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第332章 慢節奏(1 / 2)

老寡婦生活指南 呦呦雨 5884 字 10個月前

等到了點, 一眾家長都來接孩子了,寶貝的都帶了濾鏡一般,噓寒問暖,問吃問喝, 問裡麵經曆的一天的事情, 怎麼讀書, 怎麼寫字, 認了多少字, 然後都把寶貝接了家去。

讀書兒, 自有書的光環, 仿佛都金貴了三分。

因為那是希望,也是因為陌生,所以才顯得稀罕的了不得。生怕自個當家長的哪裡沒顧得上, 又問這問那的缺什麼少什麼的一大堆……

這與後世村人看到哪個村出了大學生一樣稀罕。而這個時代,則更金貴,那看讀書兒的眼神跟看清北的大學生一樣稀罕……

李氏陶氏也是對著蛋蛋親了又親, 仿佛出門讀一天書, 不在跟前兒,吃了不少苦似的。

畢竟年紀擺在這,在現代也就上幼兒園的年紀,卻得出門讀書, 中午還得在嚴家吃一頓飯,當家長裡哪裡就不擔心呢,就怕這孩子連自個兒怎麼吃飯都不會。

家裡人都是少不了噓寒問暖!

十六晚上的燈會都是衙役們主持的,因為縣太爺和師爺等人去了府城,因此,衙役們也怕出岔子, 很是儘心,總算是把十六的燈會給安全的過去了。

十六一過,正月雖還沒過去,但年的氣氛就淡了,年也算過完了。

從十七開始,也就恢複宵禁。不過因為年已經過了,所以,這關閉城門的時間也改成了從前,天不亮就開城門,天近黑時就關閉城門!

古人依照太陽,若是出現天狗食日可是大事,人人都會驚慌。

隻要是白日青天的,他們信奉在陽光之下,一切黑暗無所遁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算是有另一種安寧!

慢節奏的生活,太平中透著仿佛時光不值錢的流淌。張融融年紀很小的時候,很向往離開家,一個人住,享受孤獨。寧願宅在家裡看一天書,或是看電影,玩手機,也想一個人呆著,覺得這樣很清靜。

後來年紀漸長,卻向往熱鬨。

隻是她再怎麼去繁華的街市商場,那也不是屬於她的熱鬨。

她倒不是向往家庭,畢竟家庭裡麵,有太多的責任和無儘的負擔。在現代組建一個家庭真的挺不容易的。物質倒是其次,過好過差,都是無所謂的。最主要的其實是心。現代人壓力極大,想要這,想要那,每到過節,無數的廣告充斥著內心,生了孩子,無儘的販賣教育焦慮的廣告開始盛行,仿佛不追逐,就很難融入這樣的生活。

而在這樣高度的快節奏的生活中,一家人,或者說是兩口子怎麼找到自己的節奏,很難很難!過的好的,哪怕物質上升了大台階,不窮了,有錢了,也會在這欲望與紛爭之中守不住心,而離心。那家還是家麼?!

而貧賤夫妻百事哀,在那樣的社會中,掙不到錢,換不了大房子,甚至買不了房子,一把年紀了還要租房,還要一家三口租房子,更是心酸添百倍的事情。

想要過的富足太難太難了。

在這裡,隻要有吃有喝有住有穿,就已經自是知足的充裕生活。沒有那些迷人眼的掏空人的廣告,擴大人欲望的一切。

而現代,說句實話,哪怕在一線城市有房有車的人,也依舊焦慮的,他們未必缺錢,也有吃有喝,可是哪個不焦慮?!

多的是,有房有車,也有房貸車貸,雖然也有住,有肉吃,但依舊掩蓋不了是個窮人的事實。

隻是窮的本質不同而已。

水漲船高,不錯,所有船都高了,然而浪頭太大,哪艘船都怕被浪給掀翻了,都過的小心翼翼,生怕小船不保。

而在那樣的環境裡,竟然敢向往大家庭的生活!?不得過成一地雞毛嗎?!那更是難上加難。

張融融畢竟穿來的時候,也不算年輕了,此時此刻,才真正的明白生活的真諦。

有心氣過上這樣慢節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底氣了。

這裡,她已經融入了,甚至投入了感情。

她喜歡這裡。真的很喜歡。

更喜歡這裡的人。

她想,也許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做人,不管快不快樂,還是要離開渣人,然後奔赴到值得的人身邊。這才是避免不幸的本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