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崖山之後無孔家(1 / 2)

雖然老趙家對孔府掏心掏肺,但孔府可沒想吊死在一顆樹上。

趙宋被完顏家打到南邊後,孔府立即派出孔端操向大金表中心,受封衍聖公。

雖說這金夷的奶有股子膻味,那也是娘啊!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處夷狄,不可棄也。”

孔家老祖宗這句話,乃是對彆人說的,輪到孔家自己就不一樣了,那叫: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其實就是說,誰給骨頭誰就是主人,管他是人還是畜生。

數十年後,蒙夷興起,將金夷滅之,在衍聖公孔元用的率領下,孔府審時度勢,大義凜然地倒向了忽必烈。

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親率族人加入元軍,清剿漢人“反賊”,“不幸”死在軍中。

孔元用死後,孔元措一係乘機奪權,孔家內部為了衍聖公稱號展開了爭奪,持續數代。

最後,韃元仁宗判孔元措一係為正溯,孔元用一係徹底敗北,嗚乎哀哉!

可憐孔元用為忽必烈統一大業,幾乎流儘了最後一滴狗血,他的後人卻慘遭排擠打壓,蒼天啊!

為了取悅忽必烈,孔府還派出大儒張德輝與元好問等覲見忽必烈,跪請他為“儒教大宗師”。

堂堂華夏“聖學”,竟然請得一位雙手沾滿數千萬漢人鮮血的酋首來做大宗師,孔府真正實現了“以德報怨”的最高境界。

雖說不識幾個漢字,忽必烈還是愉快地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出任“儒教大宗師”。

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戶的兵賦,一眾儒士彈冠相慶歡呼雀躍。君子謀道不謀食,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其實孔府平日裡就財富六車威震鄉裡,廣大勞苦百姓無不獻地獻女,為奴為仆,改姓為孔以求沾得衍聖公之聖恩。

這蠲免孔府兵賦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當然,錢多不咬手,何況這可是“儒教大宗師”的恩賜啊!

華夏朱明崛起,趕走蒙古人,孔府再度倒戈,幾度了?數不清。

朱元璋雖鄙視孔家人品,卻也知儒家對維護朱家朝廷之妙用,故而續封衍聖公。

要論孔府衍聖公中最具與時俱進順應大勢素質的,莫過於明末孔府衍聖公孔胤植。

朱家待他那真是沒得說,此公本非嫡傳,卻不但受封衍聖公,還先後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謂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東,離曲阜還遠著的時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順國永昌皇帝龍位,並獻馬獻銀,跪納印信。

哪曉得這回換主急了點,沒幾天,大順軍跑了,來了建奴大軍,這位三姓衍聖公知錯就改。

即上《初進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稱頌清帝“山河與日月交輝,國祚同乾坤並永”。

表示“臣等闕裡豎儒,章縫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學之崇隆,趨蹌恐後”。

接著,為響應清政府發布的剃發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舉行了剃發儀式,“恭設香案,宣讀聖諭”,令族人剃發。

於此同時,建奴大軍正在江陰嘉定等地,屠戮那些抗拒剃發易服的無數百姓。

再後來,為了避清帝胤模諱,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對清廷的耿耿忠心。

三姓公公孔衍(胤)植如此識大體顧大局順應曆史潮流,怕是連汪精衛吳三桂之流的也要伸出大拇指啊!

孔家如此識相,清廷自然少不了封賞,孔府一門更是得勢,至於老祖宗所言“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乃教化萬民之語,非孔家治世準則。

縱觀孔府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是恩賞有加,元成宗上台後封孔丘先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清代順治皇帝當政之初,更把孔子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使這種逐步的吹捧,終於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而孔府也跟著沾光無限。

事實上孔府有時還是知恩圖報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後,孔府依舊牢記大清恩德。

他們穿著旗袍馬褂給祖宗上豬頭,據說直到現在,孔家用於排輩的字還是乾隆所賜的呢!

後世倭國入侵時,山東孔家充當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孔家曆代都為統治階級服務,各種受封,在曆史上一直都是封建階級的中堅力量,不管韃子元清,誰來都一樣。

倭國作為封建帝國,當然不會犯傻,過孔府的時候沒有大動作,直到西方科學進入華夏的時候,主要反對力量就來自孔家腐儒。

1937年,倭國大舉侵華之前,衍聖公孔德成詩興大發,鼓吹化學和倭國“同文同種”,詩曰:“江川珠泗源流合,況是同州豈異人”。

在曲阜陷落的前一天,孔德成被KMT“護送”出城至武漢,隨即發表抗倭宣言,態度轉變之快讓人詫異。

留在曲阜的孔家代理人,卻做實了漢奸的稱號,汪偽建權卻進表稱頌,終日與倭國駐魯軍官把酒言歡。

1938年,曲阜淪陷,孔令煜立即宴請倭國入侵頭目田嵨、久保添、衝田、鯰川、漆穀、奈良等人,以加強“華夏倭國友善”。

所以,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孔子的後裔們為代表的儒家,不僅僅擔任了倭國侵略華夏的副手助手的角色。

而且還承擔了倭國對華夏進行軍事侵略,以及政治迷惑的文化政策顧問等,這類的重要角色。

大肆宣揚華夏麵對倭國應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尊崇和祭拜孔子,也成為了倭國入侵必須進行的重要手段。

當然,孔子並沒有什麼問題,主要是他的後人完全變質,每次王朝更迭時,他們都會成為率先稱臣的急先鋒,前朝皇室對他們的恩寵,被他們全部拋到九霄雲外。

大明若想徹底複興,這種人非但不能用,還必須要除掉,不然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他們立即開始左右逢源……

朱慈烺先看幾封山東錦衣衛送來迷信,又拿起幾封在建奴皇宮中搜到的迷信,這幾封迷信乃是當代衍聖公孔胤植和皇太極來往的書信。

皇太極還未建立清朝時,雙方暗中就開始眉來眼去,皇太極登基自封皇帝時,清朝這個名字還和孔家有一定的關係。

天聰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舉行了一場極其隆重的登基大典。

他正式頒布詔書,廢除“後金”國號,改國號為“大清”。

為什麼皇太極建立的這個政權,叫作“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