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村裡通電(2 / 2)

白天地窖裡光線暗,確實沒有晚上拉開電燈看得清楚。不過大夥從沒想到白天拉著電燈乾活,直到韓道偉提起,才開始在白天拉開電燈。

現在村裡的孩子,晚上為了多亮會電燈,裝模作樣的寫字學習,大人見了,都高興的不行,直誇孩子懂事了,知道學習了。

最逗的是“高高三”,他把電燈泡放到被窩裡暖被子,結果溫度過高,電線著火,把被子燃著了,差點造成火災。幸虧他機靈,把自家的電閘拉了,不然得釀成大禍。為此,村裡專門召開了一次群眾會議,普及家庭用電安全常識。

通電的最直接效益就是,各家的收入提高了。明亮的燈光下,人們乾條編的速度加快,時間延長,質量提高,收入自然增加,人均每天的加工費達到了一元。

各家都用上了電燈,家裡的老式煤油燈就沒用了。可是在後世的“農家樂”裡,這些東西可都是珍品,特彆是陶製的煤油燈,更是難得。

現在,農村裡基本沒有燒製陶瓷煤油燈的了。代銷點裡賣的玻璃罩煤油燈150元,不僅比陶瓷的煤油燈便宜,而且結實耐用。

就這人們也舍不得買,大夥用墨水**當煤油燈用,湊合著也能使。

悠悠費了好多的口舌,終於說通了姥姥,用代銷點裡的蠟燭,和大夥兌換陶製的煤油燈。大夥聽說了,儘管表示不解,不過還是把自家的煤油燈拿了過來。

“悠悠姥娘,您咋著想起來收這東西,俺也不要蠟燭了,現在用不著了,放在家裡都嫌礙事。”不過姥姥硬是塞給她們兩把大號的紅蠟燭,每把價值一元錢。

村裡通了電,舅姥爺和韓道偉、韓玉臣三個就出去了。援朝舅舅領著他們,縣裡地區省裡跑了一圈,終於給村裡跑來了建肉聯廠的項目。

現在天氣冷了,不能建廠房了。不過村裡的三輛拖拉機可沒閒著,天天出去拉磚瓦,不隻是從張集窯廠拉,還去臨近的公社窯廠裡拉。

村裡選出了二十個男勞力,十個婦女勞力,去縣肉聯廠學習。等村裡的肉聯廠建成後,他們也該學成了。

石廟村的人聽說韓屯建肉聯廠,也高興的不行。他們說:“以後,咱們喂的豬有地方賣了。”

縣裡和河務局結合,年後再給韓屯墊個二十畝的房台,肉聯廠就建在房台上。

七七年還是計劃經濟,隻要國家給立了項,各種物資都由國家統一調配,計劃內的物資價格還是非常低廉的。

七七年的高考是各省自主命題,考試時間也是各省自己決定。魯省的高考時間是12月1213日,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悠悠就把後世的高考法寶借鑒過來,讓媽媽做大量的模擬試題。特彆是政治,更要靠做題加深記憶,活學活用。

姥姥回村就給了媽媽大量的各課試卷,告訴她是在城裡各學校找的。其實是悠悠通過電腦,模擬的七七年各省的高考試卷。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