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招漕兵(2 / 2)

“招兵一萬簡單,漕工裡年輕力壯的人很多,可如此多兵力軍餉如何解決啊!”

李大開急忙起身拱手:

“侯爺不用擔心軍餉,軍餉全部由皇太子承擔,隻要侯爺大力支持招兵,並提供訓練場地即可!”

招兵一萬,軍餉全部有皇太子提供,不能能減輕漕運負擔,也讓部分漕工能有穩定收入,絕對是好事。

懷遠侯常延齡大喜:

“好,本侯一定鼎力支持殿下招漕兵,南方早該有一個護國軍,明日一早開始招兵。”

“謝侯爺支持!”

第二天一早,漕運總督府在各漕運碼頭張貼公告招收漕兵。

招兵標準年紀16至25歲,身體健康忠厚老實年輕男子,待遇管吃管住三兩銀子月響,每月足額發放。

“百萬漕工衣食所係,廢漕改海斷然不許“。

這句話是相關利益集團阻止海運改革的一個說辭,其實漕工也就十多萬人,一年累死累活也就賺五六兩銀子,還經常被克扣和拖欠。

有時漕運出行問題,漕糧受到損失,還要漕工賠償四成。

可以說數十萬漕工的日子和大多數明末百姓一樣,基本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月響三兩銀子管吃住,對漕工的吸引力真的極大,他們在聽到消息後紛紛湧向淮安漕運總督府。

李大開看到來報名的漕工人山人海,個個都是年輕力壯的大小夥子,他頓時裂開大嘴,這兵源真心不錯……

……

崇禎十年七月三日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大衙門連夜審查核對犯官證據和口供,終於在崇禎十年七月三日早朝,把定罪奏書放在朱慈烺龍書案上。

朱慈烺打開奏書看了看,基本上都是斬殺首犯,夷三族。

三司會審的結果,讓朱慈烺很意外,以往三司正常操作徐允禎和李國禎肯定夷三族。

而其他文官基本上不會連累家族,殺首惡即可。

可這次竟然連文官也被夷三族,大明三大衙門怎麼會突然公正了?他們不在庇護文官?

其實這次和以往有極大不同,勳貴和文官涉案都和謀逆有關聯,誰也不敢包庇,加上新皇馬上要登基。

皇太子的性格三大衙門誰不清楚,以後想在朝堂混,這次必須把事情做徹底,不然倒黴的肯定是他們。

不管怎麼說,朱慈烺這次對三大衙門的效率還是很滿意的,他沒有做任何修改,直接批紅同意立即執行。

就這樣四千多人被斬殺於太廟門前廣場,宮中犯事太監和宮女以及他們家人已經被方正化處決。

沒有辦法,這些官員和勳貴貪腐收受賄賂他們家人都曾受益,肯定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刺殺皇帝和對皇後下毒案件到此告一段落,接下來要準備新皇登基之事。

經過和內閣禮部以及青天鑒商量,朱慈烺把日子定在七月五日,也就是兩天後。

退朝後,朱慈烺在鐘粹宮召見順天巡撫楊廷麟,接到二喜通知,順天府尹兼順天巡撫楊廷麟立即趕到鐘粹宮。

這還是皇太子第一次召見楊廷麟,楊廷麟不禁有些心慌,他以為皇太子因為崇禎遇刺之事。

作為順天府伊,讓白蓮教趁機混進京師,楊廷麟知道他還是有責任的,就是不知道皇太子要如何處置他。

“罪臣順天府尹楊廷麟,參見陛下!”

進入鐘粹宮,楊廷麟立即拜服在地,認罪態度很誠懇。

朱慈烺微微一笑,起身扶起楊廷麟:

“愛卿平身,賜座!”

“謝陛下,罪臣不敢坐!”

朱慈烺看看楊廷麟笑道:

“為何不敢做,白蓮教趁亂混進京城與你無關,京師百姓那麼多捕食蝗蟲進進出出誰能保證不出任何問題,坐吧,朕有事交代與你!”

“謝陛下天恩!”

見新皇不怪罪自己,楊廷麟心裡一暖,急忙再次謝恩,然後才在新皇下首小心翼翼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