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蒸花糕(1 / 2)

() 看著饃筐裡還剩最後一個,誌高期待的看著他:“爹,您再吃個吧。”

愛國舅舅伸手拿了起來:“好,給我老兒子吃了。”

迪迪拍著誌高的肩膀:“三哥,總算是毀屍滅跡了。”

誌斌嘿嘿直笑:“我都錄下來了,鐵證如山。”

這鐵證被保留到幾十年以後,成了誌高家的傳家寶,被錄入韓屯村鄉村記憶專題片中,成了幾代人口中的笑談。

昨天的粘豆包到中午就包完了,今天的菜饃數量多,中午的時候,還剩下一半多,一直乾到下午四點。

最後一個菜饃包完,孩子們洗乾淨手,一人抓了個菜饃就往外跑,他們去看捕魚的。

悠悠沒打算出去,每年春節前都是這樣,自己兩世加一塊四十多了,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見識過興趣就淡了。

舅姥娘往外攆她:“悠悠,你也跟著一塊去吧,看著點誌新和智萍,他們幾個玩起來,不一定能顧上他倆。”

領了任務的悠悠,隻好跟在孩子們的後麵。村前的塘子坑那裡,人多了去了,拉藕和魚的運輸車,成排的停在公路旁。

今年不光是韓屯村塘子坑裡養魚,整個張集鎮的灘區村莊,塘子坑裡都養了魚。這幾天都開始集中捕魚了,來張集鎮拉魚的,不僅有城市的食品公司,也有個體經營戶。

八三年冬季,各種副食品票證逐漸取消,城市的供應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主要依靠開放的農貿市場,副食品公司的門市,從以前的熬夜排長隊,變成了現在的門可羅雀,很少有人問及。

臨近春季,他們抓住這個銷售旺季,積極組織貨源,準備打個翻身仗。畢竟國營單位在運輸和資金上,都有優勢。

個體經營戶,也不甘落後,個人的力量小,幾家聯合起來,租車備貨。

這幾年,韓屯村的黃河鯉魚打出了名氣,附近的地區,每到年關,都到這裡來進貨。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夕的年夜飯,大家都想法弄條鯉魚,鯉魚跳龍門,不僅有連年有餘的寓意,還預示著步步高升。

以前,物資供應緊張,過年能搶到條凍海魚就不錯了,現在條件好了,寧願多花點錢,人們也樂意買條正宗的黃河大鯉魚。

韓屯村的塘子坑十幾個一塊開工,柴油機突突的轟鳴,輪流著往外抽水。挖藕的、捕魚的,過稱的,抬筐的,同時雇傭了二百多人。

韓屯自己村裡的人,沒一個下水的,全都在岸上忙活。

最熱鬨的還是石廟村的塘子坑,他們今年是頭一次集中捕魚,原以前都是個人隨意捕撈,用傳統的漁網打魚,從來沒徹底清理過,肯定有漏網之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