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祭祖(2 / 2)

三舅媽看著裡外跑著拿貨物的悠悠,誇道:“姑,悠悠比個大人都中用,記性真好。”

“可不是嗎,俺年紀大了,好忘事。有她跟著,方便好多,這孩子從小就聰明,還愛操心。”

悠悠心想:姥姥,您說的還真是實話,有俺跟著,確實方便。

有了兩個舅媽的加入,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姥姥把愛國舅舅捎回來的倆個散炭爐子,都點上了,燒水煮肉就沒停過。

做好的吃食都用搪瓷盆盛著,放到東屋裡,二十多個盆子擺了一大片。

紅燒豬頭、豬耳朵、豬口條、豬肝、豬肚、豬大腸、豬尾巴、豬蹄、豬皮凍、肘子,光是豬下水就十盆菜,加上紅燒豬肉、牛肉、羊肉、排骨,還有雞鴨鵝魚,以及水汆丸子、紅燒丸子、酥肉、滑肉等。

舅姥姥進一次東屋,出來準說:“看著這些東西,俺就跟做夢一樣。也沒覺著咋著,日子咋這麼好了。見天喊共產主義,就是這樣的吧。”

舅姥爺也說:“俺領著全村,總算過上了好日子,主席他老人家真英明,共產黨的領導確實好。”悠悠聽的迷糊,這都哪跟哪啊,挨得上嗎,您老人家這是啥邏輯啊。

姥姥把成袋的花生和瓜子拿出來,讓舅媽她們炒了,過年給孩子們當零嘴。

三舅媽看見了,驚訝的說:“姑,俺和援朝托人才買了五斤花生和瓜子,到了您這,成麻袋的買,還是有錢好啊。”

舅姥姥說她:“還是個孩子,你沒聽說過嗎,有錢能使鬼推磨。也就你們姑舍得,花高價在黑市上給家裡倒騰吃喝。”

大年三十,一直到中午十二點,悠悠爸爸也沒回來。姥姥就吩咐開飯,不在等了。

下午四點,村裡就有放鞭炮下餃子的。代銷點忙到傍晚五點才關上門,爸爸也從公社衛生院回來了,這是他去衛生院幫忙後,頭一次回家。

這裡的習俗是過年家裡人齊了才貼對聯,看到悠悠爸回來,幾個舅舅趕緊把春聯給貼上了。貼上春聯就不能做生意了,等年後放掛鞭炮才能開業。

三十晚上的餃子,是豬肉芹菜餡的,大家都說好吃。下出來第一鍋,就被孩子們搶了,邊吃邊喊:“這次的餃子好吃,明天還吃這樣的。”

現在的冬季,除了白菜就是蘿卜,芹菜算是難得的青菜。悠悠家今冬沒斷了買,可畢竟去縣城還是有數,平時還是以白菜蘿卜為主。

吃完餃子,幾個舅媽就忙活開了。切得切,拌得拌,一會的功夫,就整治出一桌豐富的下酒菜。另外,還置辦了十碗供菜,放在挎藍裡。

三舅舅領著幾個孩子,把燈籠點著,高高的掛起,院子裡籠罩著一片紅彤彤的亮光,喜慶極了。

舅姥爺和姥姥,帶著幾個舅舅和誌遠他們,提著供菜,姥姥還拿了個包袱,裡麵是疊好的元寶和紙錢。

原來,他們去上祖墳,祭奠去世的親人。過去,大年三十早上,大家就去祖墳請先人回家過年,家裡的中堂掛上族譜,擺上牌位,供大家祭拜。

現在,祖墳都平了,隻留了一個小墳頭,不注意都看不出來,過年人們也不敢公開的祭拜了。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夥就在晚飯後,去自己的祖墳祭奠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