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蘇靜舫遺憾道:“可惜了,我接了燕南書院的聘書,明年開春後就到燕南書院來教學,教天文和水利方麵的,我還想著明年找你,給你十三叔婆作伴,一同來京,年紀到了再回去成親。”
蘇葉幾乎翻白眼了,說:“你是想著經常能吃到我做的飯菜吧?”
蘇靜舫嗬嗬笑道:“被你看破了,不過你不喜歡在城裡住,那也沒法了。”
蘇葉心情變好,說:“回去我會和十三叔婆說你嫌棄她做的飯。”
蘇靜舫還是嗬嗬笑:“你去告狀吧,你去告狀了,說不定你十三叔婆就用心給我準備飯菜了呢,得益的是我。”
蘇葉……
次日天亮時分,蘇家隊車出了南門,車隊來時是七架,回程是十架,多出來的一架是葉德武的,另兩架都是蘇世泊的,他置辦了一些貨物回去。
蘇景林趕著車,蘇葉坐車裡,蘇景林買了不少東西,讓蘇葉用粗布縫了幾個大布袋,把東西裝在布袋裡,堆在車裡,占了車廂近一半了。車經過城門裡,蘇葉心裡居然有一股雀躍。
車隊出了城門,野外的莊稼全收完,官道兩旁地麵空曠,天高遼闊,蘇葉坐到了前麵,心情飛了起來,蘇景林邊趕馬車邊和她說話:“要回家了這麼高興”
蘇葉:“高興”
蘇景林笑了:“那你還說明年我去遊學時跟我一起去?”
蘇葉:“外出遊玩喜歡,在城裡住有一種壓抑。”
過了一會,蘇景林自語:“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出來一個來月了,大家也都很想家,這一上午趕車的速度快上許多,這一次蘇葉她家的車不是走最後,排在倒數第二,他們前麵那一架是葉德武,最後是謝衛華架著自已的馬車,馬車裡也是堆得滿滿的東西。
中午車隊在野外停了下來,蘇葉煮了一小鍋蝦皮紫菜湯,夠他們四人喝,其它人也四人或者五人分組燒湯,吃的是早上出城時買的乾糧。
下午蘇葉接手趕了一個時辰馬車,坐回車裡,織起毛衣,這毛背心織給謝衛華的,織到一半了,謝衛華知道是織給他的,心裡高興了幾天。
由於上午車行快了些,比原定早半個時辰就到了原定的落腳小鎮,說是小鎮,其實比有些偏遠小縣還要繁華,蓋因這地方是南必進京的必經之路。
車隊找了一個大客棧,包了一個單獨的小院,安置下來,蘇世濤覺得年青人可能喜歡在外麵吃不一樣的食物,讓大家自行覓食,他們幾個大人在客棧點菜送進小院裡吃。
夕陽西下,天氣變冷冽,蘇葉把免毛坎肩穿上,蘇葉四人走到鎮中心街道上,大街兩旁邊各種各樣的吃食攤位都有,蘇葉一行人都買了一些,邊吃邊走,葉德武感歎:“這小鎮位置好,這裡做生意真不錯。”
謝衛華:“難說,這裡頭彎彎繞繞不少。”
蘇葉遠看兩人人趕著一群羊進一條巷裡,說:“武哥,你說我們那裡了也養些羊怎麼樣?羊肉好吃,羊毛也能用來織衣服。”
葉德武:“這個我還真想過,我們這段時間吃的羊是草原來的,從京裡趕回去太遠了,養出來到時不知肉會不會一樣好吃,吃過草原羊我對山裡的野山羊肉都沒了興趣。”
四人沉默了一會,謝衛華說:“到我們府城再看看吧,那裡冬天也吃羊肉,到了那裡再尋摸。”
蘇景林笑了笑,說:“我們這嘴養刁了,想想以前不管是什麼肉,隻要有肉吃就好了,隨便燉出來的肉菜吃得都特彆香。”
葉德武笑道:“那可不是,當時誰也沒想到我們能有今天。”
謝衛華:“以後會更好”
蘇景林:“是啊,我們年青著呢”
四人逛到最後,還各吃了一碗餛飩才回客棧,次日卯時,一行人頂著冷冽的秋風重踏上歸鄉路途,蘇景林謝衛華葉德武都圍上蘇葉織的圍巾,防止冷風鑽進衣領,暖和得不得了。
沒有圍巾的把薄衣服圍脖子上,中午休息時,蘇葉和謝雯三母女數了數沒有圍巾的人數,下午都織起圍巾。
隔了一天,趕車的人每人都圍上一條圍巾,清一色的白圍巾惹人注目,迎麵而來的車隊頻頻看向他們。
車隊行得很順暢,十天後,車隊在暮光中駛進了棲來縣,白圍巾全成了白灰圍巾,車隊在一家客棧一個單獨小院安置下來後,蘇世濤對大家夥說:“這棲來縣有不少西邊各省來的特產和特色的東西,當然也有東部各地方和沿海來的各種貨物,明天在這裡休整一天,明天大家分組上街,不能一人單獨出去,聽到了嗎?”
眾人:“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