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參務院擴增(2 / 2)

而很有意思的是,這些人雖然都有本職工作,但是因為是分管了眾多事務,而該分管什麼事務基本都是羅誌學一言而決之,因此各參務、協辦大臣裡的權限大小,往往是隨著羅誌學的心意而變動。

而調整分管事務,也是羅誌學平衡下屬臣子的權勢,掌控帝國權力的重要舉措。

大年初六的禦前參務會議裡,羅誌學調整並敲定了帝國的新的權力核心構架。

兩天後,也就是大年初八,羅誌學召開了文官係統的禦前參務會議,參與會議的都是文官係統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

會議上,羅誌學再一次重申並強調了五年發展計劃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要求京畿、地方各衙門都要高度重視,及時並大力展開相關工作。

這種會議咋一看似乎都是泛泛而談,說的都是一些套路話,並沒有實際解決任務問題,但是高層政治就是這樣子。

羅誌學要的並不是提出或解決某個實際的問題,而是要把自己的態度往下傳遞,讓臣子們知道自己重視五年發展計劃。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場會議過後,眾多官員們就會對著自己的會議講話記錄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討論,洞悉自己的意圖並施行。

羅誌學說的這些話在普通人看起來,興許會覺得假大空,但是對於官員而言這卻是必須了解甚至鑽研的,因為這些假大空的話裡,往往代表著羅誌學的施政思想。

要想做出來政績,自然是要走在對的方向。

上頭注重農業發展,那麼就搞農業,這樣才升官的快啊。

而羅誌學最近一段時間說的比較多的幾句話,已經隨著官方的邸報、各種官方文件傳遍了帝國官場乃至民間。

“民以食為天。”

“吃飽飯才是硬道理”

“溫飽問題是核心問題。”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這幾句看似簡單的話,卻是蘊含了五年發展計劃的核心,更蘊藏了升官發財的捷徑。

不出意外,等過上幾個月,那麼整個帝國的控製區裡,各地方官府都會展開轟轟烈烈的農業生產活動,甭管是開荒還是複耕,又或者是修建水利設施等等,那些官員們會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會上。

因為這種事,乾得好了升官,乾的不好……貶你沒商量!

作為天子腳下的應天府更是如此,應天府尹正月開始就天天叫嚷著農業乃帝國根基,民生之本,迅速出台了一係列的鼓勵農業的政策,比如農具補貼、糧種補貼等等,又從地方財政裡擠出大批資金,準備用於修建鄉間的各項灌既防洪設施。

為了湊錢,還召集了一大批士紳,搞了個冠名慈善拍***如要修一條水渠,拍賣冠名權,士紳出錢後,可以以自己的名字或指定的名字作為該水渠的命名。

橋梁、道路等都如此。

不僅僅命名,還給你豎一個大石碑,讓你的善名流傳到後世去。

還彆說,那些有錢的士紳們就好這一口……有個應天府的一家書香門第,就主動捐獻了修建位於他們家鄉的四條水渠、一座橋梁所需的資金,全部用他們父輩的號作為名字。

當然了,大多士紳也有局限性,那就是他們往往隻願意給家鄉裡捐資修橋鋪路,對於外鄉的……他們一般就不搭理了。

應天府這邊是想各種辦法籌集資金修建基礎水利灌既防洪設施。

而隔壁的鎮江府,當地新上任的知府就比較奇葩了。

為了勸農,嗯,更重要的還是為了博取一個清名,最好是讓陛下知道並誇獎,鎮江知府帶著一票官員們剛過完年就跑到郊外的一片荒地裡開荒種地……

一百多號官員去一天種田,彰顯一些勸農,親農的態度是非常好的,畢竟天子都要親耕呢。

但是你帶著人連續去了七八天,還直接住在田頭上,擺出一副打算在田頭上乾一整年就不正常了。

那可是一百多號官員,不少還是事情一大堆的中高級官員,卻是被他帶著去種田,然後鎮江知府衙門連帶著其他幾個衙門直接癱瘓……

不僅僅一大堆行政事務被擠壓了起來……

同時這個時期本來該處理的諸多農耕事務也是被拖延了下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地方官員們不乾這些正兒八經的農業事務,而是跑去做秀,自己做秀也就算了,還帶著上百號人去做秀。

最最關鍵的是,這會還沒到先弄祀儀的時間呢,一般來說都是仲春亥日才會舉辦先農祀儀,天子親耕就在那個時候。

這才才剛過年沒幾天,正月十五都還沒到呢……做秀都挑錯了時間。

得知此事的羅誌學黑著臉來了一句:如此不乾實務,一味喧嘩取眾之輩,當永不敘用!

沒多久,這個奇葩知府就被一擼到底了……

不過這麼奇葩的官員終究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智商比較正常的人,甭管是真心為了農民,還是為了做出政績來升官,又或者乾脆是趁著這一波浪潮裡從眾多農業補貼裡撈一票,大多官員還是很積極的去做這些農業事務。

一時間,大楚帝國的控製區裡,掀起了一番轟轟烈烈的開荒種田、興建各種灌既、防洪設施的大浪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