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少年班(2 / 2)

老師看我是農村裡出來的學生,以為我得選擇就業。聽說我考研,就把保送的名額給了我。還是俺姐勸我,直接考碩博連讀的研究生,這樣能節省一年的學習時間,沒想到我真的考上了。”

7月底,誌遠他們的高考成績出來了,誌遠考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的好成績。昊昊和誌亮緊隨其後,分彆是第二和第三。

誌遠當然是報京華大學醫學係了,這是他的夢想和追求。昊昊和誌亮,由於年齡小,被國家科技大看中了,他們提前和學校溝通,準備錄取他倆進科技大的少年班。

科技大的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這是國家教育史上的一大創新。

1978年3月,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大創建了少年班。

在“文革”剛剛結束時,科技大開辦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學,它與恢複高考等舉措一起,對於撥亂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讀書無用論的負麵影響,對於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少年班開始招生,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比考上京大和京華更讓人羨慕。

昊昊和誌亮倆個人才14歲,成績又好,臨水一中本來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考科技大的少年班,結果如願以償。

援朝舅舅再次在臨水黨政界出名,原因是三侄子的好成績。三孩子都在他家吃住,勝男舅媽的賢惠名聲也隨著傳了出去。

農村人更是傳的邪乎,大家都說韓屯村的支書家,三個孩子高考得了頭三名,在以前就是狀元解元和探花都被一家給包了,他們仨成了彆人家的好孩子。

連來韓屯的外村人,想方設法都得看一眼三個高材生,他們仨渾然不知,和村裡的其他孩子沒什麼兩樣。

今年,韓屯村高考的孩子,還有“大一號”家的景雲和“老騾子”家的孫女,她們成績也很好,就來家裡谘詢報考學校的事情。

景雲的成績好,她家的老人希望她學醫,就報考了省醫學院。這幾年醫學院是熱門專業,成績居高不下,比國家的重點院校錄取線都高。

“老騾子”的孫女,家裡希望她學會計,就報考了省裡的財經學院,也算是個熱門專業。

韓屯村一年考上五個大學生,這消息不經而走,跟著出名的是韓屯聯中。

今年韓屯聯中,中考60%考上了洪城一中,其他的全部考上了張集高中,沒一個落榜的。

村裡給學校的老師,每人發了一千元的獎金,比他們一年的工資都多,這隻是升學的獎金,和其他的獎金和補貼不衝突。

老師們放假回去了,可悠悠媽和劉冉被村裡人盯上了,在村裡人的心目中,婉瑩就是孩子們的老師,大家才不管她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

大家一致要求,悠悠家的學習班還得辦起來,教孩子們學習英語,哪怕是利用早晚的時間,每天就學一會,讓孩子們收收心,以免瘋玩一個夏天,把心玩野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