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穆便覺得,對於江湖的製約務必要提上啟程了。
他一邊給臨安遞了折子,一邊啟程去見了孫玉伯一麵。
孫玉伯也重見到他。
若不是他完全信任自己的眼力,他都很難想象,今日所見之人,是當日欲要入府刺殺他的人。
那時的年輕人一眼看透天真的緊,今日所見卻是穩重大方同具剛柔。
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勝舊人。
身邊有律香川,又見過孟星魂,今日再見這姓何的年輕人,忽然覺得,他果然已經老了。
世人隻歎美人遲暮,殊不知英雄易老也令人痛心。
孫玉伯端著茶,語氣總是平靜,平靜的無波無瀾,平靜的仿佛任何事都在他掌握之中,“你還敢來?”
薑穆道,“江湖一貫有言老伯公私分明,今日正帖拜訪,有何不敢。”
孫玉伯捏著那拜帖看了看,底下蕭瑾二字,倒是不錯。清新俊逸,十分雅致。
他是個江湖中人,卻也通曉文墨。古人一副漢字今人千金難求。對於後人而言,蕭瑾之字便是如此。
“姓何?”他問。
薑穆道,“早年與宗族失散,隨了養我家人之姓,後又重逢,自當改回本姓。”
孫玉伯放了請柬,似問的隨意,“哪家之人?”
薑穆也答得隨意,“年幼隨養父姓,後來饑荒,何家無人得免,自此輾轉江湖。舊人已逝,又何必深究。”
“無事不登三寶殿,你有何事?”
“還請屏退左右。”
孫玉伯也不擔憂他耍心思。從前武藝非凡時做不到,此刻外強中乾更沒了半點可能。香川的才乾他心裡再清楚不過了,這小子能在他手下撿條命,都已是潑天的運氣。
他揮了揮手,遣散了周圍侍從。
“老伯果然直人直語,蕭某自然不多委婉。聽聞今日孫府與十二飛鵬幫對陣,兩方消耗頗多,蕭某來與孫先生談一筆生意。”
“你的條件。”
“快活林地契。”
孫玉伯略一揚眉,“你與高寄萍有關?”
“的確有些聯係。”他麵帶微笑,應答的隨意,看不出什麼關竅。“不日前淮水盤龍寨劫了我潁州官餉,據揭發稱是快活林的常客,蕭某去查,老板娘一問三不知拒絕配合。聞說此人最關心的莫過於快活林,輾轉打聽,卻發現地契不在老板娘手中,故來探望。”
“你的消息倒是靈通。”
薑穆微笑,“所以?”
“生意還需有來有往,如何確定你的生意值得這份地契?”
“令郎乍死荒陵古道,可還存疑?”
孫劍身手相當不錯,又天生神力,在孫玉伯教導之下,一身武藝江湖中人幾乎難出其右。
堂堂正正較量,便是葉翔孟星魂,也不見得可以討得便宜。原著中何方出身快活林,也算是江湖一流的高手,但當時逃出孫府後不期狹路相逢,幾乎沒幾個回合,便被捉拿回來,縱當時因著身上有傷,但孫劍的絕對武力,由此可見一般。
堂堂正正較量,世上沒有可以正麵擊敗他的。孫玉伯一直相信這一點。
可惜律香川的心計和手段,最終打消了他對著此事樁樁件件中不正常之處的懷疑。
孫玉伯聞言,頃刻眼睛都紅了。“果有內情?”
他端著茶盞的手都有些抖,茶蓋與杯沿磕的叮當響,拈起起茶蓋,連抿了兩口,才陰沉著臉道,“快活林不行,當年我已將地契許出,換一個。”
薑穆緩緩道,“若無地契,如何說動那位高老大。”
許出?那便是許給高老大了。孫玉伯是位梟雄,從某方麵而言,恪守道義並且以公正守信聞名江湖。從前把快活林交給高老大管理的時候就說過,有朝一日,會給她地契。隻是許多年來未曾兌現,高老大就著急著要殺他。
“翻龍寨劫掠的確不對,若隻是擒他,我派人助你。若你執著地契,違我承諾,那麼……孫劍之事,不說也罷。”
薑穆起身,微一拱手,“許多事情,耳聞不如目見。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後,剩下的,即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他往正堂外看了片刻,看到庭院不遠處幾個仆從提著掃把遠遠呆著,不緊笑道,“蕭某看,貴府的馬夫對我們之間的談話,很有興趣。”
那是原著裡原著外律香川在孫府埋的線人。
孫玉伯心下一冷,在外瞥去時,隻見本不該出現在正堂前的人一道匆匆離去的影子。
“買賣不成仁義在。蕭某初到此地時,與先生倒生了不虞,還望勿怪。日後潁壽二州,還是有許多生意可以共謀。時候不早了,在下就此告辭。先生留步。”
“……”
……
薑穆回到潁州時,他的奏折回複也已經下來了。
奏折簡而言之便是轄地紛亂受金虎視眈眈申請自組兵將抵禦。
京城聖旨簡而言之便是:同意。
來傳旨的陸宣諭使一臉真摯的歉疚,“朝政緊張,前些年待金耗去了國庫十之八九財物。恐難以令撥錢款。但蕭知州之力,朝廷再信任不過,對您的意見陛下完全是大力支持。”他腆笑著,“穎壽二州向來是人傑地靈之所,您如今也得了旨意,其他一些小事,便不必上奏引得陛下費神了吧……”
反正穎壽二州也是白拿來的東西,他能治理好那再好不過了,若治理不好,也彆想著拿臨安的米糧做什麼貼補。
薑穆細聞言中之意,不禁失笑。曆來都說宋是極度節製武將,當真半分也無誇大。
此言之意豈非,一不給錢而不給糧,自己看著辦。
“此乃陛下之意?”
“這是小老為人臣子一番體貼之心,但想必陛下,定也相差無幾。”
“陸大人倒是很了解陛下心意。”
“哎~”陸宣諭使笑了笑,“瞧您說的,倒像是陸某居心不良似的。你我為人臣子,當多長些心思為陛下分憂解難才是。”
薑穆同樣微笑,“這是自然。”
“既然陸君言至於此,蕭某亦然不好多言。穎壽二州初回宋下,戰火方熄,百廢待興之際,卻偏偏匪盜橫行,當口堂塢遍布淮河上下,劫掠民財,乃一毒瘤。要恢複穎壽二州平靜,此害必除之。”
“蕭知州若覺如此,去做便是。”
“得大人一言,蕭某自當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