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畢業,便是知識分子。
正常人,譬如說她六年級的同學們,年紀大一些的,已經可以嫁人或者找到一份在大眾眼中體麵的工作。
而白沉音此時才11歲,便是出去上班,也沒人要,隻能去乾童工。
接下來的路似乎隻有一條,那就是繼續讀書。
繼續讀書的話,問題就大了,不說中學數量少,名校更難進,就說學費大跳級,貴的不是一點點,就不是王大妮所能承受的。
白沉音看過一份資料,民國一所名校中學,一千三百名學生,其中隻有五十多人來自農村,七百多人是商人家庭,剩下的則是有錢有地位。
一年學費加其他費用,怎麼也得三百塊起步。
便是普通中學,一年也得三四十塊錢。
由此可見,想上好學校,光才高八鬥是不夠的,同時得“財”高八鬥。
王大妮為學費發愁,王大娘便出主意叫她去找白有田要錢。
“憑啥全是你出錢,白有田是白沉音的親爹,他一毛不出,日後老了,白沉音也得養著他。”
“合著他的錢養彆人的孩子,你把孩子撫養大,他什麼也不用付出,日後孩子還得給他養老,你甘心嗎?”
“你多花一分,小寡婦一家子便少花一分。”
王大妮聽著若有所思,似乎蠻有道理的,於是找白有田商議白沉音上學學費的事。
白有田一聽要自己出錢,連連搖頭,不同意地嚷嚷道:“她一個女孩子讀什麼書?反正字也認了,還不趕緊輟學幫你乾活。”
偏偏此時趙小明拿錢買零嘴回來了。
“有錢給彆人的種花,沒錢給女兒。”王大妮冷笑道:“我看你養彆人的兒子,老了人家管不管你。”
“既然你不給,以後彆想沾女兒半點福。”王大妮說完,頭也不回的走。
兩人徹底決裂。
王大妮怒氣衝衝的回來,和白沉音重複嘮叨了一會白有田下場不會好,白沉音便說要拜訪朋友,出門去了。
一直等傍晚,才提著兩包吃食回來。
王大妮問道:“你怎麼去了那麼久?”
白沉音笑盈盈道:“娘,你不用發愁了,我同學王海妍答應借給我學費錢。”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錢是真的,來路是假的。
王大妮聞言麵露喜色,心道真是有錢人家,幾十塊錢都不當回事。
她哪裡知道王海燕隻是庶女,從小到大的錢都在姨娘手裡捏著,幾十塊錢對她來說也不是小數目。
“娘,這是口水雞赫爾烤鴨,我看沒怎麼動,便帶回來給你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