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葡萄牙人的憤怒和驚慌(1 / 2)

大楚帝國海軍非洲探索艦隊,在彭巴後世莫桑比克北部沿海登陸並設立港口的事,一開始並沒有讓人發現,但是不用多久就被南方莫桑比克島上的葡萄牙人所得知。

這讓葡萄牙人大為憤怒,而憤怒之餘更是驚恐。

憤怒是因為眾所周知東非地區乃是他們葡萄牙人的地盤,從索馬裡一直往南到南非,昔日都是他們葡萄牙人的勢力範圍。

他們控製了東非眾多沿海港口並獲取大量的商貿利潤。

其中光是在莫桑比克的克利馬內所輸出的黃金,每年都能有六萬盎司1.7噸。

其中距離彭巴不過兩百多公裡的莫桑比克島,更是葡萄牙人在東非地區的核心殖民地,也是葡屬東非的商貿以及政治中心,也是後來葡萄牙人殖民印度以及南洋等地的大後方。

但是現在,該死的楚國人竟然在北邊兩百多公裡的彭巴港建立軍事基地。

這如何不讓葡萄牙人憤怒。

這種事情對於葡萄牙人的挑戰以及威脅,就相當於有殖民國家跑到馬六甲半島上的建立殖民地對大楚帝國的挑戰和威脅一樣。

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然而憤怒歸憤怒……他們還無比的驚慌。

因為跑到彭巴港建立軍事基地的不是荷蘭人,不是英格蘭人,也不是剛嘗試涉足印度洋地區殖民的法國人,而是該死的楚國人。

而楚國人所擁有的強大軍事力量,是什麼荷蘭人,英格蘭人,更不是法國人所能相提並論的……甚至可以說,目前整個歐洲地區所有國家的殖民力量,加在一起都不夠讓大楚帝國塞牙縫的。

這一點在之前的印度戰爭裡就已經得到了證明。

大楚帝國一家單挑荷蘭、葡萄牙、英格蘭,丹麥,瑞典,法國等各國歐洲殖民者,然後一路平衡,愣是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就把印度半島上的歐洲各國殖民者全部擊潰,並搶占了各國在印度半島上的殖民地。

葡萄牙人自己就是其中的戰敗者,並且在保衛果阿的戰鬥力再一次和楚軍交手……結果沒有任何意外,敗的不能再敗了……整個交手過程裡,他們葡萄牙人連絲毫的還手之力都沒有。

正是因為敗的如此乾脆利索,葡萄牙人後續才痛快的簽署了停戰協議,正式把在被印度半島地區的所有殖民地儘數割讓給大楚帝國,以換取被俘虜人員,尤其是葡萄牙殖民官員高層的安全。

如果再加上之前在澳門,南洋馬六甲的話,葡萄牙人已經被楚國人隔幾年就打一次,連續打了三次了。

每一次都得敗的很淒慘……最關鍵的是,葡萄牙人發現每次敗的還越來越讓人絕望。

二十幾年前的澳門戰役裡,葡萄人雖然戰敗了,但是雙方軍隊在裝備水平上其實沒什麼差距,在葡萄牙人看來楚國人不過是靠著人多才奪回了澳門而已。

因此丟失澳門後,葡萄牙人是很不服氣的,為此聯合了荷蘭人乃至西班牙人,對出國進行了長期的沿海封鎖以及戰鬥。

但是等到馬六甲戰役的時候,葡萄牙人發現對麵的楚軍已經是完全不一樣了,槍炮水平超大幅度超過了葡萄牙人,尤其是楚軍所使用的燧發槍以及大量木製/金屬圓盤引信榴彈,更是讓葡萄牙人吃足了苦頭。

也是那個時候開始,葡萄牙人才開始注重研究燧發槍,嗯,主要是彷製楚國的燧發槍,不僅僅是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等和大楚帝國接觸比較多的國家,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效彷大楚帝國大量生產並裝備燧發槍,同時開始逐步使用線列戰術。

隻不過他們的基礎工業水平都不咋地,彷製生產出來的燧發槍性能不行,全天候擊發率直到現在,也沒有能夠超過百分之七十。

當然,性能差是差了點,但是多少還是能用的,歐洲那邊已經有些許小規模戰爭裡,出現了成建製的燧發槍手組成線列作戰的情況。

葡萄牙人之前在印度半島上的軍隊,其實也裝備了不少的燧發槍的,但是楚國人這個是時候,已經是使用火帽擊發槍了……而火帽擊發槍的性能遠超燧發槍,尤其是至關重要的擊發率上,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個層次的產物。

最關鍵的是,楚軍甚至都沒給他們玩線列作戰,雙方步兵對射的機會啊……直接就拉著數量龐大的火炮把他們給淹沒了。

而榴彈這玩意,他們發下比燧發槍更難彷製……彷製的燧發槍如果隻是性能差一些,但是還能用的話,那麼榴彈這東西就太難了,受限於工業技術的落後,他們搞出來的榴彈爆炸後的威力非常小……不得已之下隻能是手工小規模生產。

然而這又極大限製了產量以及成本。

這也是歐洲諸國其實很早就注意到了大楚帝國的榴彈,然而知道現在也沒有大規模量產裝備的緣故……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出來。

不僅僅是榴彈,就算是火炮本身他們也全方位落後……同樣規格的十二磅/115毫米野戰炮上,歐洲的十二磅級彆的火炮,實心彈有效射程普遍還停留在大幾百米的時候,楚軍的115毫米野戰炮,實心彈有效射程都已經奔著一千五百米去了。

這裡頭的性能差距更大!

雖然都是青銅滑膛炮,但是大楚帝國的青銅滑膛炮,其性能完全不是歐洲各國們還處於手工作坊原始手段生產出來的青銅滑膛炮所能相提並論的。

果阿一戰,徹底讓葡萄牙人認識到,他們和那些楚國人在軍備上的差距,已經大到了無法追趕的地步。

而更要命的是,楚國人除了武器裝備遙遙領先外,他們的數量也多啊!

一場印度半島的戰役裡,楚軍光是地麵兵力就有五萬多人,而歐洲各國殖民者在印度半島上的地麵兵力,加起來都沒這麼多。

麵對五萬多人,隨便一場打戰役裡就出動上萬兵力的楚軍,這讓習慣了幾百人,幾千人規模戰鬥的歐洲殖民者打起來彆說習不習慣了,就算是他們自己都覺得自己跟跟鄉下小地主一樣,太小家子氣。

麵對質量以及數量雙重優勢的楚軍,葡萄牙人敗的是乾脆利索,最後一咬牙就全麵推出印度半島。

然而這退出印度半島後還沒多久呢,這些該死的楚國人又跑到東非來了。

他們想要做什麼?

這些該死的楚國人想要做什麼?

難道他們還想要東非嗎?

這個可能性從葡萄牙人的腦海裡浮現之後,就讓他們從憤怒中變成了驚慌……楚國人真要打過來,這東非恐怕就要從葡萄牙人的東非,變成楚國人的東非了。

怎麼辦?

莫桑比克島上的一票葡萄牙人殖民官員們愁眉苦臉了好幾天,然後決定先派個使者過去試探試探情況。

看看這些楚國人到底想要乾嘛。

萬一……他們隻是臨時路過上岸休整,過段時間就自己走人了呢。

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嘛!

現在的葡萄牙人,心中還是存在著僥幸的。

但凡有可能,他們是不願意和楚國人繼續乾一架的。

可惜的是,他們的願望落空了。

葡萄牙人派過去的使者小心翼翼的前往彭巴,楚國人也沒有為難使者,所以這使者很順利的就見到了大楚帝國海軍非洲探索艦隊的指揮官高英凡海軍準將。

麵對葡萄牙人小心翼翼的詢問,高英凡海軍準將自然不可能說,我們這是來打前站了,以後是要把整個東非的殖民地都要收入囊中的。

這不是要臉不要臉的問題,而是能拖得一時是一時,畢竟後方的殖民艦隊還沒有準備妥當呢,大楚帝國的對外擴張戰略重心,目前還是在印度半島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