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機械和實業(2 / 2)

一把好的腰刀,嗯,也就是鐵身鋼刃,古代人們常說的鋼刀大概一兩銀子左右,有時候還不用……

一門火炮也不過幾十幾百兩銀子,明廷鑄造一門那些數十斤百來斤的小炮,比如虎蹲炮什麼的,隻要幾十兩銀子而已,便宜的也就十多兩銀子。

長管的野戰炮要貴一些,主要是良品率比較低,報廢的多,饒是如此,明廷各作坊,最近兩年鑄造兩斤半鐵野戰炮,價格大概也就在兩百兩到三兩左右。五斤鐵炮貴一些,但是也隻要五百到一千兩之間。

價格之所以有波動,純粹看主官官員的心有多黑。

也就是說,一套普通的步兵甲,可以買四五支火槍或者一匹馬。

一門兩斤半野戰炮,也節相當於四五套步兵甲而已。

而這,也是明廷,乃至東擄那邊身披重甲的戰兵數量很少,占據軍隊整體比例非常低的緣故。

明軍裡,往往隻有親兵或軍官者,才會配屬這種全套的步兵甲,而東擄那邊也有類似的精銳,比如白甲兵。

至於其他人嘛,明軍裡有一大堆普通戰兵,東擄那邊也有一堆類似的八旗兵,這些戰兵配屬的就是很垃圾的盔甲,或者乾脆就是沒有鐵片的棉甲了。

然後明軍裡還有一堆連棉甲都沒有的征召衛所兵,青壯之類。

東擄那邊也有一群打輔助的雜兵。

這交戰雙方的兵種配置其實都差不多,而導致他們做出這些共同選擇的理由也是同樣的:盔甲是真的貴!

一套幾十兩,那麼一萬套可就是幾十萬兩了,而十萬套可就是幾百萬了。

單純的貴也就算了,偏偏這東西還沒辦法短時間內就大規模生產出來,因為傳統手工打造的話,生產速度很快的,並且對工匠要求高。

這熟練工匠就這麼點,所以他們就算有錢,戰爭時期也很難短時間內就獲得大量的新盔甲。

偏偏這玩意又不是一次采購能一直用的,這玩意也是個消耗品,一場大戰下來,相當多一部分的盔甲都需要維修或者乾脆破壞到沒法修複了。

單純的

楚軍打仗,後方運輸過去的各種物資裡,可不缺乏盔甲。

這些盔甲都是用來補充前線戰損的。

但是能夠和楚軍這樣的卻是沒接,實際大部分時期,不管什麼國家裡,統治者們都很少給普通士兵配屬這些質量乘的盔甲,往往是隨便給點鐵片就行了。

西歐的普通士兵裡穿的簡易胸甲,半身甲這些,東亞地區裡的大麵積鐵甲,兩者名稱,亂世可能不一樣,但實際都是同一種破爛貨‘大麵積鐵甲’,屬於連弓箭都擋不住的那種,了戰場也就是個心理安慰。

所以在手工業時代裡,盔甲這玩意是一國生產力的直接體現。

而大楚帝國現在之所以能夠給普通士兵都配屬好的布麵甲,除了不差錢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大楚帝國是用機械大量生產,突破了熟練工匠數量的限製。

大量的機械設備,是大楚帝國各類軍械產能如此龐大的直接原因。

而這麼重要的機械設備,在大楚帝國裡自然也是受到了高度重視。

大楚帝國工業部,已經是先後設立了襄陽機械廠、漢天機械廠、長沙機械廠、九江機械廠、當塗機械廠一共五家大型機械廠,此外還在部分重要城市裡設立了若乾中小規模,技術不算先進的機械廠。

這些機械廠,為大楚帝國裡數十家重要的國防企業以及一百多家其他類型的工廠進行配套研發、生產各類機械設備。

但是現在,外頭的秦家卻是找門來,說是要采購他們的機械設備。

如果是尋常人來找,不用工業部動手,漢天機械廠那邊自己就給趕出去了。

奈何秦家的人實在是太土豪,開出了讓漢天廠無法拒絕,讓工業部都顯得猶豫的價格。

而秦家那邊一看工業部那邊的負責人猶豫,似乎有鬆口的意願後,當即又加大了價碼。

我們還可以拉其他紡織世家聯合采購你們的新式機械設備,不僅僅是織布機和紡紗機,還有相配套的其他眾多機械設備。

從棉花到成品布,全套生產線的那種。

采購總金額絕對在三十萬兩以!

三十萬兩砸過去之後,這事就被傳到了工業部尚書,參務大臣袁高峰的耳中,不過袁高峰也沒敢拿主意,最後報告去恭請聖裁。

羅誌學得知此事,一臉的笑容,然後說了句:“為什麼不準?人家是拿錢買機械又不是白拿。”

“再說民紳願意投身實業,為民眾提供就業崗位,為國庫增加稅收,為棉農增加收入,於國於民皆為好事,總比讓他們一門心思盯著那兩畝破地強得多!”

有了羅誌學的發言後,這事最終才是被敲定了下來。

秦家,終於是獲得了他們夢寐語氣的新式設備,從棉花到成品布的全套生產線,不是一套,而是細分有不同工藝,產能的一共七套生產線。

一旦這些生產線完全投產,產能將會直接超越漢天紡織公司,成為大楚帝國,也是世界產能最大的機製布廠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