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攻打舞陽的過程裡,明軍一共死傷了一千多人,但是左良玉的直屬兵力卻是從八千人規模擴充到了一萬三千多人。
其他明軍將領和保鄉軍打仗,越打越慘,他倒好,除了一開始在裕州吃了個敗仗折損了數千人外。
後續幾場戰役裡,雖然每一次都吃敗仗,但是他手底下的兵力卻是越打越多……
\b而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和保鄉軍對上的明軍將領們,一般下場都不咋地,但是他卻是越混越好的緣故。
哪怕是朝廷也好,洪承疇也好經常逮著他媽,動不動就下旨、來信訓斥左良玉。
但是左良玉依舊屁事沒有,甚至隨著他麾下的直屬兵力達到了一萬三千多人,其中戰兵數量也不少的時候,朝廷那邊都琢磨著該如何給他封賞,以更好的穩住他了……
隻不過左良玉已經是總兵,按照這年頭明王朝的武將升遷慣例來說,左良玉其實已經升到頭了,沒辦法再往上升當巡撫,總督之類的,那是文官的專屬。
後續朝廷如果還想要封賞左良玉,也隻能是給一些虛銜了,比如說給個某某將軍的頭銜,再往上還可以給個太子少保之類的頭銜。
但是給某某將軍的話,左良玉還不夠格,至於太子少保就差的更遠了。
因此,朝廷那邊現在對左良玉的處理也是很頭痛。
即想要借用左良玉麾下的兵力駐防葉縣一點,防止保賊殺入中原,又怕左良玉嘩變玩兵變。
這封賞也是不好封。
最終隻能是給左良玉的妻子授了更高的誥命夫人,順帶給左良玉的幾個兒子更好的世襲職務了事。
不提朝廷那邊怎麼對待左良玉,反正左良玉最近也是沒心思繼續反攻南陽了,之前他還抱有奢望,覺得能夠反攻南陽,如果能夠拿下來那麼就是大功一件,到時候封侯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雖然裕州戰敗了,但是在左良玉看來當初的失敗一方麵是賊軍槍炮犀利,另外一方麵則是己方的騎兵作戰失利。
但是現在嗎,槍炮這一點沒辦法彌補,但是他手底下又有陸續從友軍裡吞並了上千騎兵,而且除了他自己的騎兵外,邊上還有一支關寧騎兵協助作戰。
有兩三千騎兵助戰,至少打野戰的話左良玉也有了底氣。
而能確保野戰之力後,反攻南陽自然也就成為了可行。
然而經過舞陽一戰後,左良玉就徹底打消了反攻南陽府的念頭。
野戰雖然不懼了,但是這攻城是在太難了。
那些保賊軍都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在城頭上部署這麼多火炮,並且賊軍的披甲率是在太高了,其重甲甚多。
攻打舞陽的時候,有兩次其實他麾下的步兵已經衝上城頭了,但是剛衝上城頭就遭到了賊軍重甲反撲,根本就站不穩腳跟。
連接損失大幾十號衝上城頭的重甲精銳後,左良玉這才徹底打消了強攻舞陽的念頭並直接退兵。
\b舞陽都拿不下來,那麼裕州就更不指望了。
那破地方,現在被保賊軍經營的跟鐵通一樣,以裕州為居中,左右前後都是小型堡壘,每一座堡壘都有輕炮部署。
更不用說,這一帶的賊軍肯定有大量的小紅夷炮了。
一想到賊軍的小紅夷炮,左良玉就頭痛。
那玩意要說威力大吧,其實也就那樣,左右不過是打兩斤多的炮子而已,威力撐死了也就那樣。
但關鍵的是這玩意輕便啊!
尋常行軍甚至一匹馬都可以拉著走,上了戰場隨便來兩個士兵都可以直接推著走,機動性比明軍裡那些幾十斤的攻戎炮還要強悍……
明軍裡的紅夷炮動不動就上千斤甚至幾千斤,而且因為炮架問題,嚴重缺乏機動能力,基本隻能固定部署用於防守作戰。
但是賊軍的這種小型紅夷炮卻是可以到處跑,直接伴隨步兵作戰。
而這就很要命了。
上一次裕州東郊戰役,左良玉戰後自省,思考當初為什麼會戰敗,為什麼麾下騎兵部隊為什麼剛出動就死傷進而被敵軍騎兵給逼走,最終導致整個戰局無法挽回逼得他直接撤退。
就是因為那些保賊軍把這些輕便的小紅夷炮拉到了野外戰場上,直接貼著他左良玉的臉開炮!
為了扭轉這個劣勢,左良玉已經多次上書給洪承疇甚至是朝廷諸公,請求朝廷撥給輕便小紅夷炮百尊,用以對抗賊軍之小紅夷炮。
說什麼保賊之所以能連戰連捷,皆在於保賊槍炮犀利,要剿保賊,首重在於槍炮。
官兵槍炮強,滅賊指日可待。
官兵槍炮弱,傾覆旦夕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