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肉食廠(2 / 2)

再說了,對營業員來說,賣多賣少一個樣,和工資也不掛鉤,態度能好才怪了。”

國家的政策變了,不再給各村下達必須完成的生豬指標,加上集市放開搞活,食品站受衝擊最大。雞蛋還是小事,人們喂養的豬再也不會賣給他們了。

縣肉聯廠沒有了平價豬的來源,隻好去農村收高價豬,其實收高價豬利潤也很大,韓屯村的肉食廠,自開業以來,都是收的高價豬。

現在,家家戶戶都養豬,光靠集市是消化不了這些生豬的。國家不收購了,人們馬上麵臨著銷售難的局麵。

食品站收不上來平價豬,城市裡的豬肉供應也跟不上了。各廠礦企業各自想法,為自己的職工謀福利。

韓屯村肉食廠成了香餑餑,來這裡購買豬肉的機關單位那叫個多,韓屯村的電話基本上沒斷過,都是各單位訂豬肉的。

李保國每次通話都會抱怨:“姐,您們村的電話現在是真難打,一兩個小時也要不過去。”

韓屯村的活魚,也隨著訂購豬肉的單位,陸續的賣了出去。這兩年黃河沒漫灘,塘子坑沿都露出來了,成了獨立的魚塘。用拖拉機挨個的抽水,兩個小時就能清出來一個塘子坑。

現在,每畝塘子坑光是一斤半以上的魚,最少二千斤,每斤0.50元,就是1000元錢,千畝的塘子坑,每年給韓屯帶來100萬元的收入。

韓屯村的肉食廠,每年7萬頭豬的宰殺量,往年石廟和韓屯加上周圍的幾個村,就能滿足需要了。

可是今年整個洪城縣北部的村,都來韓屯套近乎,大家都想把豬賣給韓屯,畢竟光是靠集市,連一半也消耗不了。

好些群眾,知道韓屯高價收購生豬,直接就把豬拉來了,總不能再讓他們拉回去,隻好收下來。

儘管有各單位的訂單,也增加不了多少頭,加大收購的根本,還得靠擴大生產量。

韓屯的肉食廠,已經滿負荷運轉了,廠房機器都達到了極限。特彆是人力,韓屯村五十歲以下的壯勞力,基本上都在肉食廠上班。

婦女勞力不是在肉食廠,就是在服裝廠,全村總共320多口人,就連六七十的老人,隻要沒有纏手的孩子,都能找到活乾。

大夥看到每天送來的生豬,乾勁特足,主動的加班加點。幸好有各單位的訂單,宰殺好了就可以了。

宰殺生豬利潤比較低,一頭豬也就是二三十元錢,不過有宰殺生產線,宰殺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光靠加班也不行啊,特彆是臨近冬至,要豬肉的訂單越來越多。大家夥商量了幾個晚上,決定再進一條屠宰生產線,先安裝在前排的辦公室裡。

在援朝舅舅的關照下,生產線很快就安裝上了。這次,村裡五十歲以上的男勞力,基本上都去肉食廠上班了,主要負責宰殺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