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1 / 2)

妄人朱瑙 鐘曉生 5238 字 9個月前

朱瑙、徐瑜帶著薛道清來到堂上, 其餘與會的官員都已在堂內等著了。

眾官員看到薛道清,都十分意外, 不由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起來。徐瑜忙找來一名官吏, 在他耳邊小聲叮囑了幾句, 讓他去知會堂上的官員們, 一會兒議會時不要提及具體的數字。那官吏得了命令,就趕緊把話傳下去了。

田地、人口都是成都府的機密, 不能讓謝無疾的人知道。雙方眼下雖是聯盟,卻也沒到能坦誠相見的地步。要不然雙方一旦開戰, 謝無疾就會對成都府的後勤狀況了若指掌。同樣, 謝家軍的糧草狀況和兵員狀況也是軍隊的機密,謝無疾所謂的三萬大軍隻是號稱而已,或許隻有兩萬多,或許已有四五萬, 具體狀況亦不會讓成都府的人知曉。

而最不能讓薛道清知道的是具體的數字。至於其餘政令上的事,讓他聽聽也沒大要緊。謝無疾派他到成都府來, 就是讓他來學習施政手段的。

朱瑙讓人給薛道清在大堂的角落裡安排了一個位置,讓他能聽見眾人說話, 卻看不見典籍簿冊上的內容。會議便正式開始了。

負責核算各項數據的官員將幾份已經謄抄好的公文分發給與會的眾官員。

“府尹, 少尹, 這是各州清算完的人丁、耕地總數。這是三十年前, 還有十年前各州的人丁、耕地總數。”核算的官員介紹道, “今年的耕地總數與十年前相比較, 減少了約四分之一。比三十年前相比, 減少了約五分之一。尤以渝州、梓州、眉州三州減少得最多。各州之中,唯有閬州的民田耕地與十年前相比不少反增。”

將今年的數字與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的數字相比較,這是朱瑙要求官員做的。

之所以要這樣比,因為現在蜀中雖然太平,但實際上的管理還是非常混亂的——要知道前幾年又是水災,又是蝗災,還發生了兵禍和盜匪之亂,天災人禍一樣不少。各地也是流民四起,還有大量人口逃戶,致使官府疲弱無力。現在在朱瑙的治理下,百姓們漸漸重歸莊田,戶籍和田地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動,肯定需要在舊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和增補。

但糟糕的是,當初袁基路募來的兩萬大軍叛亂,亂軍闖進城裡把官府存放公文的地方給燒了,前幾年的戶籍冊都於大火中化為灰燼,反倒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因為存放在偏僻之處而有幸保留了下來。

其實土地和人口的清查去年就開始了,隻是舊冊被毀,官府沒了比對的依據,加上大局未穩,即使朱瑙明知去年清查的結果有問題,也隻能得過且過,沒去刨根究底。

而今年形勢已比去年平穩許多,朱瑙也有精力騰出手來好好理理這樁事了。

而之所以拿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的數字出來做對比,朱瑙隻是想要對大局有個數。今年的清查結果是否有問題?又有多大的問題?——現在對比看來,問題確實不小。

不止朱瑙發現問題,在座的官員們也都看出問題了。

徐瑜開口道:“今年與十年前和三十年前相比,人丁約減少十五分之一左右,可耕地卻足足減少了四、五分之一。這不符合常理。想必是負責丈量造冊的官吏收受百姓賄賂,故意瞞報了不少。”

也有官員憤憤不平道:“府尹仁心愛民,上任後就大幅降低田稅,削減雜稅。那些可惡的刁民卻不記府尹恩德,還敢欺騙官府,逃避田稅。簡直罪不可恕!”

另外幾名官員忙也跟著附和,先是交口稱讚朱瑙的功德,隨後又痛罵起舞弊的官吏與刁民來。

在角落裡的薛道清聽了官員們的這番話,不由大大翻了個白眼,嗤之以鼻道:“你們這些當官的怕不是對老百姓有誤解吧?難不成你們以為收的稅低,老百姓就會老老實實地上繳?就算一畝田隻收一粒米的稅,能賴掉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地賴了!除非官府倒過頭來給他們送錢,他們才不會再偷奸耍滑。”

官員們沒想到薛道清竟然講話這麼不客氣,不由麵麵相覷。

徐瑜倒是不吃驚,隻覺得好笑。薛道清到底是年輕人,頗有種天下皆醉我獨醒的傲慢。其實他懂的道理,在場的官員們未必不懂,然而官員們之所以這麼說,隻是想趁機拍一拍朱瑙的馬屁,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場而已。雖然朱瑙從不因誰人拍了他的馬屁而重用誰,官員們也未必都喜歡拍長官馬屁。隻是彆人拍了,自己若不跟著拍,難免擔心落於人後。

不過也好,薛道清這一嗆,倒是把官員們的場麵話都嗆回去了。

這下眾人總算切入正題,商討起解決的方案來。

有人提議道:“定是眼下清帳造冊的製度不夠完善,給了刁民惡吏徇私舞弊的機會。不如由成都府直接派人下去,重新丈量各州土地。”

這個提議很快就被人反駁了:“這不妥。若由成都府派人,一則我們沒有這麼多人手可用,二則我們的人不熟悉各地的庶務,反容易遭當地鄉紳百姓欺瞞妨礙。”

像這種丈量田地、清算人口的事情往往都是各州甚至各縣自行負責,然後層層上報,最後彙總到成都府的。如果成都府事事都要親力親為,代價太大不說,其實辦起事來也有重重障礙。各地的事情交由各地自己辦更方便,但徇私舞弊也難避免。

這條路走不通,又有人提出彆的建議:“府尹上任後多頒布仁政,想是有些刁民因此不將官府的威嚴放在眼中。依我看,此事必當立重法、加嚴罰。揪出幾個嚴重舞弊的惡吏與刁民,來個殺雞儆猴。刁民惡吏得到震懾,就不敢再恣意妄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