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生如逆旅(七)(2 / 2)

男配他變了[快穿] 井臨淵 10243 字 10個月前

石群有些憂慮,“可以完顏亮如今勢力,隻怕沒有一爭之力。”

“無妨。隻要給南方爭取一些時間。”如今又非要與金一決生死之際,隻要北方完顏二人相互牽製,使之無暇顧及南下即可。

何況,完顏亮下屬極有可能找宋來牽製完顏雍。屆時宋坐地起價便是。

薑穆沉默了會。不期然間好像將某些不太良好的為商之道,扯到了政治之上……

但二者畢竟不同。

畢竟時局也不同於薑穆經曆過得任何一個史實。

他清楚的知道,從世上存在有一個薑穆心性的何方開始,所有的一切就不同於他所經曆過的任一軌跡。

一切都注定不同。

“小何已見過完顏亮,如何?”

“為帝王。”殺伐決斷,心術深沉。

“可世上有很多的帝王。他屬於哪一種?”

薑穆微微垂眸,“於臣子而言,是不二的暴君。”

看到他的神色,石群微怔。自從小何回來,他還未曾見到他有麵上這般寒色。“……何以見得?”竟是生了何事?何方許久都不曾以冷色待人,如今提到完顏亮,竟生發了怒火。

“執意烹人。”

石群頓了頓。烹?

很快他的臉上也浮現出惡寒之色。

作為殺手,他們的確已見過無數的屍體。可是,那並不代表他們會使用這種殘忍的殺人方式。

即使小何從前樂於為高姐一人而殺儘天下人,那也不代表,他們之中的一個,何方能親眼看著烹人無動於衷。

換做他們四人中任何一個,都一樣。

“你……”

“所以我殺了他。”

殺了那個將要下鍋之人。

石群徹底明白了他的異常。

小何他原本,已經放棄了殺人的營生。

因為此事,他手上又多了一條性命。

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勸慰他,良久,才憋出一句,“這對他而言,或許也是解脫。”

薑穆想到姚安忠臨死前,那道目光。

“但世上不會有人甘心去死。”

“也許是生,太過艱難。”

當生遠比死亡困難之時,人就會死。他們已倦怠於殺人,而這其中,是否有那麼瞬間,他們也想到了死亡。隻是,隻是又想到因人世,還有一些讓他們有所掛念。

“……是嗎?”

是因生,對人而言太難了嗎?

姚安忠是完顏亮逼死的,那麼薑晨呢?他的死亡,又是何原因?

“不必想得太多。”石群勸他。隻是一個任務。隻要將它當做任務就好。

言語如此,心中卻是苦笑。任務?這也許是不能改變的他們用來麻痹自己的唯一方式了。

“石群。”他聽到小何堅定的聲音。

“一切都會變好的。”

“……”

“黑夜落下的時候,也將至黎明。”就算是長夜之中恐慌不安與鮮血環繞,他也會謹記一諾。他一定要等到黎明,等到晨光再次照耀在他們身上。抓住新的生機。

無論是他,亦或他人。

人隻有活著,才能感受到生命的鮮活和美好。一旦死亡,無知無覺,即使原本擁有的,也都會失去。

因存有死亡,所以生命往往是短暫的。可越是短暫,越是擁有著曇花一般的美好。人在生之時努力的奮鬥,有形的生命結束,無形的意誌死亡之後卻會有後繼者將之延續傳承。

在無數天地的芸芸生靈之中,他或許不比神明長壽,不比妖魔強大,但作為人類,卻永遠都是最上進,最柔軟又最堅韌的一個。

萬界生靈都注定不能否認人的偉大。

“……是的。”石群終於回答。

一定會。

他們正是因為如此,才存活至今。

人必須心存希望。

一月。

昭關協定確立的消息終於傳回了臨安府。

得穎壽二州及蔡南一部分,重歸於宋。

這是無論哪個完顏,給出的共有條件。

完顏亮已經撤出揚州,揮師北返。

從南下的流民口中聽聞,北地現今是一路殺伐。

於書文暗自納悶。

隻這一路歸來,卻偏偏又不見了蕭瑾之人。

實言,起初他其實並不看好這個年輕人。卻不曾料想,他真令完顏亮包括遠在汴京的完顏雍首先送來了議和書。

如此之人,自然應該囊於朝中,不能任其流落。可惜議和書到了,帶了句蕭瑾的問候之後,蕭本人卻不見了蹤影。

舌辯之才,穩如泰山,又洞悉時局,虞書文承認,現下他相當欣賞他。。

蕭氏一族自前朝之後便敗落了,許多年來廟堂都不聞蕭之一姓。他之後也查過蕭瑾此人,據說家境貧寒,四歲失孤,但讀書十分用功。而他本人又聰明伶俐,過目不忘。兼學習眾家,儒道法兵,略通一二,,鄉鄰對此人評價極佳。

此人未返家鄉,又能去了何處。

這個疑問在二月的省試中看到拆封的名字上書蕭瑾二字時戛然而止。

無疑如他本人一般,一份爭議相當大的答卷。

言辭頗為犀利啊。

虞書文看到那句,“今之眾臣,一味哀求於金之仁義。求豺狼惡犬之仁義,豈非滑天下之大稽。渴飲民血,饑食民膏。有歌言之碩鼠,無異於此。今軍政要務,皆依此類,日久,失地返歸之日必無期也。”

若還是上皇理政,這份答卷便決計不會交到虞書文手中。

但他於春初已禪位於太子。新任陛下,對於收複失地一事,充滿了動力啊。

省中三百考生,皆保地,議和,交好之流。唯這一份,提及了北伐。

兼之一言上來便針對了議和一黨……原卷給燒掉。

幸好閱卷官中還有那麼一二中正之人,暗暗默下大半交了過來。

文瑜。

此卷,自當交由陛下查看了。

“此人,便是取穎壽及蔡州之人?”

年輕的帝王看著那卷文書,唇角的弧度昭示他滿意的心情。

“正是。”

“蕭瑾……虞愛卿以為,此人如何?”

虞書文深深一拜,回道,“君子如玉。”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還是沒趕上十二點啊啊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