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鬨情緒(1 / 2)

悠悠躲進自己的空間裡,把織錦的每一道工序都製作成專輯,僅靠這些真實的場景,就火大發了,點擊量超高,收入飆升。不僅做了廣告,還發了筆小財。

幸虧家裡安裝了電話,振華和震宇兩個公司的事情,才能及時處理。娘倆每次去臨水都是匆匆而回,李保國經常打電話抱怨:“姐啊,您把兄弟給忘了嗎,過年倆月了,咱姐弟還沒吃過一頓飯哪。”

過了正月十五,村裡人就開始陸續的搬家。直到正月底,全村都搬到了防台上。搬家這種大事,姥姥都沒顧上,扔給了舅姥娘和大舅媽她們。

搬家以後,悠悠家和舅姥爺家住在一起,一天三頓吃食堂,悠悠終於從做飯中解脫出來。

張集公社灘區的各村,正月裡過的雞飛狗跳。墊村台過了二月二就開始,正月底以前,群眾必須全部從宅基上搬出來。

灘區的房屋雖然大部分被洪水衝毀,但群眾新建的臨時住房,依舊在自家的宅基上。

儘管初七公社上班就安排灘區搬遷工作,二十多天的時間,搬家加拆遷,可是夠緊張的。

灘區的村莊,護村林裡搭滿了窩棚。各家都喂著豬羊和雞鴨,隻好臨時用樹枝和棍棒,圍起來個柵欄院。

各家的窩棚不大院子不小,除了豬羊還有拆房子的門窗磚瓦和梁檁木料,每家的院子裡都亂糟糟的。

一家一個窩棚,吃住都在裡麵,桌子床鋪,鍋碗瓢盆糧食囤,窩棚裡擠得轉身的空都沒有。幸虧現在氣溫高了,窩棚保暖差,多蓋床被子也能湊合。

到了這時,灘區的群眾都羨慕韓屯村,大家都說:“看起來還是在生產隊裡好,人家韓屯集中蓋的房子,吃飯在食堂,豬羊集中養,比各家自己過的時候還自在。”

“現在韓屯的人和工作人員一樣,人人都上班領工資,聽說工資比國家的正式工都高,就連六七十的老太太都有活乾。”

“咱們也吃公糧,一場大水把二年的收成都衝跑了,原先還發愁收了糧食沒地方放,這下乾淨了,月月買糧食吃。”

“原來收成低,吃飯都顧不上,隊裡也窮。現在產量高了,誰家都有節餘。分開地各家都得買牲口和地派車,要是集中到一塊,哪個隊都能買幾輛拖拉機,咱們缺個領頭的好乾部。”

“哪個村沒兩個能人,關鍵是人家韓屯村的人心齊。他們村就一個姓,人也少,就是有兩個刺頭,也蹦躂不起來。”

“俗話說的好:人心齊,泰山移。石廟村二千多口人,夠大吧,人家就有兩個隊分開又合在一起,不光有拖拉機,還買了收割機和播種機。這回墊村台,人家倆隊單獨墊,聽說墊好就扯電。”

石廟村子大,四個防台都在村外比較分散。墊村台得把防台利用起來,他們村台隻能分成兩個。還是集體經濟的兩個生產隊,主動結合在一起,要村東的小村台。

他們兩個生產隊,合在一起五百多人,比韓屯村還大,墊了一百畝的村台。

韓屯村的村台六十畝,加上原來的四十畝防台,也夠百畝了。

這次灘區墊村台,原則上每戶半畝的宅基,可現在各家的孩子多,結婚都得建新房,因此,國家在製定規劃時,村裡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子,都給墊出來一處宅基。

二月初,灘區的土地剛化凍,人們就開始頂淩播種,把露出水麵的耕地,全部種上了大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