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加量!(2 / 2)

一千畝的胡蘿卜,剛收獲完畢,地裡施了大量的土雜肥,剛犁完地正在晾墒,準備年後播種大麥,到處都能做溫室大棚。

農業組長韓玉峰提出,既然土地寬裕了,溫室大棚的麵積,乾脆擴大到一百畝,人手不夠可以招工,村裡還有一部分退伍兵的家屬,至今沒有工作。

從去年開始,反季節蔬菜的價格猛升,春節的時候,黃瓜和西紅柿青椒的價格,每斤高達五元,這麼高的價格,還是搶著買。韓屯村的大棚菜,每天都有幾輛車等著拉菜,從來沒發愁過銷售。

整個冬季,這些蔬菜的價格,價格都在二元以上。關鍵是大棚菜的產量高,黃瓜的畝產超過了一萬斤。溫室大棚的收入,實在是太高了。

擴大溫室大棚麵積的消息,傳到退伍兵那裡,他們的乾勁更大了,不僅自己乾,還把媳婦帶過來,讓她們先跟著學習。

其實種植溫室大棚的技術,學起來也容易,關鍵是實踐經驗。韓玉峰連著種了幾年的溫室大棚,經驗特彆的豐富。在他的指導下,隻要是舍得下力氣,基本上都能勝任。

擴建溫室大棚,這事歸韓誌明負責。他剛參加工作,乾勁正足,聯係物資,聘請專家和建築隊,忙的像個陀螺。

不過成效也喜人,原來的三十個大棚還沒建成,新建的七十個大棚就開工了。

溫室大棚建好後,以前沒招工的退伍兵家屬,全部成了農業組的工人。說句實在話,在農業組上班,每個月八十元錢的固定工資,還沒有在家織布收入高,可是她們還是選擇了在農業組上班。

農業組的活計,和其他工作比起來,又臟又累,工資也不算高,可它屬於固定工作,比起在家鄉的農田勞作,也輕鬆了好多。

所有的溫室大棚,都建在村台北麵打麥場的後麵的大田裡。溫室大棚裡離不開人,正好看管麥場裡的胡蘿卜。

麥場裡以前主要是堆放麥秸和苜蓿草,現在又多了胡蘿卜。

山本他們到的時候,韓屯村的胡蘿卜正開始收獲,一千畝的胡蘿卜長勢喜人,大部分的個頭都在半斤以上,畝產接近萬斤。

韓屯村的聯合收割機,又一次讓人們開了眼界,地麵上的蘿卜纓直接打成方捆,地下全部深翻三十公分,胡蘿卜不論大小,全都收了起來,彆說傷茬了,連蹭皮的都沒有。經過篩土處理,全部都乾乾靜靜的。

胡蘿卜的儲存,其實很簡單。農戶都是種的少,都是放在地窖裡。種植的量大了,直接堆在一起,外麵用蘿卜纓厚厚的蓋上,最外麵加蓋兩層草簾子保暖就可以了。

這種存放辦法,既能保溫又能保濕,透氣性還好。即便是下大雪,及時的把雪除掉,就可以了。

好些農戶,收獲的胡蘿卜,留下自家吃的,也都往韓屯送,早晚都得賣,自家放著還得占地方,早買早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