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秘書處副處長之一的王麟代表天子羅誌學前往遼東,慰問遼東諸將士,並且給部分有用將士宣讀封賞聖旨,此事不僅僅強烈的激發了遼東將士們的士氣,更在中原腹地的民間形成了巨大的反響。
大楚邸報全國版重點報道了這一次的慰問以及封賞,其中的眾多封賞更是讓眾多人看了熱情澎湃,恨不得自己就是那個立功的將士。
左英哲成為帝國第五位公爵也是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如此,極大的激起了民間參軍報考軍校的熱情,更激起了民間尤其是士紳階層對帝國的認同感。
帝國廣大的士紳階層,雖然普遍都支持帝國,並且積極投身其中,但是你要說他們對帝國有多大認同這也是扯澹。
他們這種支持更多的是一種屈服,因為不屈服的基本都死光了……
此外投身其中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這不投身其中怎麼當官啊?
為了當官,他們連異族都能毫無節操的跪拜,更彆說什麼流賊出身的羅誌學了。
但是內心裡,他們很多人其實打心眼裡都看不起羅誌學為首的一票流賊出身的帝國高層,不少讀書人去參加大楚帝國的科舉當官,很多都是抱著肅清朝堂之類的心態去的。
很多人都想把帝國原先的那一票流賊出身的泥腿子高層都乾掉,然後讓自己這些傳統讀書人掌控權力。
打不過就加入,再把敵人逐步排擠,讓敵軍大營裡隻剩下自己人,如此自然也就是不勝而勝了。
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爭權奪利,他們積極參加科舉投身其中,但是並不代表的他們對這個帝國有多大的認同感。
但是現在,隨著大楚帝國在外部戰爭裡接二連三的獲得勝利後,一些的人的心態逐步也就有了變化。
怎麼說呢,他們覺得這個帝國儘管內部有一大堆的不可理喻甚至是讓他們內心裡強烈反對的政策,但是至少對外征戰上還是挺有一套的,能夠把東擄人打的沒脾氣。
而這,就是禮教部所需要的效果,或者說是羅誌學所需要的效果。
隻要這麼繼續下去,那麼後續就能夠逐步的建立民眾對帝國的認同感!
一次影響一部分人,那麼十次,一百次呢的,潛移默化之下過上十幾二十年,尤其是新一代接受了帝國新式教育下,並且在帝國治下成長的年輕人他們會對帝國擁有更高的認同感。
羅誌學的目光放的還是比較長遠的,短時間內幾年的變化他都沒放心心上,他要的是十年後,二十年後的變化。
而按照羅誌學的預估,有個十幾二十年時間作為積累,帝國的基礎科學基本也就打下了基礎,到時候蒸汽機也能水到渠成的弄出來了。
如此民眾和帝國上下一起,使勁推動工業革命也就能夠順理成章了。
所以,羅誌學對禮教部方麵再一次做出了批示,讚揚了他們近期的工作成果,稱他們的工作稱呼是卓越有效的,並且要求禮教部相關官員不要驕傲,繼續努力,為教化事業做貢獻。
除了口頭表揚外,羅誌學還用升官加爵的方式表示了自己對禮教工作的重視。
承順七年十月三日,羅誌學下發口諭,招禮教部左侍郎,在禮教部內分管科舉、邸報事務的孟東陽入禦書房協辦軍政要務。
禦書房協辦大臣,這是大楚帝國裡全力排序僅僅在禦書房參務大臣之後的級彆,比沒能進入禦書房的普通部門的尚書、部長都要顯得更加強勢。
大楚帝國的權力構架雖然很複雜,但是經過數年的調整後基本已經很清晰了,羅誌學這個皇帝總覽大局,九名參務大臣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負責分管不同幾大塊事務。
參務大臣之下,則是協辦大臣,這些協辦大臣則是具體細分幾項工作,同樣擁有莫大的權力。
比如九大參務大臣之一的宋章,他本官為太子太師,從一品,兼任禮教部尚書;入值禦書房參務軍政要務,分管禮教包含外務、藩務、民政、賑濟、城建交通等事務。
外頭一般不會直接稱其為宋尚書,而是尊稱為宋參務或宋大臣,有時候也會尊稱為宋三師。
大楚邸報諸多報道的稱呼則是比較官方且標準一些,宋章為主角的文章,一般稱之為‘宋章參務大臣’;出現多名參務大臣的文章,則是稱之為宋章參務。
至於主角是羅誌學的,往往隻會在文章的最後頭來一句‘宋章等臣子隨駕’……
從這稱呼上,基本上也就能夠看出來宋章的權勢了。
宋章等參務大臣之下,則是協辦大臣。
新入值禦書房的協辦大臣孟東陽為例,入值禦書房之前,他其實已經獲得了太子少師的加銜,這是個正二品的加銜。
光是這個加銜,就已經讓他在品級上直接超越了一票其他普通的左右侍郎、各省巡撫。
這個加銜,其實還是為了把他的品級給抬起來,以便讓他名正言順的以禮教部左侍郎的身份,直接負責禮教部的大部分工作。
要知道孟東陽在禮教部裡,雖然是禮教部左侍郎,但實際上他直接分管了教育、科舉、邸報這三大核心機構。
禮教部有權一百,他就占了八十!
主要是禮教部尚書乃是宋章……但是宋章當這個禮教部尚書,說白了就是給個位置坐著,畢竟參務大臣什麼的又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職,在宮外連個固定辦公地點都沒有,隻有入宮值班的時候能在禦書房一側的偏殿裡辦公……
而太子太師是屬於加銜,也不是什麼固定工作。
不給他個尚書的位置坐著,他在非值班時間裡,在宮外連個處理日常事務的辦公室都沒有……
但是日常時候他不可能親力親為管理禮教部工作的,人家分管著四五個部,經常還要入宮值班隨駕,哪有時間親力親為負責禮教部全麵工作啊。
因此,禮教部的實際工作,都是禮教部左侍郎所負責的,所以孟東陽這個禮教部左侍郎的實際權力比較大,宋章召開麾下各部負責人開會的時候,他都是和其他幾個部門的尚書並列的。
也就是說,孟東陽之前就已經算是尚書級彆的高官了,隻不過沒有尚書的名頭而已。
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的其他幾個一把手是參務大臣的部門裡也存在,隻不過禮教部這邊顯得要更加突出一些。
如今孟東陽被招入禦書房協辦要務,這已經是真正擠進了大楚帝國的權力核心,未來甚至都能有機會更進一步成為參務大臣,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這也是羅誌學想要透露給群臣們的信號,他很重視禮教文宣工作。
孟東陽喜滋滋的開始入宮到禦書房協辦要務去了,不過有人上台就有人下台。
畢竟禦書房裡的參務大臣和協辦大臣雖然沒有定員,但是一般也會有規矩,比如禮教部民政事務交通等事務,也就是宋章分管的諸多事務裡頭,一般就兩個協辦大臣的名額。
沒有大意外的話,不太可能增加名額。
因此孟東陽成為協辦大臣之前,自然有人從協辦大臣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前民政部尚書,協辦大臣宋鐵林已經在九月下旬乞骸骨,陛下挽留兩次後正式批準。
宋鐵林乃是帝國最早的一批文官之一,他能夠成為民政部尚書靠的也不是什麼能力,而是從龍足夠早。
因為能力跟不上,這兩年他乾的已經是力不從心,羅誌學雖然也給了他不少的時間去學習,適應。
但是效果不大!
如此情況下,羅誌學自然不會讓他一直坐在民政部的位置上,帝國如今上下正處於高速發展當中,一大堆事都要做呢,而民政部又涉及到賑濟,安置災民,移民這些事務,在帝國初期裡非常重要。
但是宋鐵林乾的不咋地,之前在陝甘地區的移民屯墾成效不大,搞的現在甘肅那邊也沒多少人口,羅誌學對此有些意見。
如今帝國已經收複了遼西走廊以及遼東半島,並且如今前線大軍繼續和東擄激戰當中,興許到明年也就能夠徹底拿下遼東了。
後續帝國肯定是需要組織大批民眾移民到遼東屯墾,以加強帝國在遼東的實際控製能力,並且為後續繼續在東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及擴張提供助力。
此外大楚帝國在漠南蒙古也是行動快速,收複了一大堆的蒙古部落,後續帝國也是需要組織人員進駐漠南,準備在草原深處適合的地方建立若乾城池,組織移民定居點,落實牧民的遊定政策。
這個時候,民政部方麵的責任就比較大了。
羅誌學有心換個人來組織移民屯墾事務,要不然帝國打下來了東北和蒙古地區,卻是無法實際控製的話就麻煩了。
宋鐵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陛下對他的耐心已經到了儘頭。
八月份的時候宋鐵林有些小風寒,陛下派人來看望的時候,傳來句話,讓他身體不好就要多多休息,免的過於積勞成疾……
咋一聽,這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官場中人一聽就知道這話不對勁……
因為陛下傳的話裡,隻有讓他不要那麼操勞,好好休息的話……後頭卻是缺了類似一句:養好了身體才能夠為國做事之類的話!
大家都是聰明人,哪怕是宋鐵林能力不咋地,但是在帝國高層官場上混了這些年多少也有了政治覺悟。
一聽這話,他就知道自己該乞骸骨了……
如果裝著不知道繼續賴在位置上,那麼就不是乞骸骨,而是被彈劾罷免了……如果還不乖乖接受,想要進行各種政治反抗的話,那麼各種調查也就接著來,甚至都會有牢獄之災。
宋鐵林也是經曆了風風雨雨才走到現在的,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對抗大局,更加不能違背陛下的暗示。
於是乎,風寒還沒有好呢,宋鐵林就上書乞骸骨,說多年操勞之下,身體已經不行了,還望陛下多多體諒他這個老臣,讓他好好休養身體活的久一些,以見證帝國更大的輝煌。
按照慣例,羅誌學挽留了兩次,等到宋鐵林第三次上書請求致仕的時候,羅誌學正式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