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郵遞司想要搞郵政彙款,並依托郵政彙款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儲蓄、貸款等銀行業務。
這讓財務部方麵很不滿,而工商部則是保持了謹慎態度。
這事在部門之間沒有一個定論之後,同時交通部那邊也不願意放棄之後,這事自然也就逐步升級,最後出現在了參務會議裡進行了討論。
不過各位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們對此的意見也不統一。
首先是軍方,他們對銀行不銀行什麼的不在乎,反正和他們也沒啥關係,但是他們卻是支持郵遞司建立郵政彙款體係的,因為這樣容易將士們往你家裡寄錢。
如今大楚帝國的將士們,為了避免地方割據以及其他負麵因素,原則上采取士兵異地服役的措施,這也就意味著士兵們想要往家裡寄錢的話就會比較麻煩。
之前軍方采用的辦法是通過財務銀行,集中大額異地轉賬的方式,先把某個部隊裡的將士們要寄回家的錢集中起來,並彙集收款信息,然後軍方師部派人前往財務銀行辦理大額異地轉賬業務,錢款寄到當地的守備司令部裡,然後再由守備司令部根據收款名單挨個通知給將士家屬領取。
整個流程非常的麻煩而且複雜,但是又不能不搞,因為很多將士們參軍後,也是心裡記掛著老家裡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兒女等家人,想要把自己有限的補貼以及作戰期間所獲得的各種津貼、戰利品寄回家改善家人的生活的。
怎麼說呢,不能自己吃飽喝足了就不管家人啊。
儘管將士們的補貼不多,但是總歸是有不是。
再者,楚軍的部隊各種戰鬥還是比較頻繁的,這樣士兵們也就能得到一些私人的戰利品。
他們要寄錢回家,軍方自然是要做好這個服務的。
如今,郵遞司那邊想要開設彙款業務,並且已經明確表示這個郵政彙款業務會在駐軍郵局裡展開。
駐軍郵局,這是大楚帝國裡專門為軍方服務,轉送軍方公文或軍人私人信件的機構,由郵遞司承辦,軍方後勤部監管。
如果駐軍郵局也能夠開辦彙款業務,那麼以後士兵們想要寄錢回家可就方便多了,也能省了軍方一大部分人力物力。
所以,軍方大力支持郵遞司搞郵政彙款。
同樣也支持駐軍郵局展開存款業務,將士們除了寄錢外,也需要存錢的,以往的時候為了滿足士兵們的存錢需求,也是軍方自己搞的,士兵們把錢直接寄存在師部後勤部門裡。
但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也很容易出現腐敗問題,之前就出現過某師負責將士寄存錢的後勤部官員私吞了將士們的錢,拿去賭博血本無歸。
最後軍方為了避免軍心動蕩,第一時間就對虧空的資金進行了全額補足……
這事也是讓軍方對此警惕不已,所以駐軍郵局如果搞存款業務的話,那麼也能夠幫軍方解決一大麻煩。
甚至軍方高層為了避免薪餉發放過程裡的貪腐,吃空餉等問題,已經打算聯合郵遞司裡的駐軍郵局搞薪餉代發。
這樣負責薪餉發放的軍政部的人員就可以直接通過轉賬的方式,向將士們發放薪餉,將士們要拿現金花錢的時候,直接去郵局拿錢就行。
這樣也能避免將士傷亡後,因為薪餉隨身攜帶而下落不明,如果有駐軍郵局賬戶的話,將士傷亡後,軍方就會聯合駐軍郵局,把賬戶裡的資金轉付給犧牲將士的家屬。
因為這些好處,軍方是大力支持郵遞司搞彙款以及攬儲業務的。
至於貸款業務……這和他們軍方沒啥關係,他們軍方對此閉嘴不談。
除了軍方外,文官係統裡的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則是意見並不統一。
負責工商業經濟事務的的參務大臣袁高峰,對郵政銀行業務保留了意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但是,如果要開辦,那麼就要嚴格按照金融司的監管章程開辦,不能瞎搞。
對此,金融司方麵已經連續多天加班加點,對現有的金融行業的監管相關規則進行了再一次的審核以及補充,進一步加強了金融監管。
比如首次提出了保證金製度,為了確保儲戶的資金安全,避免銀行因為貸款壞賬又或者其他什麼問題導致資金不足以支付,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擠兌風險等。
要求所有銀行都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這一點,其實倒不是針對財務銀行或正在討論中的郵政銀行,而是針對一部分官辦地方性質的銀行以及私營銀行。
官辦地方銀行,這些銀行一般都是由省級工業廳出資組建。
原則上,所有官方出資創辦的企業,不管是工業部直接出資,還是地方財政出資,但是管理上都歸屬工業部以及各地工業廳、工業處管理,這些地方的工業廳、工業處機構,采取的是和地方和工業部雙重管理。
除了中央機構外,原則上,不允許地方上非工業部直屬機構創辦、管理企業。
你地方要創辦企業,甭管啥企業,隻能是讓地方上的工業廳或工業處等工業部直屬機構創辦並管理,其他機構一律不允許。
這是為了避免行政和商業牽連在一起。
官辦企業,這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了就是國防民生支柱,用得不好就是與民爭利。
因為官辦企業,天然具有官方背景,很容易導致不公平競爭,擠壓民營資本的生存空間,導致行業失去競爭。
而一個行業,尤其是工業的發展,是不能失去競爭的,不然就會出現混吃等死的局麵。
死於安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因此大楚帝國官方對官辦企業是保持了極大的限製,不能隨便搞,就算要搞也要限製在工業部所屬來搞。
銀行業也同樣如此,大楚帝國官方並沒有限製地方官府創造地方性質的銀行,但是都要求歸屬在工業部下屬運營,同時數量也不算多,目前隻有六家地方官辦銀行,主要集中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裡。
此外,民間還有大量的私營銀行,這些私營銀行都是之前從各類舊式的金融機構,比如錢莊等改革而來。
這些民間銀行到目前為止而言,規模都比較小,早期的錢莊很多都不算是專業的銀行,更多的還是民間的其他商鋪或富商們兼營。
直到大楚帝國頒發了正式的金融法律法規,並隨著財務銀行建立起來後,這些民間的錢鋪子之類的機構裡,有少部分看到了機會,積極按照金融法進行改革,並注冊登記為正式的銀行,合法從事銀行業務。
到目前為止,大楚帝國裡有大概一百多家民營銀行,這些私人銀行規模普遍偏小,區域性比較大,抗風險能力比較差。
為了進一步規範銀行業,提高抗風險能力,避免銀行出現問題後導致的經濟危機,大楚帝國工商部金融司陸續頒發了一係列的政策法規。
而這一次,則是進一步加強了監管。
隻要郵遞司的銀行業務符合監管法規,那麼工商部方麵就會給予過多的乾涉。
至於能不能辦,這就要可能其他各方的博弈了。
畢竟郵遞司一旦開辦銀行,那麼就注定會是一家全國性的大規模銀行,僅次於財務銀行,並且觸角恐怕要比財務銀行還要更加深入基層,將會對財務造成一定的衝擊。
對此,財務部方麵自然是堅決反對!
但是也有人支持,比如吏務部尚書郭全書,他對郵遞司開設銀行業務表示了支持。
人家郭全書的出發點自然不是什麼工商業發展之類的東西,他根本不懂這些東西,郭全書作為負責禮物部尚書,在帝國內閣裡長期位居高層,他的出發點更多的還是為了平衡各方麵的勢力,讓帝國各方派係維持在一個比較微妙的平衡上。
這也是他長期受到羅誌學信任並重用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方麵,郭全書其實都不咋地,但是在玩弄權術方麵還是有點本事的。
他已經看到了財務部方麵依托財務銀行,尤其是利用財務銀行的貸款業務,多次影響到了地方上的建設方向。
地方建設,尤其是要搞一些大工程的時候,是需要資金支持的,除了政策性撥款外,來自財務銀行的政策性貸款也非常重要。
而財務銀行的資金也不是無限的,這給什麼地方,用在那裡就很有講究了,如此也就產生了權力尋租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