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掙工分(2 / 2)

氣溫高了,河灘裡的苜蓿發了瘋的長,高的有二尺多,已經有開花的了,粉紫的花絮引來了一些蜜蜂。悠悠讓姥姥帶著自己到了遠些的地方,收割了十來畝的苜蓿收進空間。直接在空間裡烘乾粉碎,加工成苜蓿粉存放起來。

援朝舅舅專門回來了一次,他給大家講解苜蓿的收割和儲存辦法。苜蓿在初花期營養價值最高,是收割的最佳時期。可以青貯和曬乾草,由於青貯比較複雜,曬乾草是目前最佳的選擇。乾草可以加工成草粉,是喂豬、喂雞的最佳飼料。

苜蓿收割後不能在陽光下長久暴曬,曬半乾後得在通風處晾乾,還得經常翻動。隊裡派了兩個上年紀的,專門負責苜蓿的晾曬。村外的護村林,非常適合苜蓿草的晾曬。

生產隊組織人員收割苜蓿,隊裡喂了一百頭豬,飼料得準備好。先收割和水坑公社交接處的苜蓿。這裡離村子較遠,得有四華裡開外,本村的人輕易不來。

因為隔著一條生產堤,傳統上生產堤西麵屬於洪城縣,水坑公社的群眾也不來。再說這裡離最近的梅莊也有五華裡,來回一趟十裡路,在靠兩條腿走路的情況下,人們一般也不跑這麼遠割青草。

援朝舅舅還去了石廟村,講解苜蓿的收獲技術。他們村的群眾也開始收割苜蓿,河灘裡又一次熱鬨起來。不止生產隊忙著收割,村裡的群眾也起早貪黑的往家運,家家都喂著幾頭豬,這可得大量的飼料。

幾天過去,除了離村子較近的河灘上,苜蓿由於被孩子們收割的較早,長勢高低不一,其餘的都被人們收割回去。

村子裡到處晾曬著苜蓿草,早收的已經曬好了,在豬場邊上堆成圓垛。各家的院子裡,也都堆著大堆的乾苜蓿。

孩子們依然去河灘割鮮苜蓿,背回家來喂豬羊。生產隊裡也繼續收鮮苜蓿草,喂牛喂豬都用鮮苜蓿草,乾的等秋冬後再喂。

二奶奶家的大女婿來了,說他母親想孩子了,讓接娘倆回去,根本不提分家的事。

二爺的大女兒不願意回去,她想在娘家多掙點公分。韓屯村的工值高,一個工(十個工分一個工)值最少五毛錢。

桂蓮是個能吃苦的,每天起早貪黑的割苜蓿草,用悠悠加的膠輪車,每天都推回來一百五十多斤的青草,最少可以換十五個工分。

算起來,桂蓮每天在娘家能掙七八毛錢,夠買2斤的小麥,起碼她娘倆吃的口糧能掙出來。

二爺是個疼閨女的,桂蓮在娘家,除了幫著二奶奶乾些家務活,她割回來的青草,都是交到隊裡。二奶奶家喂的豬羊,吃的是桂萍割回來的。

既然奶奶想孫子了,二爺就讓女婿帶著孩子先回家。孩子在姥姥家吃喝都好,又和迪迪玩得開心,哭鬨著不走,最後隻好他一人回去了。

第二天,又派村裡的明白人來接,說是在婆家也沒生氣鬨亂子的,咋在娘家住起來不走了。

二爺正式提出分家的事,告訴他們啥時候同意分家,啥時讓閨女回去。婆家的小兄弟結婚用錢,他兄弟二人一起兌。

來人做不了主,就說把娘家人的意思帶回去,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哪知道回去就沒了信息。

二爺讓女兒安心在家住著,娘家現在養得起她娘倆。再說,他女兒每天起早貪黑的,割的苜蓿草都能換十多個工分,足夠娘倆吃的。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