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若是召他們回去練兵,估計是極為樂意的。
康熙這話,幾乎就是把這事定下來了。
至於九阿哥,他倒是沒有再去找那個“生母”的麻煩,不過以後若是碰上了,肯定就不會這麼輕易放過就是了。
晚上,戈柔跟胤禛說起白天發生的事情:“……皇阿瑪已經決定讓兩位皇伯父練兵,如無意外,還有十三弟。”
水師一事,早晚都要組建的,裕親王和恭親王如今都好好的,兩人也都有才能,讓他們練兵,也算是人儘其用。
隻是十三阿哥?
“你怎麼想起來用十三弟了?”
“都說你跟十三弟關係好,我這輩子離宮早,倒是沒多少機會跟十三弟相處,不過總歸是不差的。”
胤禛點頭:“十三弟是個文武雙全的,上輩子有段時間他十分受皇阿瑪喜愛,一度讓二哥都心裡不平,沒點真才能,也做不到這一點。”
雖然康熙對十三弟的“寵”有許多彆的意思,但是也得真有這個本事才行。
“有兩位皇伯父在邊上看著,帶著十三弟幾年,等皇伯父回京修養後,十三弟也能獨當一麵了。”
“也是,不過你可想好了怎麼征兵?”胤禛問的也是個問題。
古代服兵役和現代不一樣。
現代當兵一人,光榮全家,大家爭著搶著要去當兵,名額還有限製。
但是古代不一樣,古代不論窮富,都不願意當兵。
當兵不僅苦,古代軍營上層軍官貪墨軍餉,這事極為常見,軍餉跟不上來,當兵不賺錢,若是碰上個貪心的上級,指不定連吃飯都成問題。
吃不好,睡不好,還要麵臨失去生命的風險,一般人都不願意當兵。
清軍入關後,便一直養著八旗子弟,隻有出身八旗,就餓不死,當然了,也富不起來就是了。
這樣被“養”著,有些人有誌氣,還能奮發向上,可好大一部分人都想著混吃等死。
要不然,如今八旗也不會多了這麼多閒散之人,也可以稱之為“廢物”。
“八旗到底還沒有徹底糜爛,大部分人還都有爭強好勝之好,不過苦於沒機會,所以在舒適區裡不願意發奮。
既然這樣,那就先以利誘之,以後再進行規模化統一化的思想教育。”
戈柔一直都覺得思想教育是極為重要的。
正式因為有了思想的傳承,所以才會有了諸多真心為國為民之人。
家國大義,忠君愛國,舍己為人……
這些被傳承下來的思想,用後世的眼光看來,雖說不全然都可取,但是不可否認,在傳承中,這些思想,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隨後,戈柔又說了一番,胤禛聽著,做了一些補充,兩人一邊說一邊補充,倒是越說越覺得可行。
來到大清,戈柔越發覺得從小生活的時代難能可貴。
以前覺得極為普遍的事,原來要做成,真的要費許多力氣才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