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壽宴(1)(2 / 2)

她話音才落,就見花廳簾子挑起,從裡麵出來一個穿著正紅五福捧壽紋廣袖大衫的白麵婦人。正是今日的壽星陳夫人。

“才要去迎你呢,你就來了。”陳夫人笑著攜了梅氏的手。

梅氏就道:“你是今日的壽星,怎麼能勞動你?”

兩人在門口寒暄,有小丫頭來稟說誠意伯府的世子夫人來了。

陳氏就與大奶奶道:“既是你娘家嫂子來了,你便去迎一迎。”

梅氏等人這才知道,原來陳家大奶奶竟是出身勳貴。

陳家大奶奶福了福身,帶著丫頭媽媽走了。陳夫人就親自領著梅氏進了花廳。

花廳裡早已坐滿了官家女眷,一瞧見陳夫人親自迎了位麵生的夫人進來,廳裡的氣氛不由一頓。

這時,一位穿著絳色三藍加金鳳穿牡丹緙絲褙子的婦人主動起身,笑道:“這位便是薑大人的夫人吧?”

“正是。”陳夫人點頭道,又與梅氏介紹:“這位是我娘家嫂子。”

陳夫人出身柳閣老府,是柳閣老的長女。柳閣老早已致仕,但柳閣老的長子卻正任戶部侍郎,官途正盛。

“原來是柳夫人。”梅氏笑著福下身見禮,柳夫人也笑著福身給她還禮。

有了開場的引見,再之後梅氏就從容多了。

陳夫人給她引見了廳裡相熟的官眷。薑幼白和薑令月也被領著給各家夫人行了一圈的禮,兩人各得了不少見麵禮。。

待都落座,陳夫人還要忙著招待其他客人,柳夫人就主動相陪。

“聽我家小姑子說夫人家的長子才及冠就中了進士,真是少年英才,前途無量!”

“您過獎了。”梅氏謙虛道,“他資質不佳,好在還算勤勉。”

“夫人也太謙虛了。”柳夫人道,“我家老二也是相仿的年歲,成日裡吟詩作賦,心思就是不往正道上放。本想著先給他成了家,日後也能有個管束的人,不想這孩子一聽成親立馬嚇得跑到他哥哥西北任上去了。氣的我和他父親實在無法可想。”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貴府公子出一趟遠門,許是就能明白咱們做父母的心了。”梅氏安慰道。

“那就借您吉言了。”

正說著,就見陳夫人與一位豐腴婦人相攜著進了花廳。那婦人與相熟的夫人打過招呼,就徑直到柳夫人這裡來了。

“我還說專門去您府上拜訪呢,不想在您家姑奶奶的壽宴上碰上了。”這婦人顯得很熱情,問道:“上回在誠意伯府的喜宴上見了您家老太太,老太太身體可還硬朗?”

柳夫人就笑著著道:“還算硬朗。”

兩人笑著寒暄了半會兒,又有相熟的夫人來找她說話,那婦人才笑著過去了。

柳夫人重新坐下,與梅氏道:“這是錦鄉侯夫人。”

想不到陳家與勳貴人家也相交緊密。

“錦鄉候家裡有位嫡小姐,錦鄉侯夫人一心想將女兒嫁進官宦人家,因此與各家官眷走的近些。”柳夫人解釋道。

梅氏想起柳夫人說的她家的二子還未成婚,再看剛才錦鄉候夫人顯而易見的殷勤之態,不由若有所思。

到了午初,陳家開了宴。各家夫人太太在一處,偶有小酌幾杯的。她們帶來的小姐們俱在一處,卻不敢飲酒,隻規規矩矩的用飯。

陳大奶奶給她們上了一壺百花釀,“這百花釀隻是有酒味,不醉人的。”

繞是如此,這一桌的姑娘們也無人敢飲,就怕一會兒有了醉意丟醜。最後還是柳家的七姑娘按耐不住,小小的抿了一口 ,頓時眼前一亮還要再喝,卻被身後的丫頭阻止了。

薑幼白看得好笑。想不到古代的姑娘也不全都是木訥的,像柳家這姑娘還是個好酒之人呢。

用過飯,大家便結伴去了旁邊跨院。這裡戲台子已經搭好,院裡又搭了卷棚。一會兒女客在東西廂房,男客便在院中招待。

陳家請的雙喜班是京中有名的京劇班子,當家名旦孫月樓唱腔婉轉清朗,落音厚重達遠,果然名不虛傳。

隻是再好的音色,薑幼白還是聽不懂。她目光落在戲台上,心思早已跑出了十萬八千裡。

突然聽得旁邊傳來一聲嗤笑,“聽說薑三姑娘是從雍州來的,想必是沒有聽過這麼好的戲吧?”

薑幼白轉頭一瞧,見說話的是個身著粉色流彩暗花緞麵褙子的姑娘,正是方才柳夫人介紹過的錦鄉侯家的嫡女。

薑幼白打量著她,還未說話,一旁的薑令月就蹙眉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不過是瞧著大家都在聽戲,隻這位神思不屬的,未免也太不將主人家放在眼裡了。”錦鄉侯家的姑娘一副看鄉巴佬的姿態看著薑幼白姐妹,又見自己的聲音惹得不少人往這處瞧,先有些不自在,但緊接著卻又好像一隻展屏的孔雀,趾高氣揚。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完結文:《季縈的古代生活》《清穿之嬌裡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