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嗎?”
“再等等。”
“哦。”
過了會兒。
“可以吃了嗎?”
“……再一小會兒。”
“哦。”
連續收到兩次相同的答複之後, 白星憂傷地歎了口氣,終於暫時放棄,重新把注意力調回到串串上。
今天孟陽又給出了一種新的糍粑吃法:用打磨光滑的竹簽穿起一條條糍粑, 將它們放在爐火上烘烤,然後蘸糖吃。
所以就有了現在兩個人抱著火爐圍坐,手中各自舉著兩串糍粑的場景。
但要想烤好糍粑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火太大太急,表層的糍粑會變焦, 內層卻還硬邦邦的;
火太小太慢,不等內層烤到火候,表層變軟的糍粑就已經變形了……
聽孟陽羅裡吧嗦一通講解之後, 白星不禁感慨,真是生活之中處處皆學問呀!
連續幾天的陽光都很好,暖融融的日頭懶洋洋地照, 曬得人渾身發燙:先是黑色的頭發,再是微微彎曲的脊背。
那無窮無儘的太陽光輕而易舉穿透衣服,滲入到皮肉內,最後叫人連指頭尖都透著暖意。
柿子樹高處探出來的一根樹枝上站著三五隻麻雀,彼此都隔得老遠, 驕傲地抖著小腦袋, 慢條斯理地用鳥喙梳理羽毛。
顯然,這溫暖的日子令它們十分受用,早已無需再像大雪當日那般相互取暖啦!
在寒冷的冬日, 這樣一輪無私奉獻的太陽是多麼可貴又可愛。
孟陽還特地拉著鄰居把所有的被褥翻出來曬,時不時拍打一下, 看著它們在日光下鍍上一層朦朧的金邊, 如夢似幻;看著那些細小的微塵在陽光下飛舞, 好像無翅的遊魚。
被褥曬得暖洋洋蓬鬆鬆, 散發著好聞的味道,晚上蓋起來會特彆舒服,像睡在雲端一樣。
白星常年遊蕩在北方酷寒之地,那裡很少有這樣慷慨的日頭,大多是一片白茫茫的無力的圓餅。好像它的作用並不是溫暖人間,而是勉強告訴你現在是白天,叫人不至於看不清路。
而此時此刻,在這小小的桃花鎮,前幾日降下的雪水仿佛已經完全失去威力,空氣中透著一股溫暖的乾燥。
那日大雪鋪天蓋地的場景猶如幻夢一場,現在太陽出來了,夢醒了。
她甚至已經有點受不住熱,索性脫了外麵厚重的皮裘,隻穿一件俏皮的小狐皮襖子。
她覺得自己宛如火爐上烘烤的糍粑串,被炙烤得有一點點焦……
然而糍粑卻表示:你還差得遠呢!
在熱力的催動下,糍粑表皮原本那層白玉般瑩潤的光芒漸漸淡去,轉而換上一種乾涸的蒼白的顏色:這是水分流失的必然結果。
就像人嬌嫩的唇瓣,如果長期不喝水,也是會這個樣子的。
孟陽指尖輕輕一撚,簽子就帶動糍粑翻了個麵,將已經慢慢鼓起來的底部翻上來迎接陽光的洗禮。
其實跟之前的烤豆乾有點像,它們受熱之後都會形成一層堅硬而粗糙的外殼,部分地方甚至會跟柔嫩的內裡分離,形成矛盾卻又和諧的兩種口味。
糍粑上漸漸鼓起來一個大泡,越來越大,越來越薄,白星看的心癢難耐,忍了又忍,終於還是拿起竹簽戳了上去。
“啪!”
炸開的大泡裡噗的擠出來一團熱氣,泡泡的乾皮也逐漸扁塌下去。
泡泡被殺死,白星心頭頓時一陣舒爽。
昨天他們做好糍粑之後,就往認識的人家裡送了許多。
鎮長爺爺年輕時曾經與人北上南下的販藥,也曾吃過,一見就樂了。
“呦,怎麼突然想起弄這個吃來了?”他饒有興致地拿起一塊糍粑來看,還不忘叮囑,“糯米不好消化,你們雖然年輕體健也不能逞強,每天少吃幾塊,莫要貪嘴。”
劉奶奶聽了撇撇嘴,對白星和孟陽道:“這老頭子,三句話不離看病保養,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說完卻又拉著他們兩個的手囑咐說:“不過那老頭子聒噪歸聒噪,道理還是不錯的,一次彆吃太多,不然該肚子痛了。”
她的笑容那樣和藹,眼睛裡仿佛有光,簡直比太陽還要燦爛,不管說什麼都叫人無力抵抗。
見兩個小的乖乖點頭,劉爺爺越發滿意:肯聽老人說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現在的小年輕,很難有這樣的好耐心啦。
他索性也不繼續看醫書了,慢吞吞地從炕上爬下來,一邊提鞋一邊道:“難為你們一番心意,我去泡些紅豆,明早上煮紅豆沙,夾在糍粑裡最是香甜可口。”
糯米性溫、味甘,與紅豆一般,都可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經常吃一點是不錯的。
還可以加一點蜂蜜,一來增加甜味,二來冬日乾冷,也正好借用蜂蜜止咳潤肺的功效。
聽見自己愛了一輩子的紅豆沙,劉奶奶臉上又多了幾分笑意,又親自去屋裡抓了一大捧香噴噴的炒果。
“來,拿著吃。”
灰突突的小果子長的麻麻賴賴,好像壓腰葫蘆,圓滾滾,很有點憨態可掬的意思,白星睜著眼看了半天都沒認出是什麼來,下意識望向孟陽。
這啥?好吃嗎?
孟陽略略吃了一驚,連連推辭,“這太貴重了,還是您跟爺爺留著自己吃吧!”
白星不認識,他認識。
這叫花生,是最近幾年剛從番邦傳進來的果子,十分稀罕,且隻有少數幾個地方種植,產量不高,價格奇貴,一斤就要小半兩銀子幾百文,遠超尋常肉類。
花生可以用做點心,京城和許多大些的府城也有人用它來榨油炒菜,簡直香的不得了。
劉奶奶並不意外他能認出來,卻不甚在意,硬抓著塞到他們的口袋裡,“這老頭子年輕時教過幾個學生,倒還不算忘恩負義的,前兒托人捎了一筐來,隻說叫吃個新鮮。可我們都這把年紀了,牙齒也鬆動動,哪裡嚼得來?白放著可惜,倒不如叫你們拿去吃著玩。”
萬一剛落,就聽劉爺爺在窗戶外麵說:“拿著吧,空口扒著吃就行,倒是挺香。若有牛奶,搗成糊糊一並煮個花生酪也是好的……”
於是兩人就用一盤便宜的糍粑換回一大捧昂貴的花生。
走在回家的路上,孟陽就給白星剝了幾顆嘗鮮。
白星眼睛一眨不眨地瞧著,驚訝的發現這小東西雖然其貌不揚,但裡麵真好看呀。
像一位故意用麻衣掩藏美貌的少女,內壁是光滑如玉的,挨著一層美麗的大紅袍,果肉是光滑的白色,還兩個瓣兒呢。
又香又脆,油汪汪的,真的好好吃哇。
這就是番邦的果子麼,可真不錯。
番邦怎麼那麼多好吃的,她砸吧著嘴兒想著,要是能去親眼瞧瞧就好了……
不光鎮長爺爺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回禮,或是一把瓜子,或是幾顆蘋果……哪怕這會兒手頭沒什麼合適的東西,等過陣子,家裡做什麼飯菜啦零嘴兒啦,也必然不會落下。
鄰裡間的情分,本就是這麼處出來的……
把烤好的糍粑上沾一點白糖,入口又細又滑又香又甜,還能拉出好長呢!
糍粑要趁熱才好吃,孟陽一邊呼呼哈著氣,一邊道:“也快過年了,白姑娘,你有沒有什麼特彆想吃的年貨呀?”
年貨?白星稍顯茫然的想了一陣,最終還是搖搖頭。
其實她一直不太能夠理解世人歡慶春節的情緒,因為在她看來,寒冬時節萬物凋零,寒風就像最殘酷的刀子,割人皮肉;暴雪就像最冷漠的裹屍布,掩蓋生機。
行動會變得艱難,食物會少的可憐,每年都有無數人和動物凍死餓死……
不,也不全然是這個樣子。
她曾因為追捕一個窮凶極惡的逃犯去過長江以南,那裡的冬日仍舊溫暖如春,花草樹木依舊茂盛,人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菜蔬水果……還有可愛的筍子。
她曾短暫的迷戀過,但內心深處卻總能聽到一個聲音,一個來自遙遠北方的神秘聲音在呼喚她,喊她回家。
說起來有點矛盾,她確實是喜歡南方的,但血脈中卻流淌著風和雪,並從中汲取力量。若長時間遠離,生命都會枯萎。
因為她的根就在北地,將來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那片殘酷又充滿殺戮的土地。
至於穿新衣,戴新帽,期許來年……
她是真的不太理解這種事情的,為什麼到了過年就一定要吃好穿好呢?難道平時喜歡就不可以吃好的、穿新衣服了嗎?又或者即便過年吃好穿好,求個好意頭,來年就真的能夠如願以償嗎?
左不過是些自我欺騙罷了,既然是假話,又何必太當真?
團圓?
她的眼神微微有些暗淡。
白星正胡思亂想時,忽然隱約聽到一陣叫賣聲:
“蜂蜜,野蜂蜜,換野蜂蜜啦!”
“麥子豆子大米!粗糧細糧銀子銅板,換野蜂蜜啦!”
蜂蜜!甜甜的蜂蜜!
她的眼睛嗖一下就瞪圓了,轉過臉去看孟陽,“蜂蜜!”
“啊?”孟陽嘴巴裡還咬著半塊糍粑,聞言愣了下,不明就裡的撓撓頭,“街上賣的恐怕不多呢。”
要問市麵上什麼吃食最值錢,幾乎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甜食!
隻要是帶點甜味的,不管是糖水、蜜餞還是冰糖果子,都無一例外的價格高昂。
其中蜂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春夏季節繁花盛開,蜜蜂們辛勤釀造,市麵上確實有不少賣蜂蜜的,價格也相對實惠。但現在已是寒冬,養蜂人和蜜蜂也開始貓冬,店鋪和個人手裡攢的蜂蜜,要麼自己留著吃,要麼是做買賣的原料,很少單獨對外出售。
尤其像桃花鎮這種小地方,冬半年在店鋪裡幾乎看不到蜂蜜的影子。
白星搖頭,“外麵有人在叫賣。”
“真的麼?”孟陽對她的耳力深信不疑,當即一陣瘋狂咀嚼,把口中的糍粑吞咽下去,一抹嘴,“不如我們去買一些來夾糍粑吧!”
蜂蜜可以做好多點心呢,就連烤肉時刷上一點,也會滋味翻倍……
哪怕就是什麼都不乾,單純泡水喝也甜呐!
等到兩人出門時,叫賣聲已經快來到王大娘那排房子。中間不時有人探頭詢問,但叫賣聲都沒有停留太久,說明幾乎沒有人買。
“呦,陽仔和星星也出來買蜂蜜啊!”好幾天不出門的王大娘往那邊瞅了一眼,笑著跟他們寒暄道。
“是呀,”孟陽帶著白星朝她行了個晚輩禮,“就是不知道怎麼換。”
正常市麵流通貨幣雖以銅板和碎銀為主,但在底層村鎮的小規模私人交易中,以物換物仍舊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對絕大多數百姓而言,賣了錢就是為了買糧食的,與其再去多倒一遍手,倒不如直接就換了糧食來吃,省心又省事。
王大娘也在琢磨這個事兒呢。
若是實惠些就好了。家裡有了產婦和新生兒,火炕難免燒得旺了些,幾個大人就有點喉嚨不痛快,時常咳嗽,若能買些蜂蜜泡水喝也是好的。
很快,那叫賣聲越走越近,幾人定睛一看,見來人是個剛20歲出頭的年輕媳婦,年下裡也穿著一件舊棉襖,一張臉凍得通紅,呼吸間噴出濃重的白汽。
她的背後綁著一隻繈褓,最頂端折疊過來的被角隨著腳步不斷起伏,時不時露出裡麵一張粉白的小臉。
是個嬰孩。
寒冬臘月走街串巷做買賣的,竟是個年輕的母親。
“蜂蜜,野蜂蜜,換野蜂蜜啦!”
“麥子豆子大米!粗糧細糧銀子銅板,換野蜂蜜啦!”
她大聲叫賣著。
見有人站在門口張望,那女子立刻將飽含期望的目光投過來。
王大娘剛當了奶奶,最見不得這種,當即歎了口氣,很是心疼的朝她招招手:“閨女,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