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334章 窮瘋了(1 / 2)

老寡婦生活指南 呦呦雨 6194 字 10個月前

這是何等的高興之事。

“隻怕大人還需向知府大人陳情清楚, ”師爺道:“剛剛人多,不好說多,大人還需另去見上峰,將此事明說方好。也好叫知府大人知道來龍去脈。否則, 事就算成, 而知府完全不知, 怕是大人要得罪他了。”

“有理!”縣太爺起了身, 道:“莫慌, 等其它縣令都見過上峰以後, 我再去見, 陳清此事。”

“還來得及。隻要欽差未回京師,還有可操作的空間。知府大人或許也可用用此事,避免船沉案之遷怒。”師爺道, “這就得看大人遞給他了。隻怕他在等著大人士動遞給呢。”

知府此時確實是在犯嘀咕。查案就查案,怎麼就對這小縣城的事這麼上心,能不疑惑麼?!

縣太爺點頭, 道:“若是能用此事, 將此段郡縣都能摘出這案子來。也是我積了善緣了。”以後在官場上,有份善緣,那是不一樣的,真出了事, 會有人上折子給自己說話,這是一種資源啊。人情的資源。

“關中人口大增,卻如此缺糧,而運糧卻需要白花花的銀子,哪怕朝廷再省斂,這錢怎麼也省不了。”縣太爺道:“朝廷雖不可能再起戰事隻為去開商路。然而若有一本萬利之法, 能利國利民,利於朝廷開支,這自是大大的好事。對這樣的事,怎麼查清,都不為過。這才正月,剛過完年,就如此上心的來查了。可見朝廷眼下是十分重視此事的。”

“說的是。國朝雖是以農為本,然而若無銀錢,朝廷開支都難。經過戰亂後,各縣各府都窮瘋了。咱縣在我來任的時候,才幾個衙役?!連薪俸都給不出來啊。朝廷也窮。早些年在軍中的開支極大,現在還窮巴巴的,雖到處要人,可卻也克製著不敢用太多人,若說出去也難聽,誰能知道,用人用多了,卻連薪水也開不出來,會有很多的貪官……”縣太爺道:“聖上也難。一個國家如同一個大家。事一堆,要錢的一堆,生財之道卻沒有,滿朝文武隻知道花錢,獻策賺錢的卻沒有……”

不能再說下去了。

縣太爺閉了嘴,失笑道:“我也是失心瘋,敢妄議國事了。罷了,不提了。”

師爺小聲的笑道:“雖說不該妄議,然而縣太爺知道的道理,陛下更深知。太後壽誕,陛下想辦個好點的壽宴都開不下來。也是難辦。聽說,想要用煙火,結果被太後給否了,說是現在開支難,還如此浪費作甚。陛下不說,怕是心裡委屈的。給親娘辦一個壽禮,身為一國之君,結果還要節省節儉……親娘還要士動說不要浪費,那心裡的滋味,便是普通富戶也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呢。”

太後的壽誕雖不至寒酸,但身為一國之母的壽宴,卻連一個像樣的煙火大賀也擺不出來,那心中的滋味,隻怕隻有他們母子倆才知道了。雖是深明大義,可是陛下不委屈不心酸嗎?!

一國之君啊。一國之君也窮啊,窮怎麼了?!一國之君就不能窮了?錢也不是大風就刮來的。隻要不願意苛勒百姓,就沒有急錢進帳,沒得辦法。

唉。

這個事吧。挺難!

如果陛下是為一個皇後,或是貴妃辦一個這樣奢侈的壽宴,一定得被彈駭死,但若是為太後,是親母,那就是孝心。然而孝心雖不改,但孝心實施起來卻不斷的打折扣,難道不憋屈於沒錢麼?!

都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其實,國庫無銀,也會難倒一國之君啊。

難難難!

縣太爺靜下心把關於衙門和張家的事情給寫好,事無俱細的。然後就趁著府台無有其它縣令在,這才去拜見了知府。

道明來意,陳情彙總,知府看過陳情書,便笑道:“原來如此。此書,我會呈給欽差大人!”

欽差自然會稟呈上去。

知府闔上書,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道:“沒想到,廟堂之高,與草莽之遠,竟在你這治下合。若能得幸,也是張家的福氣,是你我的福道。”

縣太爺道:“之前所獻,也不曾知會不會成,因此不敢與大人知曉。如今有了信,故才一一稟知。張家實是小戶人家,難登大雅之堂,若非有令,何敢以言張家之小事,叨擾大人與欽差?!”

知府大人隻笑,有些話也隻是場麵話。他所謀,他哪裡不知道,以前不告訴自己,也是因為實在犯不著。

不過他當然不生氣。說實話,他因為是他上峰,若是他所謀成了,自個兒也能沾光的。

“原來如此。”知府大人笑了。留他吃了晚飯,方才送出。

等縣太爺走了。

幕賓才拍著折扇笑道:“沒想到免受牽連之機要竟在他的身上。若無他之前所謀,隻怕現在這事,還真難以善了!”

這是撓到聖上的癢處了。竟勞欽差在查案的同時,要過問一個小小的張家。

之前知府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一頭霧水,經過縣令這一番解釋,前因後果一提,他是完全的悟了。

知府也是鬆了一口氣,笑道:“可見福運之事,是撿來的。是他撿了這張家,也是我願意呈上這書所撿來的。這不就是送上門的福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