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火腿腸(2 / 2)

用苜蓿草喂養的豬,瘦肉率能達到70%,而且肉質鮮嫩,氨基酸含量高,這是山本去地區食品站檢驗出來的。

12月15號,火腿腸生產設備終於安裝完成,進行試產。看了整個生產過程,人們再也不說,火腿腸和粉肚差不多了,兩者差的太多了。

生產火腿腸采用的是乳化肉原理,就是把瘦肉中的脂肪打成細小的顆粒,然後均勻分布在整個腸內。所以,單憑肉眼,幾乎無法分辨出它裡麵的脂肪。

為了讓這些脂肪均勻分散,就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質提取出來,作為乳化劑去穩定“磨碎”的脂肪顆粒。形成了火腿腸特有的質感。

火腿腸的口感,就取決於這種膠狀結構的強度。肥肉有助於保留隻能在脂肪中穩定存在的維生素以及香味物質。瘦肉增加了膠狀結構強度,吃起來口感好。

為了增加火腿腸的口感,現在的火腿腸中精瘦肉的含量高達90%,隻有少量的澱粉和添加劑。

粉肚隻是簡單的把碎肉和澱粉攪拌在一起,高溫殺菌製作成熟食,二者味道有相似之處,但口感絕對不一樣。

火腿腸生產線,設備就有十幾種,主要有切肉機、絞肉機、斬拌機、真空攪拌機、裝罐機、刮平機、封罐機、殺菌機、肉糜輸送機、質檢機、噴碼機、包裝機。

這些工序一環扣一環,全部由傳輸帶轉送,根本不用人工操作。

生產出來的產品,十根一袋,十袋一箱,每箱十公斤。

價格高達兩千萬的製腸機,是個單獨的生產環節,主要是生產紅色pvdc腸衣,價格高在了技術轉讓費上。原材料特彆便宜,一根腸衣的價格才5厘。

這種腸衣在高溫下穩定性好,無毒無害,是比較理想的食品用包裝材料,一直到後世,依然在普遍使用。

火腿腸生產線的產量是每小時一噸,也就是說每個小時能生產一萬根火腿腸。

生產火腿腸的主要原料就是精瘦肉,澱粉和調味劑,100克的火腿腸,精瘦肉90克。

精瘦肉的市場價格低,每斤一元就能買到。韓屯村自己宰豬,精瘦肉也就九毛一斤。

實行生產責任製後,人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提高,基本上都吃上了白麵饃。

油水也比原來足了,可吃肉人們還是不舍得,每年也就是逢年過節才買次肉吃,兩三個月吃不了一回。

所以,人們買肉還是喜歡要肥肉,帶板油的五花肉比臀尖一斤高兩毛錢。

剔出來的肥肉高價有人搶,精瘦肉低價估計也沒人要。

部隊訓練量大,戰士們最喜歡吃肥肉,聽說韓屯生產火腿腸,部隊就下了訂單,購買剩餘的五花肉和肥肉。

經過韓道偉的核算,每根火腿腸的成本價是0.245元,出廠價0.80元,每根火腿腸利潤0.55元。

也就是說,生產火腿腸每個小時的利潤是5500元,每天生產16個小時,一天的利潤就是8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