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隊伍抵達濟南, 宣天子詔令。
鄭當時、汲黯奉命主掌賑濟百姓及治理水患等諸項工作。趙嘉和韓嫣從旁協助, 每日裡救助災民,調撥糧食藥材,忙得腳打後腦勺, 少有能停下喘口氣的時候。
所幸大雨終告一段落, 水患稍減,從各郡征發的役夫陸續抵達。按照長安旨意,堤壩修築完成, 這批役夫能得一筆錢絹,而且能免兩年更役。
因趙嘉和韓嫣一路殺到濟南, 各家豪強品出味道,再不敢懷抱僥幸, 更不敢公然違命,遇長吏上門, 往往二話不說,要人給人要糧給糧。有的不等官寺來人,就從他郡市來粟米,一車車送往遇災的郡縣。
在大水稍退後,有三家豪強大賈籌集錢絹糧食,調撥家僮仆役, 幫助災民修建房屋,贏得不錯的名聲。
鑒於他們及時醒悟, 表現尚算良好,趙嘉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暫時收回長刀,對其高抬輕放。罪不致死者,出錢糧抵罪,事情就此揭過。
不過放歸放,還是要給他們提個醒。
於是乎,趙嘉和韓嫣商議一番,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給這些僥幸逃過一劫的豪強和商賈好好講了一回“道理”。
無需他們從此一心向善,那也太不現實。
但必須做到行事有底線,知曉何事不當為,什麼錢不能賺。膽敢跨越這道界限,等待他們的再不會是寬大處理,而是冰冷的刀鋒,田蠻就是前車之鑒。
在兩名太守的主持下,賑災工作有條不紊進行。隨房屋陸續建起,糧食批量發放,災民開始還家,過程稱得上順利。
與之相比,治水卻遇上難題,始終停滯不前。
趙嘉和韓嫣對此都是一竅不通,提不出太好的建議,墨者也沒有多好的辦法。
倒是方技家大點技能樹,令人刮目相看。更舉薦隱居者數人,請趙嘉上奏長安,言其精通水文,於治理水患、重修堤壩定大有裨益。
至於被舉薦者是否樂意,會不會抄起刀子砍過來,方技家表示,為國為民,他們扛了!再者說,大家都是從先秦一路過來的,誰不知道誰啊?
比嘴炮或許差點,論動手能力,他們向來不懼!
趙嘉不敢獨斷,同韓嫣和兩名太守商議之後,方才寫成奏疏,派人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劉徹接到奏請,不由得大喜,立即調派人手搜尋大賢,務求“一網打儘”。
與此同時,賑災工作也進入新的階段。
朝廷發下的糧食和藥材將近耗儘,如今發放給災民的糧食,都是當地豪強和富商籌集。趙嘉並未虧待他們,同韓嫣一起成書落印,將情況如實奏稟天子。鄭當時和汲黯也在奏疏中有所提及。
劉徹發下旨意,對這些出錢出糧出人的豪強有所褒獎。使得後者感激涕零,激動得滿麵通紅。
並非是誇張作態。
在此之前,他們懷抱的態度是“出錢免死”,保住家族血脈。畢竟趙嘉和韓嫣殺得太多,活脫脫是踩著血路來到濟南。哪怕相貌長得再好,態度再是和善,在他們眼中也如凶神惡煞一般。
天子聖旨發下,他們非但不用死,還受到褒獎!
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心情變化太快,想不激動都難。
若非擔心表現太過,讓兩尊殺神誤以為是碰瓷,幾名年齡大的家主都想表演一下興奮暈倒,以示敬謝天恩。
隨著隱居者被找到,挨個“請”出深山送往濟南,治水修堤終提上進程。
這一次,根本不需要朝廷下令,各郡豪強富商紛紛捧著錢絹在官寺外排隊。除為博一個好名聲,刷一刷好感,更為趙嘉命人透出的消息,南北商路!
彆看趙嘉殺得他們膽寒,對這位發跡的過程,眾人皆佩服不已。即使之前不知道,經過私下裡打聽,口口相傳,也能了解得七七八八。
雲中沙陵衛女君早已聲名遠播,凡是北行過的商隊,儘皆有所耳聞。衛青蛾和趙嘉同出沙陵,情同姊弟。她能創下這份家業,除自身能力,同趙嘉有不小的關係。
有成功的例子在前,想到自己能搭上邊貿大船,各家都是摩拳擦掌,很是興奮。
比起圈占土地、囤積居奇,顯然從正規渠道來錢更讓人放心。
最重要的是,除了西域商路,還有百越之地。隻要肯擔風險,將商路開辟出來,子孫後代不犯渾,至少五代人都能躺在家裡數錢。
看到各家的反應,韓嫣到底沒忍住好奇,詢問趙嘉:“阿多,你是否早就想好了?”
“怎麼會?”趙嘉搖頭失笑。
他又不是神仙,豈能事事周到。
之所以有今日局麵,隻能說事情湊巧,恰好趕到寸勁上。他不過是靈光一閃,順勢而為。沒想到的是,效果比預期中更好。
豪強殺不儘。
殺掉一批,很快又會再起一批。想從根源上解決,除非改變整個社會構架,而這無疑是天方夜譚。
既然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唯有另辟蹊徑,設法進行引導。
“王孫也看到,黃河水徙,淹十六郡,百姓多無家可歸,無食果腹。時已入秋,今歲糧食定將絕收,明歲如何暫未可知。郡庫錢糧多已耗儘,如今又要修築堤壩,縱有長安支應,人手和糧食仍存在不小缺口。”
韓嫣點點頭。
他見識過趙嘉的後勤能力,趙嘉都感到棘手,情況怕是比想象中更加嚴重。
“所以,阿多要把這些人拉進來?”
“對。”趙嘉頷首道,“想要取之,必先予之。世間無聚寶盆,何妨造之?”
“如其得利後翻臉,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