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痛苦並快樂著(2 / 2)

而從金雞納樹裡提煉出來的奎寧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這玩意也是抗瘧疾最有效的藥物,活人無數。

而在二戰期間,奎寧和阿司匹林以及後來的青黴素一起,成為了最為寶貴的戰略物資之一。

而這東西一開始隻有南美洲當地的部分土著才會使用,直到有個西班牙人的貴族發現了這玩意治療瘧疾的效果後,西班牙人才開始重視這東西,一度想要搞壟斷貿易。

不過因為時間比較緊缺,前後也就幾年時間,所以還沒有什麼禁令,大楚帝國直接金錢開路……官方通道打不開,但是總會有要錢不要命的船長、水手們把這玩意的種子帶出來,然後賣給大楚人。

如今大楚帝國已經在南方各地適合金雞納樹生長的地方廣泛培育種植這種樹。

這東西對於海外殖民而言用處非常大,尤其是對大楚帝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而言。

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擴張,海外擴張不管是殖民也好,做生意也好,最大的危險並不是那些土著,而是無處在的疾病。

而這些疾病裡,瘧疾是屬於頭號殺手!

而金雞納樹,就是治療瘧疾的最佳藥物,至少在現階段是這樣的。

因此大楚帝國方麵重視金雞納樹也是常理之中,這玩意甚至都不用羅誌學去吩咐,下頭的官員們聽聞了美洲有這種好東西後,直接就把種子給弄過來了。

其實也就是下頭官員們弄到了種子,打算大規模種植的時候,羅誌學才知道這東西……

不是他不知道這玩意……而是之前都沒把心思放在這頭,他每天忙得事情多了去,連國之重器蒸汽機項目,也不過隻去視察了一次而已。

其他的一些小東西,彆人不說,他一時半會的還真想不起來。

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但是這影響也不大,羅誌學給大楚帝國帶來的並不是些許來自後世的知識……其實很多東西知道了,如果沒有大量的技術人員繼續專研,知道一些亂七八糟的理論知識也沒啥用。

羅誌學給大楚帝國帶來的,更多的還是風氣的變化。

尤其是給權貴階層,乃至擴大道整個讀書人階層一個新的認知,那就是想要當官,想要做生意發財。

光靠八股文還不夠,得學會數理化!

這些觀念的改變,遠遠比羅誌學親自教出來一堆所謂的學生更加重要。

人嘛,都是這樣的,覺得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去學習,去專研。

而當琢磨數理化的人多了之後,那麼就能夠產生科研人員,科研人員多了那麼各項技術,尤其是基礎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就可以提日程了。

科學技術的進步,隻靠羅誌學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靠數量龐大的研究人員一起共同努力。

就和蒸汽機項目一樣……光靠羅誌學一個人,琢磨久一些,依靠羅誌學那常識水準的設計能力,他也能夠給你畫出來設計圖紙來。

但是想要造出來,他就無能為力了……

想要造出來,需要合格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藝。

材料這東西很難搞的,如果不是專業出身的人記清楚了配方,那麼就隻能一遍一遍的進行試驗,進而尋找出來性能合格的材料。

而試驗是需要金錢已經人員的。

金錢可以解決,但是數量龐大的基礎研究人員就不好搞了。

至少不是羅誌學帶著幾個學生就能夠搞出來的。

所以從一開始,羅誌學就沒有自己變成科學家搞發明創造的想法……他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現代科學學習和研究以及應用的社會氛圍。

剩下的,交給大楚帝國的一億多國民就行了。

這麼多人,又大規模推行基礎教育,總能冒出來一堆天才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群普通天才裡,總能冒出來那麼幾個頂級天才,直接帶動大楚帝國基礎科學的發展進步的。

為此,羅誌學不惜改革教育、改革科舉,直接從源頭改變了人們學習的科目內容,用一種完全不講道理,甚至野蠻的方式強行推廣數理化。

更有意思的是……效果還極好!

而且也沒有遭到太多人的反對,哪怕是一些老頑固們對數理化有所排斥,叫嚷著隻讀聖賢書,但是這些老頑固們,依舊會把自家子弟送進新式的學校學習數理化……

不為彆的,學了數理化才能參加科舉,參加了科舉才能當官。

不說當官了,就算是不當官,但是想要在外麵混的好,那也得一個過得去的學曆啊,不學數理化,那就是個文盲,更彆說獲得學曆了。

羅誌學很懷疑,如果有一天他要是說太監才能當官,這天底下恐怕要一夜之間多出來數百萬計的太監來……

這充分證明了,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學什麼才能讓日子過的更好。

以前隻學個八股文就行了。

現在呢,八股文還是要學嗯,時文依舊是科舉考試裡的重頭戲,就和後世高考的語文一樣,依舊是大分項目。

怎麼說呢,讀書認字寫文章,這是基操……連個公文你都不能讀寫,還混個屁的官場啊!

但是數理化也不能落下,連基本的一些科學常識都不懂,那就是隻會寫文章的大傻子,當官就是害人害己。

換句話說,大楚帝國對官員的選拔標準是:要能寫一手好文章,同時還要能懂數理化的複合型人才!

這也搞的大楚帝國的學子們,學業是越來越繁重了。

很多學校裡的年輕學子們,基本都是清晨背四書五經,午學數學,下午學物理化學,晚各種刷題……

而且一個比一個拚,你挑燈夜讀,我就來通宵刷題……你走路看書,我拉屎背數學公式。

劍來

華夏的學子們,一向來都是很卷的!

這卷著卷著,大楚帝國的社會裡自然也就出現了一批精通數理化的人才了,這人才有了,科學基礎的研發自然也就來了。

這也是大楚帝國最近兩年科學基礎的研究連續獲得比較大的突破的緣故,工業發展也連續獲得突破,各種新式工業產品湧現的緣故。

早些年的時候,大楚帝國的新式教育都是在打基礎的階段,而所謂的工業也隻局限在國防工業以及棉紡產業裡。

並且當時的工業發展,主要還是依托傳統手段培養出來的工匠以及少數接觸了西式學科的人才。

而大楚帝國自身大量培養的人才,是在統一了國內後才逐步大量出現。

畢竟學習需要一個過程,而人才的裂變也需要一個過程。

能夠在十幾年時間裡,弄出這麼多科研人才來,羅誌學已經是很欣慰了。

也沒枉費他高喊想要出人頭地,就學好數理化這麼多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