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專題片(2 / 2)

悠悠隻好一句一句的教,碰到口音差彆大的,一句話能教半天,總共半個小時的解說詞,教了一個星期才勉強過關。

接待工作不光是口音的問題,還有個舉止習慣問題。趙芳跟著外出參觀過,見過小靳莊的接待員,還算比較適應。

其他人員就不行了,背的滾瓜爛熟的解說詞,往人前一站,頓時卡殼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臉皮薄就練,悠悠和她們磕上了。拿出排練節目的勁頭,語言配合著動作,一段一段的練。

先在幾個人之間練,在家裡人麵前連,再在村裡人跟前練,最後在工作組的領導那裡練。

循序漸進,變化著花樣的練,半個多月後,總算把她們鍛煉出來了。

用景芝的話就是:“悠悠把我們給練傻了,就是做夢都在背解說詞,那裡還顧得上害怕。”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十二人總算是能落落大方的站在人前,充滿感情的給人講解了。

目前沒有接待任務,可悠悠對她們的要求是,每天上班後,先練習一遍解說詞,反正上午九點以前,來買產品的人很少。

熟能生巧,悠悠就是讓她們在夢裡也能熟練的進行解說。

新招收的工人,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培訓工作,由專家組和科技大的師生來承擔。簡單的培訓過後,根據他們各自的表現,全都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韓屯村給所有的職工,都製作了專門的工作服,每人兩套。胸前都印上了各廠的名稱,從工作服上就能區分出工人是那個廠的。

個彆的車間,還得在工作服外,穿上隔離衣,隔離衣上也都有車間的標誌。

隔離衣隻能在車間裡穿,工作服就成了工人們的標誌。在廠裡穿,在家也穿,出門穿辦事走親串友更得穿,隻有下地乾活,才舍得把工作服脫下來。

工人就位了,韓屯速食麵廠和火腿腸廠再次進行試產,根據生產情況繼續進行調整。

在這期間,山本和他的團隊,沒少出主意。速食麵和火腿腸這兩項技術,在日本都有比較成熟的經驗,他們又是這方麵的專家,對韓屯村的幫助真的挺大。

工廠真正的運行起來,比起以前,工人還是比較輕鬆的。每天雖說是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可由於是兩班製,下午兩點交班,和農村平時的勞作相比,相當於隻乾了半天的活計。

就是上班的這八個小時,中間也有一個小時的輪流吃飯時間,實際上班的時間,就是七個小時。

韓屯村的民兵,就比較辛苦了,他們夜間得輪流值班巡邏。十個人一班,五天就得輪到一次。

現在夜裡溫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村前的塘子坑裡,水麵已經開始結冰。民兵夜裡一個小時巡邏一次,還是比較辛苦的。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二爺的麥芽糖廠開工了。看了二爺製作麥芽糖的過程,悠悠才算明白,麥芽糖為啥得等上凍才能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