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狡猾的多鐸(2 / 2)

很快,楊振李壽廷他們就發現不對勁,他們發現被殺的基本都是蒙軍和旗丁阿哈等炮灰,真正建奴很少,最多一個牛錄。

接到報告,孫傳庭立即知道發生何事,多鐸他們肯定已經提前跑路,留下的基本全是炮灰。

雖然都是炮灰,但也有一萬多人,其中有鑲白旗建奴滿洲兵兩百多,蒙軍兩百多,漢軍三百多,並且在整個戰鬥中並未使用火器。

此次杏山之戰,雖然讓多鐸金蟬脫殼,孫傳庭卻發現楊振還不錯,他決定回朝後向神武皇帝推薦這個年輕的將軍。

至於多鐸和孔友德逃跑,孫傳庭知道皇帝不會責怪他們。

因為他們來支援杏山時,神武皇帝的命令是堅守,儘量不要主動出擊!

孫傳庭率領人馬較少,不可能像黃得功孫應元他們那樣有實力殺滅建奴一旗人馬。

隻要拖住多鐸鑲白旗即可,這樣會讓乳峰山的明軍減輕壓力。

楊振雖然在明末不怎麼出名,但卻是一個忠義之士。

他是宣大總兵楊國柱的兒子,曆史上為大明戰死。

楊振,世襲為義州衛指揮使。

天啟二年,河東失守,歸路斷,楊振之母自縊。

楊振隨父及弟夜行晝伏,渡鴨綠江入皮島,毛文龍知其父子才,並署軍職。

毛文龍死後,楊振歸袁崇煥,為寧遠千總。

崇禎二年清軍進犯畿輔。

楊振隨軍入衛北京,救開平有功,進都司僉書,郵馬山之戰,以遊擊進參將。

久之,擢升副總兵,監軍太監高起潛招致之不往,高起潛以他事誣陷落職,後朝廷用方一藻推薦,複官。

鬆錦之戰,鬆山被圍,巡撫方一藻議遣兵救援,諸將莫敢應。

唯獨副將楊振請行,至呂洪山遇伏,一軍儘覆亡,楊振戰死!

楊振從父楊國柱,崇禎九年為宣府總兵官。

十一年冬,入衛畿輔,從總督盧象升戰賈莊,盧象升戰歿,楊國柱當坐罪。

大學士劉宇亮、侍郎孫傳庭皆言其身入重圍,非臨敵退卻者比,乃充為事官,戴罪圖功。

崇禎十四年,祖大壽被困錦州,總督洪承疇率八大將往救,楊國柱先至鬆山,陷伏中。

楊國柱突圍中矢墮馬,不幸戰死,二子俱早逝,可謂滿門忠烈。

蓋州

潮水般的清國騎兵湧來,在他們前方,是馬術嫻熟的輕騎,而掩在他們身後的,是騎人雙甲,馬也披甲的建奴死兵。

這些死兵們,不但自己騎著重馬,還用兵器驅趕一些馬群,妄圖用此破開明軍軍的軍陣。

不過,由死兵驅動馬群的,多是明軍前方六個小陣中,略為靠右方的三、四個小陣。

因為相較左邊,那邊地勢較為平緩,適合快馬重馬衝鋒。

那些馬術嫻熟的輕騎,離明軍軍陣二、三百步時,還做拔馬回旋的動作,妄圖故伎重演,吸引明軍開炮開銃,以前打明軍皆是如此。

不過前方明軍六個小陣,個個嚴整不動,似乎對他們的把戲感到可笑。

所有的軍士們在車陣內嚴陣以待,這些車陣左右略短,前後略長,是為了發揮側射的威力。

這六個小陣前方,都有五門的大將軍佛郎機炮,然後每二輛戰車夾一門火炮,外立挨牌,戰車的外側,都插有密密的長槍。

隨在後麵的五個小陣,則在軍陣的前方,各有上兩門的大將軍佛郎機炮,兩門火炮打出的霰彈,寬可達七八十米的範圍。

各軍陣中,不論火銃兵與長槍兵,都已經放下自己帽兒盔上的鐵製麵具。

特彆那些長槍兵們,有數排人手持萬人敵,身旁各人一人,持著火摺子,隨時準備為他們點燃火炮引信。

清騎越逼越近,他們猙獰的神情,可以看得更清楚,不過明軍仍不為所動。

那些清兵輕騎,重騎,死兵,銳兵滾滾前來,轉眼間,潮水般的洪流已經湧到各車陣前。

嗆啷一聲龍吟,這些小陣中,都有炮營一個把總官負責火炮的指揮,隨著他們一一抽出戰刀斜指!

“轟轟轟轟轟……”

大佛郎機炮的震響聲不斷,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每門上了霰彈的佛狼機炮,向前方噴出大股大股的淩厲硝煙與火光。

大地似乎抖動,這些大佛郎機炮,每門至少裝了數百顆的鉛丸與鐵丸,它們射出的霰彈,長可達百多米,寬可達三十米。

每小陣各五門大將軍佛郎機炮的轟擊,便若超過上千杆鳥銃的齊射,無數的彈丸橫掃過去,隻聞人叫馬嘶,大隊的清兵人馬,渾身浴血的在地麵上翻滾。

覺羅果科從未感覺過這麼狼狽,往日他與明軍作戰,不論身處多麼險惡的環境,總可以快速找到安全所在。

他們或是讓後翼無憂,或是讓兩翼無憂,不過今日這種局麵,卻被一掃而空了。

覺羅果科總覺得,四麵八方總有明軍火力打來,或是火銃,或是火炮……

讓他甲喇內的勇士傷亡慘重,一個個車陣之間,便若一處處死亡陷阱,不斷吞噬著他麾下勇士的性命。

其實覺羅果科身為正藍旗甲喇章京,什麼樣的危險局麵沒見過?

覺羅果科所部一百餘人,與明軍千人遭遇,最後的戰果,覺羅果科擊之潰遁,更斬明軍裨將一、步騎三百餘。

如這樣的戰例,覺羅果科不知經曆多少,再險惡的境地,覺羅果科總有應對方法。

然而此時覺羅果科迷惘了,恐懼了,不知道該要如何應戰。

在濟爾哈朗的安排中,各旗旗丁甲兵兩萬餘人,再從軍後的阿哈雜役中挑選數千有馬善射跟役,都是牛錄內的餘丁,組成二萬三千餘攻陣大軍。

當然,濟爾哈朗不可能將兵馬全部押上,他的鑲藍旗一部還有數千兵馬留守蓋州,作為後備兵力。

覺羅果科麾下除鑲藍旗甲喇的兵力,還有外藩蒙古一部人馬,作為第一波的兵力,首先攻打明軍各個小陣。

戰事一開始就不順利,向來自以悍勇聞名的赫哲部落的死兵,全部身披重甲,驅趕馬群衝陣。

結果在明軍幾輪霰彈轟擊後,那些死兵傷亡慘重,再也無力衝陣。

覺羅果科無法,也舍不得使用銳兵馬甲,隻得放棄正麵攻打明軍車陣的想法,轉而從側麵兩翼包抄進攻,未想到更是進入魔鬼地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