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章 廣積糧(2 / 2)

唯一遺憾的是,水果菜蔬之類的,竟然帶不過來。

不過仔細一想,王重也能理解,後世的那些水果菜蔬,都是經過多年的培育精選出來的優良品種,不少都是這個副本世界的時間線裡所沒有的東西。

而王重又是買莊子,又是建油坊,建豬圈,準備搞大規模養殖,這些都是王重在諸多副本世界中實踐過的,尤其是在《老農民》的世界中,王重以一個農民的身份,帶領著麥香村的村民,把諸多產業聯合起來,做成了一個基金完成生態鏈的農產品集團。

這些可都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

王二喜走後,王重便來到莊外百步左右的豬圈處,一皮膚黝黑,個頭不高身板卻頗為壯實的漢子見王重到來,趕忙迎上去行禮問安。

“見過公子!”

這漢子便是老餘頭的長子餘初一,現如今是豬圈的管事,從豬圈建造開始就跟著王重,雖不如餘初二那般聰明,但卻勝在老實本分,手腳勤快,王重便將劁豬的手藝教給了他,又將養豬需要注意的諸般事項一一記錄在冊,交給了餘初一。

“可有異常?”

“並無異常!”

“嗯!先看看!”這些豬仔是年前豬圈建好之後,老餘頭跟著兩兒子十裡八鄉收來的,攏共有百二十頭,還有十幾頭小母豬,都是王重一一檢查過,確定身體健康的。

除了預留的種豬之外,其餘的肉豬,皆需要劁製!

所謂劁豬,便是將豬仔閹割,劁製過的肉豬,豬肉之中比那些沒有劁過的少一股腥膻味。

劁豬之法已有流傳,隻是並不廣泛,畢竟這會兒的人們思想不像後世那般,都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有什麼技藝,也都是藏著掖著的不教全,非得等快要死了的時候,才舍得傳下去,有些死的過於倉促,連後事都來不及交代的,技藝也便就此失傳來。

整個豬圈逛了一圈,確實如餘初一說的那般,百二十隻豬仔的長勢都挺不錯的,目前還沒有出現患病的例子。

“不錯!一定要謹記,保持衛生乾淨,豬圈每天都要清掃,水要及時供應,一定要保證是清水······”臨走前,王重對著餘初一又是一陣叮囑。

不管是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最怕的就是疫病,一旦形成規模,那就是血本無歸,但隻要做好防護,保持衛生,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起到預防作用的。

“公子放心,都是按照公子的要求辦的。”餘初一道。

“若是這批豬仔順利長成出欄,少不了你的賞賜!”

“多謝公子,小的一定儘心!”

餘初一雖然並不如弟弟餘初二機靈,但也不是傻子,隻是平時木訥了一些而已。

現如今豬圈那邊已成規模,待開春之後,王重還準備在小竹山裡養雞,在小湖裡再養上些鴨子,江南水係發達,後世很多淮揚菜,都和鴨子有關。

像金陵赫赫有名的鴨血粉絲湯,烤鴨等等。

倒不是說王重不會做肥皂、釀酒、提純粗鹽、提煉白糖,而是這些東西利潤太高,涉及的東西太過敏感,王重現在不過是一介白身,毫無半點身份地位可言,若是貿然推出這些東西,那不是掙錢,而是取死。

雖然王重並不畏懼,但也沒有必要將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安安穩穩的發展,一步一步的逐漸壯大,正所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便是差不多的道理。

時間一日日過去,剛進二月沒幾日,漕幫的第一批五百石的大豆便送到了白水村。

王重當即便領著一眾莊戶鑽進了油坊,親身指點莊戶們用大豆榨油。

榨油是一項技術活,不管是炒料還是製坯,都有講究,好在有王重這個近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東家,言傳身教之下,莊戶們上手極快。

而王二喜,則暫時兼著油坊管事兒的活。

油坊已然開工,王重卻沒閒著,而是找到了白水村餘、李兩家的幾位耆老尊貴。

“晚輩王重,見過三位耆老!”

“重哥兒,你找我們來是?”三人之中的李老太爺率先發話。

按輩分算,李老太爺是王重嫂嫂李氏的太爺,雖然隔了房,但此時和後世不同,宗族觀念深入人心,尊長敬賢更是古時便有的優良傳統。

“今日冒昧想請,確有緣由,幾位長輩且聽晚輩慢慢道來!”王重衝著三人再度拱手行禮後,才慢慢說道:“早年間我兄長找來禍患,若非諸位耆老帶著鄉親們護住晚輩一家,焉有晚輩的今日。”

“我王家雖是外來,可村中餘、李二族,對我王家有收留之恩,援手之一,恩同再造,晚輩並非負恩忘義之徒,而今薄有家資,欲修繕村中學塾,宴請塾師,教村中孩童讀書習字,一應花費,皆由我王家承擔,不知三位耆老意下如何?”

“重哥兒此言當真?”三位耆老聞言儘皆頗為震驚。

“自然當真!”王重朗聲道。

餘老太爺感慨道:“自打呂先生故去,厚庭舉家搬家之後,村中學塾,已閒置多年,學塾修繕容易,隻是這塾師,怕是不太好找啊!”

王重道:“且先將學塾修繕妥當,塾師再慢慢尋找便是。”

“隻是晚輩準備今科下場一事,還要備考,這學塾修繕之事,還得三位耆老多多費心才是。”

聞言三位耆老儘皆一凜,三雙眼睛不約而同的定睛看著王重,目光中皆有幾分震驚,李老太爺更是急忙問道:“今年便下場?”

“因著家中瑣事,已經耽擱了將近四年,明年秋天便是鄉試,今年先下場一試,便是不中,也全當積累經驗了!”

“哎!”三位耆老聞言不約而同的歎了口氣,王重家的事情他們都知道,當初賭坊的人來白水村追債,還是他們待人護住了王重和李氏母女。

“如此也好!”餘老太爺道:“多考一次,便多一次機會。”

李二太爺道:“既如此,重哥兒便安心在家溫書備考,修繕學塾之事,交給我們幾個老家夥便是。”

王重再度拱手行禮道:“待晚輩回去便與嫂嫂交代清楚,一應花費,皆尋嫂嫂支取。”

“如此甚好!”三個老人捋著胡須,麵帶笑容道。

王重話音一轉:“還有一事,還需三位耆老拿個主意。”

餘老太爺問道:“還有何事?”

王重道:“晚輩委托漕幫采購的大豆數日前皆已送到,第一批豆油三位耆老可都嘗過了?”

三位耆老紛紛點頭。

王重再問:“滋味如何?”

李老太爺道:“雖滋味比之葷油略有不足,但也不差!”

餘老太爺撫須道:“甚好!”

李二太爺:“······”

“而今油坊庫房之中,已有不少存油,晚輩欲將此油低價販與百姓,奈何油坊名聲不顯,且手下可用之人不多,想請三位耆老相助!”

“販油?”三個耆老聞言儘皆眼睛一亮。

當即三人便和王重商議起來,最後決定,油價由王家油坊統一指定,但每販出一壺油,販油者便有一文錢的利潤,油壺、油桶還有油勺,皆由油坊提供。

三位耆老找來的人,隻需要負責販賣即可。

王重之所以來找三位耆老,也是因為手底下缺乏那些能說會道的銷售型人才,餘初二倒是勉強能夠算一個,但光憑餘初二一人肯定不夠,那些莊戶也大多都是老實木訥之人,少有能說會道的。

畢竟賣油也算是做生意,能說會道臉皮厚的人,確實比木訥之人更占優勢。

沒幾日,三位耆老便帶著人來找王重,除了幾個村裡的之外,還有幾個皆是同村之人的姻親,皆是能說會道之輩。

與眾人簽訂契書,進行簡單的培訓過後,這十來個人便推著板車,拉著王氏油坊產出的豆油,十裡八項的販起油來。

隨著油坊和養豬場逐漸步入正軌,王重也在慢慢的將這些事情都交給嫂嫂李氏打理。

揚州城裡,已經賣了好幾個月鹵肉和各種下水的吳老漢父子二人,做出的菜終於得到了王重的認同,而早已籌備多日的食肆,也終於重新開了起來。

本就有賣了好幾個月鹵肉打下的基礎,食肆一經開門,生意便火爆起來,吳老漢父子二人本身廚藝便不錯,又有了王重幾個月的點撥,再加上炒菜的新穎,還有王重舍得花錢,請托幫著四處宣傳,不過短短幾日功夫,食肆日日爆滿,吳老漢父子二人日日忙的不可開交。

王二喜也在食肆設宴,請了原先在漕幫交好的兄弟們吃了好幾回飯,有了漕幫眾人幫著宣傳,到揚州停留落腳的那些商人們,難免有那麼幾個想要嘗一嘗的。

這一嘗,就把食肆的名號給打出去了。

嘉佑二年,一家叫做望江樓的食肆,便在這揚州碼頭,徹底立下了腳跟。

而此時的王重,也來到了揚州城內,住在原先租的那間院子裡,準備參加數日後的考試,正式走上科舉之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