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封神(番外一)(1 / 2)

龜靈

世人稱其為龜靈聖母。可後人已然不知, 在成長為巨鼇之前,通天徹地之大能,曾經過往。

天地幾經變換, 時日久已。

久到連龜靈自己回憶曾經時,熟悉之餘, 都覺得陌生。

師尊師伯聖身合道,他們仍能在天地五行之中感覺到長輩們的存在。

古往今來,合道者,唯有碧遊少乾一人,自此無蹤。

無影無蹤到, 天地生靈呼吸著新生世界的清氣生存修行,卻常常忘記現世的破滅由何人終結。

大師兄最初離開的日子裡, 碧遊宮終於像是個仙人修行之所了。無笑無淚, 無悲無喜, 唯有平靜。大師兄所帶來的煙火和沉靜寧和消散, 碧遊由不適應變得適應。

碧遊宮沉寂了好一段日子。

大師兄在時,東海那隻小貔貅常常甩著四隻小短腿來蹭飯,他走後, 碧遊宮就很少有人折騰那些奇奇怪怪的食物了, 貔貅便也不常來了。

現今回想起那段默認以苦修閉關為生的日子,想來, 若玉虛宮二位師伯能親眼見到,必定會誇讚一句道風優良。

不過大師兄養出的孩子,注定不會沉寂於悵惘之中。無論所需時間長短,他們終將走出,迎接新的天地。

不負所望。

夜月銀輝,巨鼇靜靜浮在上湧的海潮中安眠。

同一地點的滄海明月, 似又重見故人。

金鼇島碧海潮生時,那是初見。

大師兄向來以為如此。

其實不是。早在之前,她就見過大師兄了。

她觀察他有百年。

金鼇島上的小妖們一直有個傳言,說是島上來了個天材地寶,咬一口就立地成仙的那種。但她龜靈畢竟是個謹慎的妖,怎能冒冒失失衝上去吃妖呢。

她總是躲在東海岸的沙灘上,看著那道白衣在妖靈叢生的草木中穿行。

不計其數的大妖小妖聞風而動,在他身後緊追不放。

可無論多少,全部铩羽而歸。

漸漸地,他隱隱就成了島上新的首領。

通天師父威壓極重,即使當時她還是懵懂不知,但一看那壓迫力,便知天地大能,故此不敢造次。

偏巧那段日子通天師父論道離開,威壓散去,龜靈覺得她不能再拖下去了,到時沒有其他妖怪分散小葫蘆精力,恐怕她更難吃到天材地寶。

那時,小葫蘆總是坐在紫芝崖下海岸的巨石上靜靜地看海。

目光裡許多情緒複雜難明。如今想來,那大概是悲傷吧。

碧遊的大師兄從來都是一盞清茶笑看流水,怡然自得。碧遊宮沒有過傷懷的大師兄,他的道心被稱為天地間無人可比。

的確無人可比。在需以萬年修為去換一道生機之時,他也從未色變。

龜靈悠久的壽命讓太多往事變得模糊,碧遊宮弟子都見過少乾微笑,卻不曾見過他悲傷。

所以僅有的那一幕,如今回想起來,竟格外記憶猶新。

那日大師兄換了件好看的新衣裳,黑色錦雲紋的白色道袍,長發難得沒有以道冠束起,披散在背後,海風吹的很有些後世所言的淩亂美。

或許是其他一些原因,或許壓根就是美色惑人。

原本打算暗中觀察的她一頭腦熱一往無前的衝了上去,“飛”出海麵,咬破了他的指尖。

鮮血滲出,頃刻化作離火,嘴邊灼的一片刺痛。

其實被離火燒到時,她就想鬆口了。但又一想,鬆口之後再想靠近,恐怕很難,於是她難得固執了一次。那片刻,她在意的,其實不是那些天材地寶,隻是不想見到,常常笑的人,流露出那般寂寞神色。

小葫蘆也不覺得疼,道體受傷也不生氣,和和氣氣地叫她鬆口,問她為何咬人。

龜靈隻說是為了得道成仙。

小葫蘆好笑又無奈,“隻聽聞苦修得道,卻從未聽聞咬人得道。”

他總是很和氣,說話時眼底總像是倒映著穿透深海的柔和天光,含著溫柔和淺淺笑意。

他淺淺笑問她咬過葫蘆之後是否功力大漲。

大師兄合道,也有萬年了吧。

暮色將至,微暗的天色伴隨著潮漲的浪濤聲,溫柔靜謐,龜靈化出本體靜靜停在海邊,睜睜惺忪的睡眼,又懶洋洋合起。

海浪一陣一陣輕柔的拍來,令人睡意昏沉。

好像又回到很多年前某一日,還未成長為巨鼇的她,靜靜地趴在他的衣角邊,仰頭就會看到微微低下的頭,溫潤的眉眼,散落的發,那張好看的臉上帶著柔和的笑意,“既如此,不要鬨了。”

“……喚我薑穆便是。”

隻可惜,她稱他為小葫蘆三百年,稱他為大師兄三萬餘年,卻從未喚過薑穆二字。

“薑穆……”

這一定是個,有著特彆意義的稱呼吧。

大師兄。

-----------------------------------------------------------------------

多寶

初冬飄雪。

小小少年縮在角落,積雪滿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