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濮存恭敬地行了一個跪拜禮:“臣是來救陛下的。”
皇帝顛簸這麼久,心驚膽戰,再度看到熟悉的跪拜禮真是感慨萬千,親切無比。皇帝親自把方濮存扶起來:“你真乃是大賢臣!等朕回朝,絕不虧待於你。”
“臣謝陛下。陛下,臣如今埋伏在帖木兒身邊,說服他送您回朝,陛下您隻需耐心等待,想必不久,禮部就會派儀仗隊來接您回京。”
皇帝擔驚受怕了這麼久,聽到這句話真是順耳極了,他撫掌稱讚,說道:“這再好不過!你可不要讓朕等太久了。”
“臣遵旨。”
方濮存雙手交疊在前,就這樣躬著身倒退到皇帝帳營外。合上帳營後,方濮存望著鉛雲密布的天空,陰沉中也透露出一種難言的壯麗。他低低自喃:“要變天了啊。”
百裡之外的紫禁城裡,新任禮部尚書臉色糾結地送上一封書信:“殿下,這是瓦剌送來的議和書。”
議和書。
許多人都在偷看秦沂的臉色,妄圖揣測一二,可是他們必然要失望了。秦沂臉色如常,甚至動作都沒停頓一下,仿佛禮部呈上來的是再正常不過的折子。秦沂接過來掃了一眼,眉梢輕輕動了動。
獅子大開口,他們還真是敢說。
這位新提拔起來的禮部尚書顯然也知道議和書上的條件太不要臉了,他垂著眸子數文華殿地上的方磚,不敢抬頭也不敢吱聲。
秦沂指節敲了敲古樸典雅的檀木桌角,一反常態地沒有下達“行”或“不行”的命令,而是饒有意味地說:“看這封議和書的筆法和行文,這應當是個讀書人吧。”
殿裡停留的幾個官員都愣了愣,而秦沂嗤笑一聲,將議和書扔在桌上:“一個大燕的,從小學孔孟之道,讀四書五經的讀書人。”
.
慈慶宮裡,楚錦瑤也在接見熱情難抑的外命婦。
秦沂帶著燕朝在損失三十萬精銳的情況下守住京城,後麵還反敗為勝,光瓦剌撤退當夜就擊殺一萬餘人。這對於風雨飄搖、全民信心都被狠狠挫傷的燕朝臣民來說,太子無異於天神降世,力挽狂瀾,包括之前楚錦瑤險些以死殉國,後麵縮減宮廷開銷支援城中軍民百姓,這些舉動都大大鼓舞了民心。如今京城裡百姓不拜神佛,隻拜東宮的太子和太子妃。
曾經因為聖上昏聵,不愛理政,所以臣子把希望投注到年輕的太子身上。這其實是一種實在沒辦法了的寄托,可是現在,秦沂卻是真正民心所向,萬眾歸心,舉國上下都期待著他登基為帝。
因為這場艱難的京城保衛戰,滿京權貴人家,無論書香門第還是武將世家,都對楚錦瑤評論大好,天天往宮裡遞牌子。楚錦瑤畢竟還是個孕婦,接見太多人她自己也吃不消,所以今日隻叫了楚錦嫻和長興侯府的人進來說話。
長興侯因為身份特殊,不好跟年輕後輩去戰場搶功勳,所以當初皇帝親征是他沒有跟著去,誰能知道反而因禍得福。守衛京城時外城九個門都要有主將,長興侯是難得殘存下來的有領兵經驗也有實戰經驗的武將,在這種青黃不接的時候,他這種人才實在難得,所以被分到一個次等重要的門,在瓦剌進攻中也順利守住城門。
最重要的城門是秦沂親自在守,最艱難的戰場也在他那裡,秦沂頂住了瓦剌最開始也最激烈的一波進攻,首戰告捷,人心大振,之後的幾個城門都好守了許多。長興侯也借著這股勁守住東直門,在保衛戰中立了大功。
所以如今京城兩家外戚的身份一下子對調,兩任皇後的娘家鎮北侯府閉門不出,要不是看在太子的顏麵上,齊家和過街老鼠也沒什麼差彆了,而太子妃的娘家長興侯府卻在這場戰役中立下頭功。眾人的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段時間長興侯府人人走路都帶風,段瑩華也興致勃勃地說著戰爭期間家裡的狀態:“……圍城那兩天,可把家裡人嚇壞了,不過好在虛驚一場,多難興邦。如今京城裡對太子和太子妃眾口交讚,若是之後再順利迎回陛下,那太子可謂立下曠世奇功……”
段瑩華說著,突然察覺到氣氛不對,她似有所覺地停下說話,看到楚錦瑤低頭哄著路哥兒,似乎沒有聽到她在說什麼。而楚錦嫻也坐在一邊,微微垂著眼,眼神複雜。
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之後若再立了迎救皇帝之功,那秦沂作為一個兒子兼臣子,所作所為實在是儘善儘美,功勞已到極致。
可是,秦沂並不隻是臣子,他更是皇太子。所以,宋高宗趙構的難題再一次降臨在秦沂和楚錦瑤身上。楚錦瑤當初讀史書時,也覺得趙構用十二道金牌急召嶽飛回京實在是不識大體,懦弱之至,但是現在,麵對瓦剌的議和,朝臣翹首期待的迎皇帝回京,楚錦瑤卻突然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