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勸降(2 / 2)

“田見秀,你什麼意思,讓咱們都向官兵?闖王和那麼多哥哥叔叔都被官兵所殺,咱決不投降,腦袋吊籃不就碗大一個疤……”

大人還未表態,一幫娃娃兵首先不乾了,在李雙喜之後,羅虎和李來亨等小將都表示決不投降:

“對,我們絕不投降,哪怕戰到最後一個人,我們要為闖王報仇,男子漢大丈夫,咱不怕死……”

李雙喜十七歲,羅虎十六歲,李來亨十一歲,其他小孩都在十三歲左右,他們基本都是孤兒,不會考慮大人的感受。

可劉芳亮高一功他們十幾人不一樣,他們都已經成家,並且都有孩子,這一年多在南方過的很好。

一旦護國軍南下清剿他們,這些人中能有多少人活下來?他們絕對不能不考慮,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無法和護國軍對抗。

不等高一功他們說話,李雙喜等小將立即對著田見秀大喊大叫起來:

“田叔叔,你們是不是已經投降朝廷?是不是朝廷派你們來勸降的?如果你們做了叛徒請馬上滾出吉安……”

田見秀尷尬笑了笑:

“孩子們不要激動,先聽聽大人的意見……”

田見秀話音未落,幾個孩子立即反對:

“不聽,高叔叔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絕對不會像你們一樣貪生怕死……”

李過看看李雙喜和羅虎,他頓時眼睛一瞪:

“閉嘴,先聽聽大人的意見,你們都是孩子,有事情完全不是你們想象的額那麼簡單,田叔叔也隻是提出建議,又沒有馬上確定!”

李過是李雙喜和李來亨的義父,羅田也是李過夫人養大的,看到李過發火,幾個孩子雖然心裡不服氣,可嘴上一句話不敢再說,都低下頭!

高一功和劉芳亮他們都是什麼人,到現在豈能看不出李過田見秀郝搖旗三人是來勸降的。

他們都很震驚,真的不敢想象李過會投降朝廷,他可是闖王的接班人。

如果李過真的已經投降朝廷,高一功劉芳亮也要好好考慮一下……

如果確定歸順,彆看李雙喜他們叫的凶,但他們無法左右這支隊伍,最終還是要聽從兩位首領的決定。

高一功和劉芳亮並未在孩子們麵前詢問李過,高一功對李雙喜說道:

“雙喜,暫且不談是否歸順朝廷之事,你們義父好不容易回來了,咱們先好好喝一頓,你們去準備酒菜……”

“好吧,咱們去準備酒菜為義父接風洗塵!”

李雙喜看看義父李過,他沒有再堅持,點點頭帶著一幫孩子離開……

看到李雙喜他們離開,高一功眼睛緊緊盯著李過問道:

“你們什麼時候歸順的朝廷,現在是什麼官?”

李過並未隱瞞:

“陝西一戰被擒,神武皇帝並未讓咱們投降,隻是在打建奴時帶上咱們幾人,讓咱們看看護國軍的裝備和戰鬥力。

作為一個漢人,親眼目睹建奴殘害漢人,咱們怎麼可能袖手旁觀,於是主動參加戰鬥。

得勝回來,看到分配土地百姓安穩生活,咱們漸漸失去繼續造反的信心,現在咱們三人都是大明參將……”

劉芳亮和高一功對視一眼,隨後說道:

“要我們歸順可以,朝廷不能秋後算賬,要給兄弟們分土地,不過最終還要看劉國能和李定國,若他們真的歸順朝廷,咱們這支隊伍會跟隨!”

李過他們沒有想到高一功和劉芳亮等人如此好勸,頓時大喜:

“好,一言為定,我們一定稟告神武皇帝,為兄弟們爭取最大利益……”

……

京師乾清宮

朱慈烺正在看幾封迷信,都是錦衣衛從山東送來的。

洪承疇在山東進行土地改革,遭到士紳地主強烈反對。

特彆是那個衍聖公,讓洪承疇一點辦法都沒有。

自春秋之後,中國沒有哪個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倒的,帝王寶座也被不同家族的屁股坐了個遍。

當然每次換屁股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許多家族在鬥爭中湮滅或式微。

但有個家族卻在這腥風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不論誰來做皇帝,都少不了這個家族的好處,而這個家族的中心就在山東曲阜。

孔丘先生乃春秋時期一位誌高命薄的教書先生,一心入仕卻人生坎坷顛沛流離總是不如意。

所幸孔先生有兩大特長,一是能說會道死的能掰成活的,憑此收了不少學生,自然肉乾是少不了的。

二是能編會輯,善於將彆人學說化成自己的,比當今那些各種各樣《大詞典》的編者們那是強了許多。

初時這天下山頭可是多了去,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陰陽、縱橫、雜、農,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爭我奪。

漸漸地,那些帝王發現,最好使的還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

於是從某年起,獨尊儒術成了帝王們的不二選擇。

而儒家也乘勢削平其他山寨,順帶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錢的東西全摟進儒家寨,並利用皇權嚴禁新的山寨立起。

這儒家寨興旺了,孔家也就發達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哪個帝王不給個三分薄麵?

老劉家、司馬家、老楊家、老李家都沒少封賞,尤其到了宋朝老趙家坐皇座的時候,可勁兒拍孔家馬屁。

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孫為衍聖公,還承擔了宏偉建築――曲阜孔府這一重大愛心工程的全部建設費用,真正確立了孔府天下第一貴府的地位。

按說這孔家本屬華夏正宗,儒家寨也是華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講過“華夷之辨”。

況且這華夏的帝王官民對孔家著實不錯,這孔府總該心向華夏矢誌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後人實乃國際主義戰士,多次顧大局順大勢,配合殺入中原的外夷,為統一中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