這讓劉雨農也非常重視。

付宇明白!

劉家的傳承觀念非常重,向來傳內不傳外。

汪玉龍眼下能願意將自己的絕活傳授給他,完全是看在劉雨農的麵子上。

機會非常珍貴,一定要好好把握。

......

汪玉龍查看了一下小菜的備製情況,就吩咐小工將自己需要用到的食材送到了廚台上。

劉章鵬原本還在忙著手頭的事情,眼瞧著汪玉龍要開始烹飪了,於是趕忙扔下手裡的活,也跟了過來,就站在付宇身旁,準備跟著一起進行觀摩。

身為徒弟,劉章鵬的一手廚藝烹飪技能全部來自於師傅汪玉龍。

這道百花貼豆腐可是汪玉龍的拿手絕活,他當年跟著學的時候,就覺得受益匪淺。

現在眼瞧自家師傅把壓箱底的絕活都給亮出來了。

這讓他心情一時間莫名有些複雜。

不過,正因為是拿手絕活,尚食私房菜館又是一慣的每天更換菜譜,所以這道百花貼豆腐,算起來也正經有兩年沒有烹飪過了。

兩年時間,對於一名廚師而言,無論是烹飪操作的技巧,還是心得體會的積累,都會有一定的改變。

所以同樣的一道菜,時隔兩年再進行觀摩學習,無論是心境還是過程中的細節都會有所變化。

劉章鵬學廚這麼多年,特彆懂得抓住機會。

趁著汪玉龍還沒有開始烹飪,劉章鵬轉頭問付宇:“付廚,你做貼製拿手嗎?”

付宇搖搖頭:“不太擅長,我以前最多做的就是過油和爆炒。”

劉章鵬笑道:“那你一會兒可要看仔細了,我師傅做貼製可是相當厲害了!”

汪玉龍被誇的一笑:“你也跟著仔細看,明明做過這麼多次了,還總是犯些老毛病。”

劉章鵬被師傅訓了,嘿嘿笑著湊上前,主動幫著打下手。

付宇則和劉雨農站在旁邊近距離觀摩,同時聽著汪玉龍指點一些烹飪上的細節操作。

其實在念書的時候,付宇有學過貼製的做法。

這種操作方法很特彆,一般都是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原料初步整理,刀工成形後,整齊粘貼在一起。

而且是一種原料成片狀,另一種原料成泥狀,經過粘貼之後,放入熱鍋中加熱至底部焦黃,再加少許料汁,蓋上鍋蓋,加熱到熟透。

乍一看,操作方法簡單,沒什麼難度。

但實際上,因為貼製的操作相對複雜,而成品的口味過於單調,所以往往在烹飪操作中使用的比較少。

汪玉龍做的百花貼豆腐,用的食材是老豆腐。

他熟練的將處理乾淨的鮮蝦仁剁成泥狀。

一邊剁,一邊說道:“做貼製,其實選用的食材非常關鍵,最好選用鮮嫩,易熟的動物性原料,因為主料必須鮮味足,無骨,最關鍵的一點,還要容易成型。所以一般都是選用魚、蝦、貝禽這樣特彆細嫩的肉類為主。”

付宇聽的很認真,也正是因為專注,所以當聽到汪玉龍這一番幾乎同經典老味道食譜上麵的介紹一般無二的話術,立馬眼前一亮。

汪玉龍在做貼製這一塊兒,確實非常厲害啊!

想要嫻熟掌握一項烹飪個人技能,在技法要求上需要了解的非常透徹。

汪玉龍將蝦仁剁成泥狀,然後加入肥肉末,馬蹄末,還有生粉等其他的調料,開始攪打上勁兒。

剛到這一步操作,站在旁邊幫廚的劉章鵬已經眼急手快的擠上前,伸手接過了快子。

做廚師這一行,年頭長了,或多或少會落下點毛病。

汪玉龍就有腱鞘炎和肩周炎。

平時雖然也能顛勺,但受重力時間長了,很容易引發舊疾。

平時隻要劉章鵬跟在旁邊,就會搶著做顛勺或者攪打這樣特彆耗費手腕的活。

師徒倆相處這麼多年,早就有了默契。

劉章鵬伸手過來,汪玉龍就將活交了出去。

自己則拿了老豆腐,開始用梅花型模具進行壓製成型。

壓型的活很輕鬆,於是汪玉龍還特意指導了一下拖湖下料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