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兩天,12月10日,姥姥帶著悠悠就去了縣城,把自己的院子拾掇了一遍。找到羅新才,把他收的廢品過了數,被悠悠全部收進了空間。
房間裡升上爐子,可由於房間太大,光靠煤爐升溫度太慢,悠悠隻好把後世的各種取暖設備都用上。
這個院子雖然通了電,可現在的線路絕對負荷不了。悠悠就用後世超大容量的蓄電池。房間裡的溫度上升的很快,到了下午,室溫就生到了最舒適的二十六度,悠悠就把這個溫度設成了恒溫。
想到媽媽她們沒來過這個院子,姥姥和悠悠在下午又返回到村裡。
12月11日上午,娘倆和媽媽、桂金是坐客車去的縣城。進了院子,媽媽稍微一愣,桂金眼都不夠使的,看什麼都稀奇。
“怪不得‘高高三’回去說,你在城裡找的房子好,誇得沒邊,大夥還不信,原來是真的啊。”
再好奇她們也沒忙正事,進屋放下東西就去看考場,悠悠跟在後麵當小尾巴。
考場設在縣一中,在老城區的西北角,北麵和西麵都臨著老城牆,南麵是東西大街。
一中的大門在校園的西南角,出校門往西就是城牆。和悠悠家的南大門相距不到500米,非常方便。
來看考場的考生還真不少,校園內人來人往。悠悠這次是真開了眼。她打開了攜帶的微型錄像機,把這一真實的曆史時刻記錄了下來。
七七年的考生年齡大的偏多,加上這個年代人們都穿灰藍的衣服,好些看起來接近四十歲,不過年紀大的大多數是男同誌,婦女很少見。
已婚的婦女也有來參加考試的,還有抱著孩子來的,像媽媽這樣領著孩子看考場的也有。這麼多人拖家帶口的參加高考,真是一大奇觀。
不時的有人發出驚喜的聲音,高聲喊著對方的名字,一聽就知道是碰到熟人了。
還真有父子同考的,爺倆長相特彆的相同,他們走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很快爺倆就出名了。
文革以後學製縮短,應屆生中十六七歲的不少。文革以前的老高中畢業生中,好些人因為成分不好,被拒絕在大學門外,根本沒參加過高考,這次有了機會,都想拚一把,所以才有了父子同考的現象。
對著校門是一個三層的教學樓,樓前的牆麵上貼著兩張大紅紙,上麵用毛筆畫著考場示意圖,非常醒目。
教學樓的後麵是教室,都是一排排的平房,每個教室門上都貼著考場號。教室門是鎖著的,不過通過玻璃窗戶,可以看清裡麵的情況。
考場內桌椅都排好了,考生左右都是獨立的,課桌的左上角貼著考號。考生根據靠窗的考號,大體上可以推出自己的位置。
媽媽和桂金不在一個考場,倆人相互看了各自的考場,就回去了。媽媽始終拉著悠悠的手,通過她握悠悠手的力度,悠悠可以感覺到媽媽的緊張情緒。
回到家裡,姥姥趕緊過來問:“找到地方了?遠嗎?”
“找到了,離這裡不遠。走著就行,用不了十分鐘。”
為了緩解她倆的緊張情緒,悠悠看桂金對院子有興趣,就帶著她們前後的溜達,分散她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