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自動化(2 / 2)

國際棕櫚油價格波動比較大,與大豆油等植物油的價格走勢相近。馬來西亞棕櫚油最低價格出現在1986年,當時全球油籽豐產,尤其是美國大豆豐收,導致了包括豆油在內的所有植物油價格受到壓製,棕櫚油價格出現階段性低點。

1990年以後,隨著方便麵生產的急增,棕櫚油價格開始上漲,到2000年漲到最高點。

現在國際市場上的棕櫚油價格,折合人民幣每噸一千元,比國內的大豆油價格低了一倍。

看到這種情況,悠悠就想起了韓道偉說過的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

韓屯村還真是運氣通天!

艾建業反饋的棕櫚油情況,和悠悠智腦提供的一樣。據他說,現在棕櫚油價格低廉,進口非常方便。

高主任得知這個情況,馬上和地區外貿局聯係,讓他們立即辦理棕櫚油進口有關業務。

各種資料都是從悠悠家裡轉出去的,家裡的孩子接觸多了,才知道自己的英語水平差。

平時他們看的英語資料,都是初級課本和通俗的讀物。遇到這些專業技術資料,彆說他們這些初入門的孩子,就是英美本土的大學生,專業不對口,也不一定能弄明白。

孩子們不知道這些,他們仿佛找到了新的目標,每天搬著英漢大辭典,查單詞對句型,再對照翻譯好的中文資料,逐字逐句的往下看。

悠悠看他們執著,讓智腦把所有的資料都複製了一份,交給他們自己摸索去。

單詞認識了,句子會讀了,中文也翻譯對了。可想弄懂內容,難度就大了。

幸好村裡住著一群專家,孩子們有空就往專家組裡湊,還挺有眼色,知道插空請教問題。

開始專家們還奇怪,這村裡咋有這麼一群孩子,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比大學生都高。等弄明白的原委,他們對孩子們極有耐心,儘心的指點孩子。

由於這次難得的經曆,誌高和智茹兄妹倆迷上了自動化機器製造,也成就了狗剩和智茹的美好姻緣。

農曆的四月上旬,韓屯和新石莊的村台終於完工,韓屯村和新石莊的工廠規劃設計也完成了。

新石莊的規劃簡單,他們村以東西大街為界,北麵是住宅區已經開工建設。街道南麵是工廠,臨街的十畝老防台正好在大街的中心位置,群眾搬進新居後,拆了老房子建村辦公樓。

韓屯村就得重新規劃了,南北大街東麵的二百畝是住宅區,已經規劃好了,西邊的五百畝是工業和公共設施區。

五百畝被東西大街從中間分開。靠近南北大街,是公共設施區,最南邊是村醫院,往北就是村聯中。東西街南麵門麵房,分彆是村代銷點和食堂。

東西街的北麵是廣場和村辦公樓,村辦公樓的西麵是幼兒園,村辦公樓的北麵新建服裝廠,最北麵就是現在的麵粉廠和麵條廠。

幼兒園的西邊是現在的肉聯廠,新增火腿腸車間,肉聯廠的對麵就是新建的速食麵廠。肉聯廠和速食麵廠麵積大,各二百畝。

村醫院和村學校都是四層的建築,還專門為學校建了個二層的教職工宿舍樓,全部是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單元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