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天地之間甚至沒有生靈時,金靈就見過他。似真似幻的人影徘徊在海域懸崖凜冽的風中,永遠的,直麵著東方海域。
那人站著的石崖,因靈寶初生的日子裡盛產紫芝,後來被稱為紫芝崖。天地變換,紫芝崖荒蕪散儘之後,海水上湧,深穀成為了海洋。
在碧遊宮建立前,他存在的目的之一,似乎就是為了等待碧遊宮。
金靈在天地間暢遊修行之時,曾經偶然看到過他麵對東海時的神情。那時候,尚未修成靈識的金靈隱隱有一種感覺,隻恐怕有朝一日,他要將東海翻覆。
那似乎恨不能海水逆流,恨不能令東海永作桑田。
金靈以為,帝辛總要將此念付諸實踐。
於是一年又一年。
時如逝水。
久到鴻蒙變換,聖人得道,女媧造人,天界新立,久到金靈快要以為,紫芝崖所見到的那個眼神,隻是她未得道時神思漫遊天地所臆想出的一個幻覺。
直到天界選收界徒,選到了碧遊宮。
廣袖流襟的聖人立在金光紫霞交錯的天際代表天道宣布新的規則。碧遊弟子入神冊,臨仙班,記入天庭。
一旨便要斷絕鱗角羽族天機。
帝辛站在碧遊宮長階前,聽他講完,神色平靜,不為所動。
天光大道威嚴肅穆,弟子們道心躁動,以為從此刻便是碧遊斷絕之日。
“如何?碧遊,應是不應?”
威嚴的道聲傳徹東海整片海域。試問世上何人敢違逆天地之理?
元始天尊親至,本也是為順天應時,推演乾坤所見,碧遊合該有此結局。
答案是碧遊宮前劈來的一道劍光。
雲際氤氳的紫氣頃刻七零八落。
“你!”元始天尊慍怒,即使未曾因那道劍氣受傷,但此舉無疑是對天地的褻瀆。
帝辛的聲音低沉而平緩,分毫不像是前一刻才劈出削骨斷筋一劍的人的心境,“答案,閣下清楚了嗎?”
衣袂飄搖的聖人微有慍色,“道友逆天而行,莫不擔心來日因果加身,身死道消?”
不像是尋常求道者提起天道因果時忌憚不安,他平靜的令人詫異,緩緩道一句,“那又如何。”
元始長眉一皺,“如今日本尊必要碧遊皆登天為神呢?”
青萍劍刃倒映出帝辛漠然的表情,久而,他緩緩露出一抹笑容,淡淡瞥了雲端密密麻麻充門麵的低等神將一眼,“不如一試。”
“……”
雙方陷入僵持。元始看著海域那片小島上不斷聚集在碧遊宮前勢要魚死網破的花鳥蟲魚們,心下盤算。
碧遊宮的氣運不足,已見衰頹,但碧遊宮的主人卻不是。
他是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的靈。在道祖講道時就已經存在。
他是被天地拒絕的一部分。
元始並不能看透,帝辛是否已然成聖。
不過,逆天而行,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倒要看看,一無所有的靈的氣運,能彌補已不該存在的碧遊宮多久。
凜冽的海風攜裹無法掩飾的殺機,一觸即發。
神界退卻。殺氣消隱。
擋住必然天機的人,麵對聖人與天道,站在碧遊宮前,持劍,身後是無數或化形或啟智的新靈。
那一日,金靈恐窮儘此生也無法忘懷。
距離宣神冊時,又已千年。
無論天地是否希望碧遊宮存在,亦或碧遊之主是否還在,它都依然屹立在金鼇島上,任神魔勢力消長,卻永無改變。
乾坤推演明明預示碧遊氣數已儘,但事實上那卻成了許多生靈夢寐以求的洞天福地。
事態發展與推演之術不符,元始親自去了一次,卻發現此地福緣深厚,與命軌預示的完全不同,甚至龍族也與其牽絆頗深。
龍王外出布雨,三太子上天述職,是東海敖瑨接待了這位聖人。
“天尊仙駕光臨,東海當真是蓬蓽生輝啊。”
元始也不含蓄,“龍子以為,碧遊如何?”
敖瑨淡笑。作為碧遊宮近鄰,或許除去當事人外,再無他人比他更清楚碧遊玉虛明爭暗鬥了。他已見過了帝辛留下的影子,也重新將明魄帶回了碧遊宮。
“算來碧遊之主銷聲匿跡已有千年,可碧遊道法蒸蒸日上,毫無衰微之勢,也難怪天尊疑惑。”他為上座的天尊添了一盞清茶。
元始正襟危坐,聞言皺眉,“帝辛果然不在?”
敖瑨點點頭,旋著青玉琉璃杯笑問,“今日天尊過金鼇島,可曾發現不同之處?”
元始輕哼了聲,“違逆天命,不自量力。”
不論帝辛以哪般手段蒙混天道,都不過竭澤而漁,終將毀滅的更加徹底。
“可是,天尊卻見,碧遊功德無量,福緣深厚,是天道庇佑之貴土。”
“……”
敖瑨起身,恭恭敬敬俯身行了一禮,“小子欲請教天尊一問。”
“於天尊而言,玉虛一脈與大道,孰重孰輕?”
“吾主教化眾生,欲以人族以仙緣,玉虛宮不過是外物顯化,自然是內中教化之意更為重要。”
“是。但帝辛不同。”帝辛雖為碧遊之主,卻不像碧遊教義所提那般以有教無類為道心。敖瑨隱隱看的出來,帝辛僅僅是對碧遊負了些責任而已。在那位宮主眼中,恐怕碧遊宮與覆滅的商王朝並無太大區彆。不同僅在於,他有心保碧遊,而無心保帝位。
比鄰千萬年,他也看不透帝辛。
明魄有救世之功德,足可令凡人入聖身。帝辛作為明魄的有緣人,卻能毫無猶豫將之用在碧遊宮……明明也是求道者之一,可種種跡象又表明此子對超凡入聖並無興趣。他不求道,而又傳道,是個極其矛盾的人。
元始沉吟不語。此言之意,帝辛心中,碧遊存在重要於教義有教無類?良久,他不禁輕嗤了聲,“看來也不過目光淺薄之徒。”
提出有教無類而與闡教並立之人,他還以為這一對手心境澄明誌存高遠,如今看來,也不過爾爾。
有道義在,一個碧遊宮覆滅,還能再創千千萬萬新的碧遊,而保留碧遊宮而忽視道義,一旦如今的碧遊覆滅,那便是徹底斷絕道統。
敖瑨長長籲了口氣 ,歎道,“天尊見諒,以小子之見,世事無常,此事卻也未必。”
“世事雖無常,天道卻有定數。”
“隻可惜小子不通天命,隻得待來日結果。”
此言無非便是不信,繼續觀望之語。
元始天尊也不動怒,隻慈善笑道,“卻也不錯。來日方長。”
可惜直至合道,元始也沒能證明對方是錯的。萬千道則中,他並不能找到帝辛。元始一向順應天理,可碧遊之主卻桀驁不馴背天逆時。
似乎他一直視為大敵的碧遊宮的那個帝辛,從未存在過。
作者有話要說: 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