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研發(2 / 2)

姥姥到來的當天晚上,京都市政府就在京都飯店設宴,給姥姥接風。宴席上把悠悠的全家都請到了,劉冉和智慧誌遠誌亮也參加了宴席。

劉冉的四叔親自作陪,他進來就笑嗬嗬的說:“大姐,咱這是家宴,他們幾個是我請來陪客的。”他口中的他們,是京都市政府的有關人員。

還真是家宴,宴席從開始到結束,話題隻是單純的家庭和生活,幾個孩子的學習成了主要話題。

兩個月不見,昊昊和誌亮就成了書呆子,他倆是吳衛華同誌親自接來的,見到姥姥他們高興壞了。

等宴席開始,麵對一桌子的豐盛菜肴,悠悠和迪迪歡呼不止,可他倆卻很平靜,吃著就討論起課程來。並且很快的進入狀態,連飯都往了吃。

悠悠望著他倆,擔心的想:少年科技大,真的適合他們嗎。他們兩個成績好,是自己特意督促的結果。

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神童,自己也不知他們智力如何,可彆弄巧成拙,拔苗助長的毀了他們。

他們這樣,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京都市政府的人員,得知他倆是今年科技大少年班的新生,都驚訝的不行。齊聲誇讚“你們家這是出了倆神童啊!”

自78年13歲的天才少年寧鉑被科技大少年班錄取,被人們譽為“神童”。從此以後,少年班的學生就被冠上“神童”的桂冠。

倆人倒是知道謙虛,齊聲回答:“我們可不是神童,隻不過是笨鳥先飛。”

有了這倆神童在座,話題就圍繞著少年科技大展開了。現在科技大的少年班,在人們的眼裡,可是天才的殿堂。

可這倆夯貨,入學倆月,一頭紮進知識的海洋裡,隻知道學習了,彆的說不上個所以然來。

他們翻來覆去的話題,就是學習方便,出去統一上課,業餘時間,想學什麼都可以,有專門的教授指導。

爸媽經常抽空去看望他們,和學校老師交流的多,他們對少年班的了解,比他倆還多些。

少年班的學生大多數天資聰穎,思維敏捷、興趣廣泛、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強,對科學研究興趣濃厚,可塑性大。

他們的創新力或者兒童的天性都在,所以他們可能思維可能比大多數人好一些,在忌諱上也少很多。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少年班也有些孩子是從農村考出來的,這些孩子在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上可能會比一般的孩子會好一些。

少年班的目的,不是選拔神童、培養神童,而是要給愛科學、有潛力的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也是為中國教育做創新實踐。

學院為學生配備學業導師,由精心挑選的近20位來自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業務水平高的老師組成。基本上是每名導師負責兩到三名學生,因材施教,具體情況具體指導。

。手機版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